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74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0 0 0 2 74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烟先生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419507575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鲁磨路
促销广告:正版图书,放心购买!确认订单请联系QQ或者电话!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确认订单请联系QQ或者电话!
店铺介绍
正版图书,请放心购买!看中书箱请直接电话或者短信联系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周玉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
ISBN:9787111342304 [十位:7111342305]
页数:344      
定价:¥48.00
店铺售价:¥13.20 (为您节省:¥34.8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4195075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店主推荐图书: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周玉等的《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主要包括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和材料电子显微分析两大部分。书中介绍了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技术分析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的原理、设备及试验方法。其内容包括:x射线物理学基础、x射线衍射方向与强度、多晶体分析方法、物相分析及点阵参数**测定、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多晶体织构的测定、电子光学基础、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晶体薄膜衍衬成像分析、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电子探针显微分析、其他显微结构分析方法及实验指导。书中的实例分析注重引入了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方面的新成果。 《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可以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等其他专业师生和从事材料研究及分析检测方面工作的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绪论1
**篇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3
**章X射线物理学基础5
**节X射线的性质5
第二节X射线的产生及X射线谱6
第三节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9
习题15
第二章X射线衍射方向17
**节晶体几何学简介17
第二节布拉格方程22
第三节X射线衍射方法28
习题29
第三章X射线衍射强度31
**节多晶体衍射图相的形成31
第二节单位晶胞对X射线的散射与
结构因数32
第三节洛伦兹因数35
第四节影响衍射强度的其他因数36
第五节多晶体衍射的积分强度公式38
习题38
第四章多晶体分析方法40
**节德拜谢乐法40
第二节其他照相法简介45
第三节X射线衍射仪47
习题54
第五章物相分析及点阵参数**
测定55
**节定性分析55
第二节定量分析59
第三节点阵参数的**测定62
第四节非晶态物质及其晶化过程的X射
线衍射分析66
习题70
第六章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71
**节物体内应力的产生与分类71
第二节X射线宏观应力测定的
基本原理72
第三节宏观应力测定方法75
第四节X射线宏观应力测定中的
一些问题80
习题84
第七章多晶体织构的测定85
**节极射赤面投影法85
第二节织构的种类和表示方法89
第三节丝织构指数的测定95
第四节极图的测定96
第五节反极图的测定100
习题102
第二篇材料电子显微分析103
第八章电子光学基础105
**节电子波与电磁透镜105
第二节电磁透镜的像差与分辨率108
第三节电磁透镜的景深和焦长111
习题112
第九章透射电子显微镜113
**节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成像
原理113
第二节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17
第三节透射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的测定119
习题121
第十章电子衍射122
**节概述122
第二节电子衍射原理123
第三节电子显微镜中的电子衍射131
第四节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标定135
第五节复杂电子衍射花样137
习题140
第十一章晶体薄膜衍衬成像分析141
**节概述141
第二节薄膜样品的制备方法141
第三节衍射衬度成像原理144
第四节消光距离146
第五节衍衬运动学147
第六节衍衬动力学简介154
第七节晶体缺陷分析157
习题165
第十二章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166
**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
特征166
第二节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原理167
第三节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材料科
学中的应用176
习题183
第十三章扫描电子显微镜184
**节电子束与固体样品作用时产生
的信号184
第二节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186
第三节扫描电子显微镜的主要性能189
第四节表面形貌衬度原理及其应用190
第五节原子序数衬度原理及其应用195
习题198
第十四章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技术199
**节概述199
第二节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相关晶体学
取向基础199
第三节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硬件系统209
第四节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原理及花样
标定211
第五节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成像及
分析215
第六节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数据处理220
习题224
第十五章电子探针显微分析225
**节电子探针仪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25
第二节电子探针仪的分析方法
及应用229
习题231
第十六章其他显微结构分析方法232
**节离子探针显微分析232
第二节低能电子衍射分析234
第三节俄歇电子能谱分析238
第四节场离子显微镜与原子探针243
第五节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力
显微镜248
第六节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254
第七节红外光谱257
第八节激光拉曼光谱264
第九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268
第十节原子发射光谱272
第十一节原子吸收光谱276
第十二节核磁共振279
第十三节电子能量损失谱285
第十四节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288
习题289
实验指导291
实验一单相立方系物质X射线粉末相
计算291
实验二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多晶体物质
的相分析292
实验三宏观残余应力的测定296
实验四金属板织构的测定300
实验五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构原理及明
暗场成像303
实验六选区电子衍射与晶体取向分析306
实验七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图像
衬度观察311
实验八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工作原理
与菊池花样观察及标定315
实验九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的数据处理
及其分析应用318
实验十电子探针结构原理及分析
方法321
附录324
附录A物理常数324
附录B质量吸收系数μl/ρ324
附录C原子散射因数f325
附录D各种点阵的结构因数F2HKL326
附录E粉末法的多重性因数Phkl326
附录F角因数1+cos22θsin2θcosθ327
附录G德拜函数(x)x+14之值329
附录H某些物质的特征温度Θ329
附录I12cos2θsinθ+cos2θθ的数值330
附录J应力测定常数332
附录K立方系晶面间夹角333
附录L常见晶体标准电子衍射花样336
附录M立方与六方晶体可能出现
的反射340
附录N特征X射线的波长和能
量表341
参考文献343
《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编辑推荐与评论:
周玉等的《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从内容上力求简明扼要,从分析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介绍分析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针对具体分析实例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书中一些实例是编者亲身科研工作的成果,部分照片是编者亲自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材料分析方法”是材料、冶金学科必修的公共技术基础课之一,也是机械学科中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还可作为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纳米技术等学科专业选修课之一。因此,本教材在诸多学科专业有着广泛的使用。
《材料分析方法(第3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作者介绍:
周玉,1955年7月生。博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1月~1989年3月获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工艺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留学于日本东京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长;**自然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兼职。主要从事陶瓷的相变与韧化、陶瓷复合材料制备、组织结构与性能表征、抗热震与耐烧蚀性能及其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等研究。发明了新型防热陶瓷复合材料,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型号。获**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7项;获**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及教材5部。获全国高校**教材一等奖1项,获****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SCI、EI收录主要学术论文300余篇。已培养博士、硕士各30余名。曾获**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航天总公司“航天奖”等荣誉称号。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