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2 3 10 1245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5%
发货问题
2
50%
其他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小小书坊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学院路
促销广告:咨询加微信13791935392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是新书还是旧书?答:标明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别付款!二手书默认无光盘无答案等附件,有少许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买多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实在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哦。6.是否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一律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快递用哪家快递?答:快递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按网站规定,付款后3日内发货,本店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10.图书内容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彩色印刷?内页什么样的?要求提供实物图片等。答:书籍内容,配套习题集及其他衍生书籍请提供ISBN以便查询,本店书籍太多,无法逐一提供有关书籍内容方面的咨询。由于盗图猖獗,本店不提供实物图片,信得过就买,不放心就别买。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主营绝版稀缺类图书。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所有书籍默认正版,有特殊情况会提前联系说明,尽可放心选购。本店默认普通快递(快递不到的,平邮)提交订单系统提示邮费(精装,厚重,成套图书按实际收取)。标明十成新的都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咨询加微信15969862975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郗荣庭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
出版日期:2000年05月
ISBN:9787109043169 [十位:7109043169]
页数:316      
定价:¥33.50
店铺售价:¥118.00 (为您节省:¥-84.50
店铺库存:2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内容提要:
《果树栽培学总论》经过十年教学实践,表明该教材既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又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国内外先进的科研和生产水平,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果树生产、科研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获得了广大师生和科研、生产部门的好评。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开放正不断深化,果品生产已成为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世界果品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果品种类不断增多;新兴技术日益普及;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改革;对果品的要求从注重产量转向注重品质;研究手段不断改进;科研成果累累。
充分反映90年代果树生产和科研进展的成果,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指导果树生产的综合能力。在维持原教材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较多的补充和调整,加强了基础理论和新兴技术,增加了花果管理、无病毒苗木生产、环境污染和平衡施肥等新的内容,强调了矮化密植和优质果品生产,使教材内容更加简明和符合时代要求。
《果树栽培学总论(第三版)(内容一致,印次、封面或原价不同,统一售价,随机发货)》图书目录:

一、果树栽培学的内涵和果树生产特点
二、果品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我国果树栽培历史及对世界果树事业的贡献
四、果品生产发展趋势
五、学习果树栽培学的目的与要求
**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
**节果树种类资源
一、我国果树种类与分布
二、果树的分类
第二节我国果树带划分
一、热带常绿果树带
二、亚热带常绿果树带
三、云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
四、温带落叶果树带
五、旱温落叶果树带
六、干寒落叶果树带
七、耐寒落叶果树带
八、青藏高寒落叶果树带
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节果树的生命周期
一、果树生命周期的意义
二、实生树的生命周期
三、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及其调控
第二节果树的年生长周期
一、果树年生长周期的概念
二、落叶果树的年生长周期及其调控
三、常绿果树的年生长周期及其调控
第三章果树器官的生长发育
**节根系
一、根系的类型与结构
二、果树根系的分布
三、影响根系生长的因子
四、根系在生命周期和年周期中的变化
五、果树的共生作用与菌根
第二节芽、枝、叶的生长与发育
一、芽的生长与发育
二、枝的生长与发育
三、叶的生长与发育
第三节花芽分化及调控途径
一、研究花芽分化的意义
二、花芽分化过程
三、花芽分化机理及主要学说
四、影响花芽分化的环境因素
五、花芽分化的调控途径
第四节开花、坐果与果实发育
一、花器构造与开花
二、授粉与受精
三、坐果与落花落果
四、果实生长发育
五、果实的品质形成
第五节果树器官间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
一、根系和地上部的关系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
三、有机营养与产量形成
第四章 生态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节气候条件
一、温度
二、光照
三、降水与空气湿度
第二节土壤条件
一、土层厚度
二、土壤质地和结构
三、土壤的理化性质
第三节地势
一、海拔高度
二、坡度
三、坡向
四、坡形
第五章果树育苗
**节苗圃地选择和区划
一、育苗的意义和任务
二、苗圃地的选择
三、苗圃地的区划
四、育苗方式
五、苗圃地档案制度
第二节砧木的选择和培育
一,砧木的选择和利用
二、砧木的适应性和在嫁接繁殖中的作用
三、砧木区域化
第三节实生苗的繁殖和培育
一、实生苗的特点和利用
二、实生苗的繁殖原理和方法
第四节嫁接苗的繁殖和培育
一、嫁接苗的特点和利用
二、嫁接繁殖原理
三、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关系
四、主要嫁接方法和苗木培育
第五节 自根苗的繁殖和培育
一、自根苗的特点和利用
二、自根繁殖生根原理
三、主要繁殖方法
第六节苗木脱毒和组织培养繁殖
一、组织培养
二、培育无病毒果苗的意义
三、无病毒果苗的繁育
第七节果树苗木出圃
一、出圃前的准备
二、起苗
三、苗木分级
四、苗木检疫
五、苗木包装、运输与贮藏
第六章建立果园
**节园地的选择
一、平地
二、山地
三、丘陵地
四、海涂
第二节园地规划与设计
一、园地基本情况调查
二、果园的土地规划
三、树种、品种选择和授粉树配置
四、果园防护林设计
五、水土保持的规划设计
六、果园排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三节果树栽植及栽后管理
一、栽植前的准备
二、栽植时期
三、栽植密度
四、栽植方式
五、栽植技术及栽后管理
第七章 果园土、肥、水管理
**节果园土壤改良与土壤管理
一、果园土壤改良
二、我国果园主要土类的改良
三、果园土壤管理制度
四、果园土壤一般管理
第二节果树营养与果园施肥
一、果树营养特点与施肥
二、诊断施肥和平衡施肥
三、施肥技术
四、果园绿肥
第三节果园灌水和排水
一、果树需水特性
二、果园灌水技术
三、果园排水
第八章果树整形修剪
**节果树整形
一、果树群体结构
二、果树个体结构
三、主要树形特点
第二节果树修剪
一、果树修剪的生物学基础
二、修剪方法及作用
三、修剪时期
第三节整形修剪的调节作用
一、调节果树与环境的关系
二、调节树体各部分的均衡关系
三、调节生理活动
第四节修剪技术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判断是制定合理修剪技术的前提
二、修剪技术的综合运用必须考虑修剪的综合反应
三、树体反应是检验修剪是否正确的客观标准
四、修剪必须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合
第九章花果管理
**节花果数量的调节
一、果实负载量的确定
二、提高坐果率
三、疏花疏果
第二节果实管理
一、增大果实,端正果形
二、改善果实色泽
三、改善果面光洁度
第三节果实采收及采后处理
一、确定采收期的依据
二果实采收方法
三、采后处理
四、果实包装及运输
第十章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
**节生长调节剂种类
一、生长素类
二、赤霉素类
三、细胞分裂素类
四、乙烯发生剂
五、生长延缓剂和生长**剂
第二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树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
一、调节营养生长
二、调节花芽分化
三、调节果实的生长发育
四、其他’作用
第三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应与其他农业措施的关系
二、应用技术
三、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果园的灾害及预防
**节冻害、霜冻害和冷害
一、冻害
二、霜冻害
三、冷害
第二节旱害和冻旱
一、旱害
二、冻旱(抽条)
第三节风害和雹害
一、风害
二、雹害
第四节高温热害和日灼
一、高温热害
二、日灼(日烧)
第五节环境污染
一、大气污染
二、土壤污染
三、水质污染
四、农药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