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9787307062184
[十位:7307062186]
页数:396
定价:¥35.00
店铺售价:¥7.00
(为您节省:¥28.00)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52744&r=1739449098)
1806276735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02 14:46:44]
马*
东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04-02 10:23:38]
刘**
广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1-05-10 19:54:11]
赵**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02 12:21:16]
刘**
南充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5-21 15:06:01]
李**
成都市
《组织行为学》内容提要:
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及过度竞争不仅改变了21世纪企业的生存基础,而且也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我国现行教育状况下,专业范围和专业训练过于狭窄,使得学生在进行综合思考和知识创新方面存在局限。虽然职能化和专业化在企业业务决策和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职业发展的更高需要,通才才是*好的专才。为此,有必要摒弃业已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狭窄的课程设置和落后的教学内容,对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能力为原则,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以及良好职业道德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作为我们办学的重要使命。
教材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体现着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主要方面。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通才型专才,我们精心挑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电子商务”、“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概论”、“管理科学概论”、“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及“旅游学”等专业
《组织行为学》图书目录:
前言
**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节 管理者的概念及职责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基础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节 组织行为变量
第五节 组织事业理论
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
复习题
案例分析
第二章 组织环境
**节 内部环境
第二节 外部环境
第三节 关系环境
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
复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三章 组织需要
**节 组织生存需要
第二节 组织发展需要
第三节 组织转型需要
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
复习题
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个体动机与行为
**节 个体行为基础
第二节 个体价值观、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第三节 个体人格与情绪
第四节 个体认知能力与个体决策
第五节 知识员工及其行为
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
复习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 群体动机与行为
**节 群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群体发展模型
第三节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第四节 群体成员资源与群体结构
第五节 群体的互动过程
第六节 群体任务与群体决策
第七节 群体决策技术
第八节 知识群体及其行为
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
复习题
案例分析
第六章 工作团队
**节 工作团队的概念
第二节 **工作团队建设
第三节 团队管理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团队绩效的提升
本章小结及对管理者的意义
复习题
案例分析
第七章 人际沟通
**节 沟通的功能
第二节 沟通的过程
……
第八章 组织领导
第九章 组织冲突与谈判
第十章 组织目标
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工作设计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践
第十三章 组织文化
第十四章 组织变革与压力管理
参考文献
《组织行为学》文章节选:
**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
彼得·德鲁克指出:机构是社会的器官,管理层是机构的器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机构层出不穷,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丰富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物质水平,而且还揭示了一个久被忽视的事实:机构的建立及管理正13益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同与重视。管理的进步使得机构得以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焕发出****的效能,由此激发的创业热情正在成为推动当今社会高速变化与发展的新的引擎。这意味着当代社会正在迅速摆脱天才创造历史的旧思维的束缚以及由此导致的组织寿命之局限(天才可遇不可求、不可替代,基于天才的组织必将因此而无以为继),开始认识并见证到一个新型组织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经由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机制,从而将组织的资源和行为导向到可以产生更大及更具持久性成果的方向与领域,让普通人——经由适当的组织——便能取得此前未敢企及的社会经济成就。
本章是本教材之总论。主要阐释本课程所要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框架体系,组织行为学所面对的基本挑战与机遇、基本模型及组织生存之道(theory of business,又称“事业理论”)等基本问题,从而为后续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及方法基础。
**节 管理者的概念及职责
组织要达成目的并取得成功就离不开管理,离不开管理者,离不开管理层。有了管理,组织才能正常运作,人类才能完成个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或任务、实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的与目标。在讨论组织行为及其管理规律之前,有必要理清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层的概念、职能、角色与职责。
一、管理者的定义
1. 管理的定义
关于管理(management)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中国大陆学者多这样定义:运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整合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及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过程。中国台湾学者曾仕强给管理下了一个更为简洁的定义:群策群力,以竞其功。但其基本含义却是一致的:整合组织资源以达成特定目的和目标,它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