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3年07月
ISBN:9787810873260
[十位:7810873261]
页数:667
定价:¥62.00
店铺售价:¥24.80
(为您节省:¥37.2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3419507575
店主推荐图书:
-
¥10.90
-
90分
优秀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24-09-07 17:47:34]
刘**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17 10:45:57]
李**
石家庄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16 20:26:47]
刘**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3-31 16:25:34]
宜宾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3-29 11:36:12]
徐*
武汉市
《民法学》内容提要:
本书被列为21世纪法学创新教材系列。在编著本书过程中,作者努力按照该系列教材总的设计与目标要求,根据本学科的特色和教学实际需要,追踪本学科理论发展的前沿,力图反映新世纪的特点,争取在现有民法教材基础上有所创新。
首先,在体例上本书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根据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对现行民法教材体例做了调整,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还“总论”应有之义,真正体现“总论”的总括性、原则性和基理性;二是突出“人”的意义,将“人法”独立成篇,并置于分编之首,且与总论之“法律关系”相衔接;三是突出知识产权法的地位,反映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四是突出对民事权利保护的要求,除在各篇章中充实了对相应权利保护的内容之外,在全书的*后一部分专门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将民事责任制度(权利保护的强制形式)和时效制度(权利保护的期限)规定为一章。
其次,在内容方面,特别注意吸收了本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如在“人法”编中,吸收了关于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人身权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知识产权法方面,特别注意吸收了世贸组织规则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成果和诸多有关新型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在物权法方面,更注意了
《民法学》图书目录:
绪 论
一、民法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二、民法学的理论体系构成
三、学习和研究民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总 论
**章 民法的本体
第二章 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民事法律事实
第四章 民事法律关系
分 论
**编 人法
第五章 自然人制度
第六章 法人制度
第七章 **和非法人组织的法律地位
第八章 人身权
第二编 知识产权法
第九章 总论
第十章 著作权
第十一章 专利权
第十二章 商标权
第十三章 其它知识产权
第三编 物法
第十四章 物
第十五章 物权概述
第十六章 所有权
第十七章 用益物权
第十八章 担保物权
第十九章 占有
第四编 债法
第二十章 债的一般原理
第二十一章 合同之愤
第二十二章 非合同之债
第五编 继承法
第二十三章 继承法概述
第二十四章 法定继承
第二十五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二十六章 继承开始和遗产的管理与处理
第六编 民事权利保护法
第二十七章 民事责任制度
第二十八章 时效与期间制度
参考书目
后记
《民法学》编辑推荐与评论:
书评
跨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时期。依法治国方略正在全面贯彻实施,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法学教育与研究必须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21世纪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与法学教育、研究的实际需要,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公安大学出版社组织了全国法学界和实际部门的**教授、专家合力编写了这套《21世纪法学创新系列教材》(共21本)。
本套教材的*大创新特点是:①在内容上,注重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特别注意吸收国内外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新成果,同时考虑到司法考试对教学、教材的导向影响。②在体例上,由本章重难点提示、导言、正文、复习思考题、疑难案件(或典型事例)分析、争议问题、关键词等构成,书后附有重要文献目录和索引。使读者对每章重难点、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能根据教材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是目前与国外教材体例结构较接近的,内容*新的高质量教材。
《民法学》作者介绍:
余能斌教授,1938年11月生,湖北黄梅人。1964年毕业于原湖北大学法律系。现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法学分会主席,武汉大学校长法律顾问,中国民法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民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曾任武汉大学法律学系民法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顾问、湖北省科协法律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余能斌教授从事法学科研、教学三十余年,专长民商法,主编或参编的著作主要有:《民法总论》、《合同法》、《民法学》、《民法概要》、《中国民法概论》、《台湾商事法论》、《现代民法学》、《企业债的法律对策》等教材和专著十余部,在全国权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早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关于学位制和学位法的建议"及后来分别在《法学评论》、《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上发表的"论世界新产业革命对民法的影响"、"论职务侵权损害的民事责任的构成与限制"、"论民事法律行为内容之要件"、"论对证券市场的法律调整"、"国有企业财产权法律性质之辨析"和"论物权法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等均曾在学术理论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对本学科理论的发展和立法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余能斌教授特别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专业理论去研究探讨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先后承担**(含社科院、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十余项。他素以严谨求实敢于创新的治学风范而著称,在实事求是、审慎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学术观点。三十余年来,他一直默默坚持在科研教学**线辛勤耕耘,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出近百名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而且曾参加过《民法草案》(1--4稿)、《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教育法》等十余部**重要法律草案的起草或修改讨论工作,并经常为学校和社会各界答疑解难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从而为加强民主与法制、实现依法治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赢得学校广大师生和社会的信赖与赞誉,曾获武汉大学"****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光荣称号。余能斌教授还被选载入《世界名人录(中国卷)》和《中国专家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