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82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8 445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西西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179422373    地址:北京 北京市 丰台区 丰西北里6号楼三单元
促销广告:正版库存合作书,亲们可以放心购买.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欢迎光临店铺,春节放假.自2024年1月26日起,快递停止揽收,2月18号陆续恢复派件,有什么需要或者疑问,可以在线留言咨询.
店铺介绍
本店诚信经营,正版库存合作书,亲们可以放心购买.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栾玉广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自然辩证法原理(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312021244 [十位:7312021247]
页数:406      
定价:¥40.00
店铺售价:¥14.40 (为您节省:¥25.60
店铺库存:8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179422373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自然辩证法原理(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自然辩证法原理》是根据原**教委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要点(**本)》编写的硕士研究生教材,并根据社会发展和教学需要进行了再次增补和修订。内容包括:导言:自然辩证的学科性质和功能;自然辩证法前史;自然辩证法本史;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篇“自然观”: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科学发展观及其哲学基础。第二篇“自然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及其意义;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科学认识的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第三篇“科学技术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结语:科技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原理》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所理工农林医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材、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科技管理干部、科技工作者、哲学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及青年朋友的参考读物。
《自然辩证法原理(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第3版序
第2版序
第1版前言
导言
**章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
第二节 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自然辩证法的前史
**节 古代朴素的自然哲学及斯特征
第二节 “日心说”的创立与自然科学革命和人类自然观的发展
第三节 近代前期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
第四节 近代前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三章 自然辩证法的本史
**节 近代后期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为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提供思想和理论条件
第四节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写作和出版
第四章 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
**节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在20世纪的充分发展
**篇 自然观
第五章 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方式
**节 自然界物质性及其特征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复杂性
第六章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
**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图景
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趋势和机制
第七章 自然界物质系统存在的演化的关系
**节 物质系统的存在观与演化观
第二节 物质系统的存在序列与演化序列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结构和过程
第八章 人类与自然界
**节 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二节 人工自然及其进化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协调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及其哲学基础
**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与解读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第二篇 自然科学方法论
第十章 科学方法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节 什么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方法论
第二节 科学研究方法的两大类别
第三节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简述
第四节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
第十一章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第十二章 科学认识的感性方法
第十三章 科学认识的理性方法
第十四章 系统科学方法
第三篇 科学技术的辩证法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使用
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
第十八章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结语:科技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