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9787112109326
[十位:7112109329]
页数:545
定价:¥59.00
店铺售价:¥26.60
(为您节省:¥32.40)
店铺库存:2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14224850
店主推荐图书:
-
¥25.00
-
¥11.60
-
¥11.30
-
¥13.20
-
100分
满分
买家很懒,没有填写任何评论!
[2019-12-20 22:45:11]
赵**
襄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23 22:39:56]
任**
天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9-22 17:09:57]
陈**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18 09:58:41]
夏**
保定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4-17 11:00:05]
宋**
杭州市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内容提要:
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每一部分除对发展概况进行综述外,**对城市建设与各类型的建筑作了分章论述。其中古代建筑部分所占分量较重,内容较系统、全面,对木构建筑特征和清式建筑做法也辟有专章介绍;近现代建筑部分则着重于建筑发展的概括论述和典型实例的分析,使读者对近、现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完整而具体的了解。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本书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
本书除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作教材外,也可供考古、风景园林、旅游、工艺美术、舞美等专业人员及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图书目录:
第1篇 中国古代建筑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0.1 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0.2 木构架的特色
0.3 单体建筑的构成
0.4 建筑群的组合
0.5 建筑与环境
0.6 建筑类型
0.7 工官制度
第1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1 原始社会建筑
1.2 奴隶社会建筑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第2章 城市建设
2.1 概说
2.2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2.3 地方城市的建设
第3章 住宅与聚落
3.1 概说
3.2 实例
第4章 宫殿、坛庙、陵墓
4.1 宫殿
4.2 坛庙
4.3 陵墓
第5章 宗教建筑
5.1 概说
5.2 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5.3 佛塔经幢
5.4 石窟摩崖造像
第6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6.1 概说
6.2 明清**苑囿
6.3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6.4 风景建设
第7章 建筑意匠
7.1 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7.2 选址与布局
7.3 审美与建筑设计
第8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8.1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8.2 大木作
8.3 墙壁
8.4 屋顶
8.5 装修
8.6 色彩与装饰
第9章 清式建筑做法
9.1 大木作
9.2 石作与瓦作
9.3 小木作
9.4 彩画作
第2篇 近代中国建筑(1840—1949年)
第10章 建筑发展概况
10.1 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10.2 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第11章 城市建设
11.1 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11.2 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11.3 近代中国**大都市——上海
11.4 旧都北京的近代演进
11.5 首都南京的规划、建设
第12章 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
12.1 居住建筑
12.2 公共建筑
12.3 工业建筑
12.4 建筑技术
第13章 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
13.1 近代建筑制度的建立
13.2 建筑教育
13.3 建筑设计机构和近代中国建筑师
第14章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14.1 洋式建筑:折中主义基调
14.2 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
14.3 现代建筑:多渠道起步
第3篇 现代中国建筑
第15章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15.1 历史的格局
15.2 历史分期及各期建筑状况
15.3 建筑类型及技术的发展变化
第16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16.1 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概况
16.2 自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6.3 放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第17章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17.1 自律时期的作品与思潮
17.2 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
第18章 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
18.1 建筑教育
18.2 建筑学术活动
第19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
19.1 现代台湾的建筑
19.2 现代香港建筑
19.3 现代澳门建筑
附录
附录1 古建筑名词解释
附录2 课程参考书目
附录3 中国历史简表
附录4 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附录5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文章节选:
第1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是极缓慢的,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逐步地掌握了营建地面房屋的技术,创造了原始的木架建筑,满足了*基本的居住和公共活动要求。在奴隶社会里,大量奴隶劳动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这时,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已初步形成,但前期在技术上和艺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后期出现了瓦屋彩绘的豪华宫殿。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等方面,还是在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的创造与贡献。直至今天,许多方面仍可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提供有益的借鉴。
1.1 原始社会建筑(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我国境内已知的*早人类住所是天然的岩洞。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可见天然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有人推测,巢居也可能是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地势高元地区则营造穴居。
……
《中国建筑史(第六版)》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全书分中国古代建筑、近代中国建筑、现代中国建筑三部分,共十九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宗教建筑,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近代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现代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等内容。为了使读者获得更丰富而形象的相关信息,本书还配有光盘,收录古代建筑重要实例的彩色照片约千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