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32392575
[十位:7532392570]
页数:267
定价:¥22.00
店铺售价:¥198.80
(为您节省:¥-176.8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6986297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7 23:20:41]
别**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3 02:07:28]
廊坊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2 13:34:48]
刘*
莱芜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21 07:56:23]
周**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1-17 22:41:48]
马**
沈阳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内容提要:
本教材按照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编写指导思想的精神,由精编教材编审委员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在对统编五版及其他各版《中医耳鼻喉科学》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供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各专业使用。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临床学科,历史沉淀出丰富的、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及临床经验;同时,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具有“孔小、洞深、窦道狭窄”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现代科学技术已非常自然地融入到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之中,使本学科日臻完善,并有效地指导临床。
本教材在五版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及教学实际略有调整。全书共分为11个部分:**章对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作了一简要介绍;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章,分别论述了耳、鼻、咽喉、口齿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病因病机及其辨证要点、常见治法;第三、第五、第七、第九章,分别论述了耳、鼻、咽喉、1:3齿科的常见疾病;第十章简要论述了中医耳鼻咽喉科的常见**。将耳、鼻、咽喉、口齿的应用解剖及检查法、耳鼻咽喉科西医常用**方法等内容均放入附篇。
随着疾病谱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图书目录:
**章概论
第二章耳科总论
**节耳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三节 耳病的病因病机
第四节耳病的辨证
第五节耳病的**
第三章耳科各论
**节耳疖、耳疮
第二节旋耳疮
第三节耳瘘
第四节耳郭痰包(附:断耳疮)
第五节耳胀耳闭
第六节脓耳
第七节脓耳变证
第八节耳鸣耳聋
第九节耳眩晕
第十节异物入耳
第十一节耵耳
第四章鼻科总论
**节鼻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鼻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三节鼻病的病因病机
第四节鼻病的辨证
第五节鼻病的**
第五章鼻科各论
**节 鼻疗
第二节鼻疳
第三节伤风鼻塞
第四节鼻窒
第五节鼻槁
第六节鼻干
第七节鼻鼽
第八节鼻渊
第九节鼻息肉
第十节鼻衄
第十一节鼻异物
第十二节鼻损伤
第十三节杨梅鼻烂
第六章 咽喉科总论
**节咽喉的生理功能
第二节 咽喉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第三节咽喉的病因病机
第四节咽喉病的辨证
第五节咽喉病的**
第七章 咽喉科各论
**节喉痹
第二节乳蛾
第三节喉痈
第四节喉癣
第五节喉痦
第六节声疲
第七节急喉风
第八节白喉
第九节鼾眠
第十节骨鲠
第十一节梅核气
第十二节喉咳
第十三节烂喉丹痧
第十四节杨梅喉疳
第八章口齿科总论
第九章口齿科各论
第十章耳鼻喉科常见**
附篇
附方
……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文章节选:
第二章耳科总论
第二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是阴阳精气产生的本源,人体四肢百骸、皮脉筋骨肉等组织器官无不在脏腑功能活动所产生的阴液滋养、阳气温煦下发挥其生理功能。脏腑是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而耳是五官九窍之一,虽为局部器官,实为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脏腑、经络在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上有着广泛的联系。耳的生理功能正常,乃经络、脏腑健旺在耳窍局部的表现,而耳窍之病机变化,实为脏腑、经络失调,气血失和循经在耳窍局部之表现。因此,诊治耳窍疾病时,应从整体出发,全面分析。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为五官之一,耳窍内通于脑,其生理功及病机变化,与五脏六腑均有关系,《类经?卷三》谓:“脏居于内,形见于外。”与耳有较为密切关系的脏腑有肾、心、肝、胆、脾,尤其是与肾及肝胆的关系*为密切。现分述如下。 中医教材是培养中医人才和传授医学知识的重要工具,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教材的质量,更好地把握新世纪中医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让高等中医药院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材可供选用,以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继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国传统医学,让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牢固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管理研究会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组织,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积极参与,共同编写了本套供中医药院校本科生使用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
“精编教材”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教材编写、出版的经验,是对中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规律探索的体会,是对中医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本套教材是以**教育部新版的教学大纲和**中医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为依据,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以突出中医传统和特色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五版)及反映学科发展新成果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五一”规划教材(六版)为蓝本,充分吸收现有国内外各种版本中、西医教材的合理创新之处。从教材规划到编写的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步步强化,重在提高内在质量和精编意识。既体现在精心组织,高度重视,以符合教学规律;又体现在精心编写,在“三基”、“五性”和”三特定”的教材编写原则下,确保内容精练、完整,概念准确,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结合完备,并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切合教学实际,结合临床实践,力求”精、新、实”的特点。同时,教材编排新颖,版式紧凑,形式多样,主体层次清晰,类目与章节安排合理、有序,充分体现了清晰性、易读性及和谐性。
在本套教材策划、主编遴选、编写、审定过程中,得到了专家指导委员会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得到了全国各中医药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一纲多本、形式多样是高等教育教材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殷切希望各中医药院校师生和广大读者在使用中进行检验,并提出宝贵意见,使本套精编教材更臻完善,成为科学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更符合现代中医药院校教学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