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8.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1 2 5 6 27 431
本店铺共有 1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4%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服务态度问题
5
36%
发货问题
7
50%
退款问题
2
14%
已解决
14
100%
店主称呼:书山书海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62767350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
促销广告:成本低价清仓促销赚信誉,量大包邮,详询客服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拍前咨询.因实体店同步销售,拍前不咨询不发货.如不在线,可以联系13628659033
店铺介绍
本店大量低价出售各大学教材教辅,考试资料,文史哲法理工医药林渔自然科学等等各类书籍,欢迎订购,竭诚服务。低价高质,诚信经营,保证书籍完整无破损缺页等不正常想象,为您在求知的道路上奉献微薄之力,不胜荣幸!所有书籍实体店同步销售,敬请拍前咨询!另外邮费根据地区和重量来计算,具体咨询客服。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陈信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法律社会学教程(第二版)
出版日期:2007年05月
ISBN:9787308022729 [十位:7308022722]
页数:266      
定价:¥29.00
店铺售价:¥11.60 (为您节省:¥17.40
店铺库存:1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6276735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法律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内容提要:
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为进一步反映近年来法律社会学学科和我国法治事业的发展成就,完善教材结构和内容,故决定修订再版。《法律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在基本保持原版章节结构和内容的同时,主要作了如下方面的修订:(一)增加或调整个别章节;(二)增加了社会结构、社会运行、生活方式等社会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阐述;(三)根据立法状况对书中有关立法资料作了更新;(四)增加了目录英译;(五)各章末增加了“重要概念”、“文献指引”和“研究选题”;(六)取消书末的“参考文献”。 --------------------------------------------------------------------------------
《法律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图书目录:
目录 **编绪论**章法律社会学学科概述**节法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法律社会学的理论框架第三节法律社会学的学科价值第四节法律社会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法律社会学的发展**节法律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第二节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编本体论第三章法律制度要素论**节法律制度的社会学含义第二节法律制度三要素第三节法律制度的结构性调适第四节法律制度的支持系统 第四章法律机构分析**节法律机构的组织特征第二节法律机构的内部结构第三节法律机构的外部关系第四节法律机构的功能分析 第五章法律职业者分析**节法律职业者角色分析第二节法律职业者共同体第三节法律职业奖励机制 第六章法律规范体系分析**节法律规范微观分析第二节法律规范中观分析第三节法律规范宏观分析 第七章法律制度手段体系分析**节法制制度实用设备第二节法律制度象征标识 第八章法律制度的模式维护**节法律制度的理想模式第二节法律机构组织界线的维护第三节法律职业者的职务保障第四节法律规范的实施保障第五节法律制度的手段保障 第三编运行论第九章法律制度运行论**节法律制度运行的内涵第二节法律制度运行的评价 第十章法律与社会变迁**节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理论第二节法律对社会进步的引导第三节法律对社会退步的遏制第四节法律参与现代化进程第五节法治与生活方式第六节中国的法治进程 第十一章法律与社会冲突**节社会冲突理论第二节社会冲突与法律制度的关联第三节法律制度内冲突分析第四节法律制度外冲突分析 第十二章法律与社会控制**节越轨、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理论第二节,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第三节社会危机的法律控制 第十三章法律与社会整合**节社会分化与整合理论第二节社会分层及其法律整合第三节社会分工及其法律整合第四节文化分化及其法律整合第五节法律制度的分化与整合 第十四章法律与社会政策**节社会公平与社会政策理论第二节社会政策法律化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 第十五章法律与社会文化**节社会文化理论第二节作为制度文化的法律第三节作为精神文化的法律第四节法律制度运行的文化因素 第十六章法律内化**节社会化理论第二节法律内化过程第三节法律内化条件 第四编方法论第十七章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节法律社会学方法论第二节法律社会学基本方法第三节法律社会学操作方法 第十八章法律社会学研究过程**节法律社会学课题设计第二节法律社会学课题实施第三节法律社会学课题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