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3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1 4 352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北京中佳图书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地址:北京 北京市 丰台区 永合庄镇四海
促销广告: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正版欢迎下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特低利润销售,薄利多销,保证正版,欢迎下单。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店铺介绍
本店各类图书品种齐全,保证质量,保证正版,欢迎下单。祝大家购物愉快,一生平安。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李隆国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学文科基本用书.历史—史学概论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301153659 [十位:7301153651]
页数:272      
定价:¥28.00
店铺售价:¥31.80 (为您节省:¥-3.8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230226648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大学文科基本用书.历史—史学概论》内容提要:
本书基本是一本“史学入门手册”,介绍本学科基本的概念和范畴,结合大量普通历史学家的论著,介绍查找资料的门径,选题的操作,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讲述考订史实,分析历史现象,写作合格论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史学传统,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试图沟通中西,搭建中西史家开展对话的共同平台。
本书是大学历史学科本科生基础课教材,分章节讲述了历史学的性质,学科特点,从事历史学研究需要训练,简要介绍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
《大学文科基本用书.历史—史学概论》图书目录:
**章 导论:史学概论源流
一、起源于西方
二、现代中国的史学概论
三、当代中国的史学概论
四、本书宗旨
第二章 历史、历史学家与历史学
**节 历史
一、史字源流
二、过去与历史
第二节 历史学与历史学家
一、历史学与科学
二、观察历史的两种方式
三、历史学科
四、历史��家
第三节 历史学有什么用?
一、史学之功用
二、现代历史学的用途
三、历史学与思维训练
第三章 历史研究的逻辑起点:史料收集
**节 历史研究的起点
第二节 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一、过往史
二、史料
第三节 史海导航:工具书
一、现代学术与工具书
二、知识的查阅
三、书目
四、史料学
第四节 史料分类法
一、史料分类法概说
二、二分法源流
三、中国古代史料分类
第五节 史料收集程序举例
第四章 历史研究的实际起点:选题
**节 问题的提出
一、何谓选题?
二、新手的有利条件与不足
三、经验之谈
四、三种系数
第二节 可行性调查
一、可行性调查的范畴
二、研究计划
第三节 历史学家的选题技巧
一、小题大做
二、举偶
第四节 作业选题
第五章 理解史料:传统辅助学科
**节 传统辅助学科
第二节 年代学(Chronology)
一、中国年代学
二、公元纪年
三、年代学与历史学
第三节 书学、文书学与档案学
一、书学(Paleography)
……
第六章 理解历史现象:现代辅助学科,
第七章 考据
第八章 历史写作
第九章 传统中的史学
第十章 历史是什么?——思辨的历史哲学
第十一章 历史学是什么?——分析的历史哲学
后记
《大学文科基本用书.历史—史学概论》文章节选:
第二章 历史、历史学家与历史学
**节 历史
一、史字源流
对“史”字的古典训释来自《说文解字》。在那里许慎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清代学者段玉裁引用《玉藻》对此作了一些注解:古代帝王的事迹由左史负责记录,言论则由右史记载,这里用记事泛指记录。对于“正”字,他解释说:“君举必书,良史书法不隐。”对于许君的释义,“又”指手,后人没有疑义,所引起争议的一点乃是“持中”。按许慎的理解,“中”是形容词,“正也”,指客观公正。但是,从辞源上讲,“中”到底为何物,竟可被手持呢?王国维在清代学者吴大瀓、江永等人的考据成果之上,借鉴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作了较为系统的新诠释。他说,所谓“中”就是古代官员置于案头用以盛“算”(筹码之类)的“算器”,引申为“文书”。据《周礼》记载,每当举办“射”的活动的时候,用“中”形器具,装盛所射之算,由太史负责办理。而“中”这种器具也可以用来装“竹简”,竹简多了,编在一起就成为簿书,因此,当时的薄书也被称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