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8.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1 2 5 6 27 431
本店铺共有 1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4% ,高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服务态度问题
5
36%
发货问题
7
50%
退款问题
2
14%
已解决
14
100%
店主称呼:书山书海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62767350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洪山区狮子山街特一号
促销广告:成本低价清仓促销赚信誉,量大包邮,详询客服
图书分类
店铺公告
拍前咨询.因实体店同步销售,拍前不咨询不发货.如不在线,可以联系13628659033
店铺介绍
本店大量低价出售各大学教材教辅,考试资料,文史哲法理工医药林渔自然科学等等各类书籍,欢迎订购,竭诚服务。低价高质,诚信经营,保证书籍完整无破损缺页等不正常想象,为您在求知的道路上奉献微薄之力,不胜荣幸!所有书籍实体店同步销售,敬请拍前咨询!另外邮费根据地区和重量来计算,具体咨询客服。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王思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工作导论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9787040138559 [十位:7040138557]
页数:278      
定价:¥26.50
店铺售价:¥21.00 (为您节省:¥5.50
店铺库存:1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806276735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社会工作导论》内容提要: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社会工作导论》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编者王思斌力求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社会背景;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哲学基础做出深入分析;指出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政策变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阐明社会工作具有增进服务对象之福利、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介绍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尤其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问题,在介绍国际经验的同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初步探讨。
《社会工作导论》图书目录:
**章社会工作概述
**节什么是社会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性质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节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章社会福利制度
**节社会福利的含义、分类与特征
第二节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
第三节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第四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
**节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意义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道德操守和伦理守则0
第五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节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关系
第二节儿童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三节青少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四节成人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五节老年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六章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节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意义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社会工作知识体系的建构
第七章社会工作过程
**节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社会工作过程中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第八章微观社会工作方法
**节个案工作
第二节小组工作
第九章宏观社会工作
**节社区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
第三节社会政策
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
**节定义、特点、意义和伦理
第二节研究逻辑与一般过程
第三节主要类型
第四节项目评估
第十一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化、本土化的关系
第三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第十二章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
**节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化与未来社会发展战略
后记
《社会工作导论》编辑推荐与评论:
本书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编者力求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会工作专业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社会背景;对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哲学基础做出深入分析;指出社会福利政策对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社会政策变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影响;阐明社会工作具有增进服务对象之福利、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等作用;介绍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尤其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问题,在介绍国际经验的同时,对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初步探讨。本书主要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盈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