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9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0 0 1 0 1 0 144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白雪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387640366    地址:湖北省 武汉市 洪山区 狮子山街道壕沟瓦湾村24号
促销广告:正版二手大学教程教辅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主营:正版二手大学教程教辅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书名:政治社会学
作/译者:梁丽萍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政治社会学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802118676 [十位:7802118670]
页数:410      
定价:¥56.00
店铺售价:¥19.90 (为您节省:¥36.10
店铺库存:8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387640366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政治社会学》内容提要:
本书在对政治社会学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的相关现实问题予以观照,从理念和价值与组织和制度的交织互动过程中分析现代政治生活,探讨了现代政治生活变化与发展的规律。
《政治社会学》图书目录:

**章 政治社会学概述
一、政治与社会
二、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三、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
第二章 现代**与社会
一、**的内涵
二、**的起源
三、政治社会学关于**与社会关系理论的演变
四、当代中国**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观察
第三章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
一、政治权力
二、政治权威
三、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权力结构变迁的观察
四、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权威的观察
第四章 公民社会与政治发展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
二、公民社会与**关系的理论
三、公民社会理论的发展
四、公民社会的构成要素
五、公民社会的作用
六、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
七、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状况的观察
第五章 政党与政治社会团体
一、政治组织
二、政党
三、政治社团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集团
五、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分析
六、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团体分析
第六章 政治认同与政治参与
一、政治认同
二、政治参与
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分析
第七章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分析
第八章 民主理念与民主实践
一、民主的内涵
二、民主政治的本质与特点
三、民主理论的发展
四、民主政治的实践发展
五、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概述
附录
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
制度与文化的张力与冲突:建国以来中国妇女权力参与透视
女性参政与公共政策的选择
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认同与政治参与
政党行为与公民行为的双重建构:论政治行为文明建设
论公共政策与公众认同的互动与融合
公共政策与公民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
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文明建设
论我国政党制度的和谐结构与和谐功能
当代中国政治社团发展状况研究
政治协商制度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政治社会学》文章节选:
第二章 现代**与社会
**是从社会中产生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类共同体。**属于社会的政治领域,是整个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不能代替社会的其他领域。由于**与社会间相对力量强弱的不同,形成了**与社会不同的关系模式。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与社会的关系属于“强**一弱社会”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与社会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模式由二元对立转向相互增权。
一、**的内涵
**是历史悠久的政治行为体,但对**内涵的界定却是纷繁复杂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主要有社会共同体说、**契约说、**统治说及**要素说等。关于**的构成,有“**构成的三要素说”和“**构成的四要素说”两种理论观点。西方政治学坚持“**三要素说”,即认为**是由领土、人民、主权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学说坚持**构成的“四要素说”,即强调领土、人口、政府和主权是**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的含义
**的概念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籍中。但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依考据,秦以前,“国”与“家”有不同的含义,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大夫的封地称为“家”,而天子的统治区域称为“天下”。秦统一中国后,“**”遂与“天下”通用。在西方,古希腊**大多为城邦,因而“**”即是指城邦(polis)。在古罗马,共和国盛行,“**”是指这种共和国(republive),即一城市中的公众。1513年,意大利人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一书中用拉丁文status指称**,1538年英国人斯塔基在《英格兰》一书中以status的英文state指称**,从此,state成为政治意义上的“**”的专用概念,意指**的某些要素如土地、人民、政府以及统治技术。
现代语义学上的**有三种指向:其一是领土意义上的“**”(Country),其二是民族意义上的“**”(Nation),其三是政权意义上的“**”(State)。
早期历史上的**,仅仅具有地缘上的意义,即所谓的国度。近现代意义上的**是以民族为核心的民族**,更准确地说是民族和政府结构的结合体。
**问题是政治学研究中的核心议题,对**概念的界定也是纷繁复杂。为了比较清晰地把握“**”概念的边界,应当首先区分**与社会、政府和法律这三个概念的差别。其一,就**与社会比较而言,西方学者通常把**作为社会对立的范畴,**不同于社会的特征主要有两点:一是**具有主权;二是**专指公共领域。社会没有主权,专指私人领域。其二,就**与政府的比较而言,*简单的说法是:政府是执行**功能的机器,它把**的思想付诸实践。更进一步的看法则把**作为某种抽象物,而政府则是这种抽象物在现实中的表现,把政府看做以**名义进行活动的一帮人。其三,就**与法律的比较而言,**和法律的区别在语义和概念上似乎是清楚的。但是关于这两者谁是本源,历来存在着争论。凡是主张**至上的观点,都把**看做法律的源泉,主张**就是法律,法律不过是**进行统治的手段,法律实现着**的职能。相反,凡是主张法律至上和法律主权的人对**即法律做了相反的解释。他们认为法律来自习俗和自然法,因而先于**,并决定**。
当代西方政治学对“**”概念的界定表现出一种越来越小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把“**”看做是“政府的形式之一”或“一种非常特殊的政府类型”。
政治学理论中,“**”的概念纷繁复杂,具有代表性的**概念主要有:
**,社会共同体说。以共同体的意义来界定**,从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是许多家族和村落的联合体,它是为了达到**的和自治的生活而组织的”;古罗马的西塞罗在其《共和国》一书中指出:“**是由许多社会团体,基于共同的权利意识及利益互享的观念而结合成功的组织体”;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法的形而上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是许多人依据法律组织起来的联合体”;���格尔(G.W.F.Hegel)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的共同体意义,认为**是一种“**精神”,**除了联合没有别的目的。在当代西方政治学家眼中,**通常都是被看做特定政治生活共同体。
第二,**契约说。**的社会契约观点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鸠鲁(Epicurus)。文艺复兴以后,特别16—17世纪,随着欧洲各国新兴资产**反封建斗争的发展,自然法学派的一些早期思想家详尽论证了社会契约说。到17、18世纪,社会契约说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契约论思想。社会契约论认为:在**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自然状态下生活的不方便或不**,人们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此人类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状态。所以,**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社会组织。
第三,**统治说。一些政治学家看到了**政治生活中统治的一面,并从这个角度来定义**。例如,法国政治学家博丹(Jean Bodin)指出:“**是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联合体,这一联合体由*高权力及理性统治着”;奥地利政治学家龚普洛维奇(L.Gumplowicz)指出:“**是凭藉强制力而组织及统治的社会”;意大利思想家狄骥(Leon Duguit)指出:“**是一种人群组织,在这一组织中,人群有治者与被治者的不同区分。”
第四,**要素说。**要素说大多根据“**”一词的词源意义,从**的可见特征出发来定义**。**要素说一般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所谓“三要素说”,即认为**由人民、土地、主权者三个要素所构成;所谓“四要素说”,即认为**由人民、领土、主权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的产生,人类社会**次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对立。面对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这种变化,氏族社会的原有公共权力及其组织设施制度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不能胜任维护奴隶主**利益、协调新的利益矛盾的政治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的反抗,协调其他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即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组织。因此,恩格斯指出:“**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打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丰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的论述,**是**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是实行**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实施**统治;(2)**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3)**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列宁就此指出:“系统地使用暴力和强迫人们服从暴力的特殊机构……就叫作**”。作为一种暴力机器,**的特殊性在于:**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即常设暴力机关;**的暴力为统治**专属,并为维护统治**利益服务;**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
(二)**的构成要素
关于**的构成,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两种理论观点。西方政治学持守“**三要素说”,把**解释成为由领土、人民、主权所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其具体的定义即:**是在一定的领土内由一定的人民组织成一个由主权的社会共同体,领土、人民、主权正是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
马克思主义**学说坚持**构成的“四要素说”,即强调领土、人口、政府和主权是**存在的基本前提,是构成**的基本要素。具体来说,首先,一定的**必定由一定的人口组成,而且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中的人是划分不同的**、划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筑冶者和被统治者的依据;其次,一定的**总有一定的领土,在一块固定的区域内,由某个政府管理之下的一种人民共同体就是**;再次,一定的**总有自己的政府,政府是所有**机关的总和,**的意志正是通过政府来贯彻执行的,政府与**共始终;其四,一定的**总有自己的主权,这是构成**的*重要的要素,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共同体、其他社会管理组织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
……
《政治社会学》编辑推荐与评论:
我认为政治学研究的功用,不单是使我们更深入了解政治世界。它应当还能帮助我们在达成我们的目标、结果、希望和意欲时,表现得更睿智。
——罗伯特·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