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2年09月
ISBN:9787560980218
[十位:756098021X]
页数:347
定价:¥49.80
店铺售价:¥24.90
(为您节省:¥24.90)
店铺库存:2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891831&r=1739343804)
18230226648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6 10:52:13]
李*
柳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9 15:40:19]
京*
淄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7 21:43:40]
魏**
榆林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0 05:19:36]
李**
西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6 23:02:23]
王**
北京市
《基础化学》内容提要:
《基础化学(供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药学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基础化学(供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由基础化学理论和基础化学实训两部分组成。理论部分共分18章,介绍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实训部分介绍了15个基础实训。为了增加本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在每章中增加了“知识链接”的内容,在各章的*后还增加了“本章小结”、“能力检测”和“知识总结路线图”等内容,以便使学生在学完一章后对每章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有个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基础化学(供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适合于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 基础化学_陆艳琦,郭梦金,孙兰凤_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_
《基础化学》图书目录:
绪论
**部分 基础化学理论
**章 溶液的浓度及稀溶液的依数性
**节 物质的量
第二节 溶液的浓度
第三节 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第四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节 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节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解离
第二节 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四节 缓冲溶液
第五节 盐类的水解
第六节 沉淀溶解平衡
第四章 胶体分散系和粗分散系
**节 分散系
第二节 界面现象
第三节 胶体溶液
第四节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第五节 凝胶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极电势
**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电极电势
第三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第六章 物质结构基础
**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分子结构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节 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配位平衡
第三节 配合物在医药中的应用
第八章 有机化合物概述
**节 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四节 有机反应的类型
第九章 烃和卤代烃
**节 烷烃
第二节 烯烃
第三节 炔烃
第四节 二烯烃
第五节 环烃
第六节 卤代烃
第十章 醇、酚、醚
**节 醇
第二节 酚
第三节 醚
第十一章 醛、酮、醌
**节 醛和酮
第二节 醌
第十二章 羧酸、取代羧酸及羧酸衍生物
**节 羧酸
第二节 取代羧酸
第三节 羧酸衍生物
第十三章 立体异构
**节 顺反异构
第二节 旋光异构
第三节 构象异构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节 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第三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第四节 酰胺
第十五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
**节 杂环化合物
第二节 生物碱
第十六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节 萜类化合物
第二节 甾族化合物
第十七章 糖类和脂类
**节 糖类
第二节 脂类
第十八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蛋白质
第三节 核酸
第二部分 基础化学实训
实训一 学生实训基础知识
实训二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实训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实训四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性质
实训五 胶体溶液的制备和性质
实训六 熔点的测定
实训七 醇和酚的性质
实训八 醛和酮的性质
实训九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
实训十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
实训十一 葡萄糖溶液比旋光度的测定
实训十二 胺和酰胺的化学性质
实训十三 糖类的化学性质
实训十四 酯和脂类的化学性质
实训十五 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附录
附录A 标准电极电势(298.15 K)
附录B 元素周期表
《基础化学》文章节选:
**章
溶液的浓度及稀溶液的依数性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不能直接进行称量,也难以计数。为把宏观物质的质量、体积与所含微观粒子的数目联系起来,需引用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节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物质的量”与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一样,是国际单位制(SI)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如果我们把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中子等微粒,或这些微粒的特定组合称为基本单元,那么,物质的量就是表示物质所含基本单元数量的物理量。物质B的物质的量用符号nB或n(B)表示,B为基本单元的化学式。如: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记为H或(H)
水分子的物质的量记为或(H2O)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单位符号是mol。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基本单元数目均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符号为NA,NA≈6.02×1023/mol。如:
1mol H2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 1mol
Fe2+含有6.02×1023个Fe2+离子物质的量相等的任何物质,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相等。
物质的量(nB)、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及物质所含基本单元数(NB)之间关系如下:【例1-1】计算1.806×1024个Na+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解:Na+的物质的量为 【例1-2】 1 mol H2O分子中含多少摩尔的H原子 ? 多少摩尔的O原子 ?
解: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当同时扩大6.02×1023倍之后,有如下关系: H2O-----2H-----O 1 2
1 1×6.02×1023 2×6.02×1023 1×6.02×1023 1 mol 2 mol 1 mol 所以1 mol
H2O分子中含有2 mol H原子,1 mol O原子。 [知识链接]
《基础化学》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适合高职高专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及其他相关医学类专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