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2 3 9 1230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5%
发货问题
2
50%
其他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小小书坊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学院路
促销广告:咨询加微信13791935392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是新书还是旧书?答:标明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别付款!二手书默认无光盘无答案等附件,有少许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买多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实在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哦。6.是否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一律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快递用哪家快递?答:快递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按网站规定,付款后3日内发货,本店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10.图书内容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彩色印刷?内页什么样的?要求提供实物图片等。答:书籍内容,配套习题集及其他衍生书籍请提供ISBN以便查询,本店书籍太多,无法逐一提供有关书籍内容方面的咨询。由于盗图猖獗,本店不提供实物图片,信得过就买,不放心就别买。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主营绝版稀缺类图书。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所有书籍默认正版,有特殊情况会提前联系说明,尽可放心选购。本店默认普通快递(快递不到的,平邮)提交订单系统提示邮费(精装,厚重,成套图书按实际收取)。标明十成新的都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咨询加微信15969862975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王恩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及其应用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030212030 [十位:7030212037]
页数:493      
定价:¥120.00
店铺售价:¥96.00 (为您节省:¥24.0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提要:
煤岩动力灾害现象无所不在,尤以煤矿发生的煤岩动力灾害*为严重。本书以预测煤岩动力灾害和揭示煤岩电磁辐射现象及机理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了受载煤岩电磁辐射现象、规律、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研究揭示了受载煤岩表面带电现象、规律、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建立了煤岩电磁辐射力电耦合模型和煤岩动力灾害演化及预警模型,开发了基于煤岩电磁辐射原理的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在冲击地压预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采空区顶板失稳冒落、矿山压力观测及评估、围岩松动圈测试、隧道稳定性测试及评估、预测岩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实验和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煤岩、混凝土动力灾害现象(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滑坡、冒顶、地震、隧道和坝基结构失稳等)、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研究生、本科生以及矿山**和矿压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及其应用》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煤岩动力灾害及预报
1.3 煤岩电磁辐射现象
参考文献
第2章煤岩电磁辐射特征及规律
2.1概述
2.2煤岩电磁辐射实验研究综述
2.3煤岩电磁辐射特性实验
2.4电磁辐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第3章 煤体表面电位特性及规律
3.1 煤体表面电位实验系统
3.2 煤体表面电位实验方案
3.3 煤体表面电位实验步骤
3.4 煤体表面电位实验结果及规律性
参考文献
第4章 煤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
4.1 煤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实验研究
4.2 煤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瓦斯、水对煤岩流变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的影响
4.4 煤岩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微观机理研究
4.5 煤岩流变破坏电磁辐射记忆效应力电耦合模型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5章 煤岩电磁辐射的数值模拟
5.1 煤岩电磁辐射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5.2 煤岩破坏数值模拟软件
5.3 煤岩变形破裂电磁辐射数值模拟
参考文献
第6章 煤岩电磁辐射非线性特征
6.1 煤岩电磁辐射信号的R/S分析
6.2 煤岩电磁辐射的混沌特征分析
6.3 煤岩电磁辐射尖点突变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煤岩电磁辐射机理
7.1 煤体变形破裂的宏观和微观机制
7.2 煤岩体分离电荷产生机理
7.3 电磁辐射机理
7.4 孔隙气体对煤岩体电磁辐射的影响机理
7.5 煤体破裂表面电位机理探讨
参考文献
第8章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
8.1 概述
8.2 便携式电磁辐射监测仪
8.3 KBD7在线式电磁辐射监测仪
8.4 煤岩电磁辐射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第9章 煤岩力电耦合及煤岩动力灾害预警准则
9.1 煤岩动力灾害的流变突变过程
9.2 煤岩强度的统计损伤理论
9.3 煤岩流变破裂电磁辐射力电耦合模型
9.4 煤岩电磁辐射力电耦合数值模拟
9.5 电磁辐射力电耦合模型参数m的确定
9.6 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预警准则
参考文献
第10章 电磁辐射监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
10.1 概述
10.2 煤与瓦斯突出
10.3 电磁辐射监测预报技术
10.4 电磁辐射监测煤与瓦斯突出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第11章 电磁辐射监测预报冲击地压
11.1 概述
11.2 冲击地压机理分析
11.3 电磁辐射监测预报技术
11.4 电磁辐射监测冲击地压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第12章 电磁辐射监测顶板稳定性
12.1 概述
12.2 坚硬顶板突然断裂的启动和发展机制
12.3 冲击煤岩电磁辐射的特征
12.4 电磁辐射监测顶板稳定性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第13章 电磁辐射测试围岩松动圈
13.1 概述
13.2 电磁辐射测试围岩松动圈技术
13.3 电磁辐射测试围岩松动圈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第14章 电磁辐射评价隧道稳定性
14.1 概述
14.2 隧道岩石电磁辐射特征的实验研究
14.3 电磁辐射技术应用情况
参考文献
第15章 电磁辐射监测岩爆
15.1 概述
15.2 金属矿石电磁辐射效应
15.3 电磁辐射监测预报岩爆
参考文献
第16章 矿压观测与评估
16.1 概述
16.2 矿山压力观测方法
16.3 电磁辐射法测量矿山压力
16.4 电磁辐射法测量矿压的应用
参考文献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及其应用》文章节选:
第1章 绪论
1.1 引 言
煤岩动力灾害是指煤岩类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变形破裂演化而发生的突发性失稳或动力性破坏灾害,范围极广,涉及许多工程领域和自然灾害,如地震、地质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溃坝、隧道塌方、岩石混凝土建筑物失稳等,在矿山,主要有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或金属矿山岩爆)和顶板灾害等。冲击地压是指矿山采掘过程中采掘空间周围的煤岩体突然失稳破坏,具有瞬时性和动力破坏效应。煤与瓦斯突出是大量煤岩与瓦斯突然从采掘工作面喷出的强烈动力灾害现象,大多具有气体搬运特征和动力破坏效应。煤矿煤岩动力灾害现象的危害是巨大的,能破坏通风系统,严重威胁人员和设备**,影响正常生产,严重影响煤矿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上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为严重的**之一,约有30%的原国有**煤矿受煤岩动力灾害威胁。2003年,由煤岩动力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瓦斯爆炸事故的死亡人数,达到2400余人。2002年,我国发生重、特大煤岩动力灾害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32起,死亡195人。近年来事故次数及死亡人数一直较高(见表1.1),死亡3人以下及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无死亡事故或灾害更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煤炭及其他矿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日前煤矿以10~20m/a的速度加深。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日益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煤岩动力灾害日趋严重,突出矿井和冲击矿井也明显增多,原来冲击不太严重的矿区近年来冲击地压明显增多且对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原来没有冲击危险的矿区或矿井也出现了冲击,如兖州矿区、鹤岗矿区、阜新矿区、义马矿区、七台河矿区等。煤岩动力灾害还可能引起瓦斯爆炸事故。例如,2004年10月20日,发生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岩石下山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引发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2005年2月14日,阜新海州立井发生冲击地压引发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14人,损失极为严重。煤矿煤岩动力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煤炭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
《煤岩电磁辐射技术及其应用》作者介绍:
王恩元,1968年8月生,内蒙古卓资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矿井通风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技术及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12月~1999年11月在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现在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煤矿**、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预防、煤岩电磁辐射理论与技术。 研究并揭示了煤岩电磁辐射效应、时域规律、频谱特征、影响因素及产生机理,研究并揭示了煤矿采掘中煤岩电磁辐射特征、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性的相关性。 主持或负责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曾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6),获省部级奖励8项,获3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2004);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6),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7)、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人才(2007)、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等荣誉。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44篇,ISTP收录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