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99.58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3 1 2 2 3 10 1253
本店铺共有 4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商品问题
1
25%
发货问题
2
50%
其他
1
25%
已解决
4
100%
店主称呼:小小书坊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地址:北京 北京市 海淀区 学院路
促销广告:咨询加微信13791935392
图书分类
图书标签
店铺公告
常见问题回答如下:1.是否正版?答:正版 2.是新书还是旧书?答:标明十成新的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图书是特殊商品,不接受无理由退货等无理要求,看好再买,不同意的别付款!二手书默认无光盘无答案等附件,有少许笔记划线不影响阅读,对二手书品相介意的慎拍,我们发货按付款顺序先发品相最佳的。3.买多可否包邮?答:正版图书微利经营,不议价不包邮。4.邮费多少?答:提交订单,系统会提示邮费,根据书的数量,距离等决定,实在无法笼统回答。5.可否自提?答:无法自提哦。6.是否可以发顺丰?发到付?答:一律不发顺丰,不发到付。7.快递用哪家快递?答:快递随机不指定,以实际收到为准。无法指定快递。8.付款后多久能发货?答:按网站规定,付款后3日内发货,本店一般付款第二天即可安排发出【注:非发货时限承诺】9.发货后多久能收到?答: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发货后一般3,4天左右到达,偏远地区无法承诺。 10.图书内容方面的问题,例如是否彩色印刷?内页什么样的?要求提供实物图片等。答:书籍内容,配套习题集及其他衍生书籍请提供ISBN以便查询,本店书籍太多,无法逐一提供有关书籍内容方面的咨询。由于盗图猖獗,本店不提供实物图片,信得过就买,不放心就别买。谢谢合作!
店铺介绍
主营绝版稀缺类图书。库存不断更新,敬请收藏本店。所有书籍默认正版,有特殊情况会提前联系说明,尽可放心选购。本店默认普通快递(快递不到的,平邮)提交订单系统提示邮费(精装,厚重,成套图书按实际收取)。标明十成新的都是库存新书,未标明的是二手书8成新左右。因人手有限,还有大量的书暂未上传,如未找到所需图书,可联系本店订购。咨询加微信15969862975 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得更好,希望得到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谢谢您再次光临!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经济学基础(第4版)学习指南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115174154 [十位:7115174156]
页数:153      
定价:¥25.00
店铺售价:¥10.00 (为您节省:¥15.00
店铺库存:3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5969862975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经济学基础(第4版)学习指南》内容提要:
《经济学基础》的作者希勒是一位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经济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教师。《经济学基础》以其内容科学准确、篇幅详略得当、资料和论述紧贴现实等特点,多年来一直是美国一个学期的经济学课程中*为畅销的主流教材。
由琳达、威尔逊和凯文·克莱因精心编写的《经济学基础学习指南》,意在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与把握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牢记于心,灵活运用。
本书本着方便读者的原则,习题与原书的每章一一对应,共四编l7章。首先,对每一章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与提炼,并列出本章的学习目标,为读者指引学习的方向,可谓是学习者的“课堂笔记”;其次,基于每章的内容设置试题,包括使用关键词、判断对错、选择题、思考和应用、常见错误等;第三,每章的答案单独列于章末,便于学习者随时参考。
本书适合于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专科、本科生学习之用,也适用于一般读者。
《经济学基础(第4版)学习指南》图书目录:
**编 基础知识
第1章 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第2章 美国经济
第3章 供给与需求
第二编 微观经济学
第4章 消费者需求
第5章 供给决策
第6章 竞 争
第7章 垄 断
第8章 劳动力市场
第9章 政府干预
第三编 宏观经济学
第10章 商业周期
第11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12章 财政政策
第13章 货币与银行
第14章 货币政策
第15章 经济增长
第16章 理论与实际
第四编 国际经济学
第17章 国际贸易
《经济学基础(第4版)学习指南》文章节选:
**编 基础知识
第1章 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任何一经济体可获得的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反映了它满足社会对商品和服务欲望的能力。
任何社会都面临稀缺性的问题,因为社会对商品和服务的欲望超过了其用于生产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资源。
由于稀缺性的存在,每个经济体都必须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这一问题涉及到寻找并生产*理想(*佳,*优)的产出组合。
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一个经济社会在任何一个时点上的产出界限。所有的生产都包括机会成本,因为用于生产一种产品的资源不能同时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
新增资源和技术进步会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或经济增长。
如何生产这一问题关注的是,社会怎样在不同的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技术中进行选择。政府经常采取干预的方式从而有利于某项技术的选择。
为谁生产这一问题涉及到产出的分配。同样,这里既有市场的作用也有政府的作用,例如制定税收和进行转移支付。
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的责任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承担的。
市场机制依靠**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发送社会对于商品和服务欲望的信号,从而配置资源。
大部分经济体制都是混合经济,因为市场机制和政府都不能单独引导生产达到*优。当市场机制不能引导社会达到产出的*优组合时就会出现市场失灵;当干预不能提高产出水平时,就会出现政府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的是家庭、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行为;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关于经济整体的问题和目标。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本章并完成下面的练习,你应该:
1.理解为什么稀缺性是每个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
2.能够阐述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基本问题。
3.能够运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解释机会成本的概念。
4.理解经济增长的概念。
5.能够解释市场机制的概念。
6.理解为什么大部分的经济体都是“混合经济”。
7.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区别以及各自产生的原因。
8.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9.能够清晰地表述政治和经济力量的历史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