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2年01月
ISBN:9787301167748
[十位:7301167741]
页数:182
定价:¥28.00
店铺售价:¥9.00
(为您节省:¥19.00)
店铺库存:3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596986297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0 11:56:16]
波**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6 10:56:13]
廖*
深圳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4 21:31:30]
汕头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12 10:25:40]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真不容易,真的买到了。图书质量非常不错!
[2024-12-30 18:44:15]
罗**
丹东市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内容提要:
高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问题频出,这个阶段的亲子矛盾也总是不断升级。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厌倦学习、叛逆冲动、沉迷网络,却看不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双重压力的无助;只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却无法体会孩子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家长一贯评价的深深纠结;只抱怨自己每天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怀总是换来孩子的反感,却不知道自己的喋喋不休让本已疲惫不堪的孩子雪上加霜。
其实,孩子高中三年的成长如何,关键要看家长如何做。《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作者不仅是一位**的老师,更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为女儿精心设计,却又不留痕迹,让女儿全面发展,在高中三年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后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翻开本书,看这位智慧妈妈如何为孩子“松绑”,帮孩子"透气",陪孩子顺利度过高中三年。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图书目录:
前言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篇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1.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2. 父母在家里少谈学习
3. 买课外书得看孩子的需求
4. 请家教,适合就是*好
5. 文理分科,家长只做参谋和助手
6. 正确对待孩子的“偏科”
7. 目标早确立,学习动力足
8. 提前订计划,学习效率高
9. 英语学习,听力是关键
10. 认真对待每一套考卷
11. *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
心理篇 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
1. 与孩子沟通要讲求“有效”
2. 尊重,亲子和谐的前提
3. 爸妈的拥抱很受用
4. 妈妈更需要自信快乐
5. 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
6. 放松的*好方式就是笑一笑
7. 面对“叛逆”的女儿
8. 别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9. 管理情绪的*好办法是抓住症结
交往篇 给孩子上好情商教育这堂课
1. 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
2.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 与老师沟通要讲技巧
4. 陪着女儿“找”朋友
5. 恋爱不是洪水猛兽
6. 送给女儿的成人礼物
7. 电影和戏剧——不错的审美教育
生活篇 做孩子走向独立的教练员
1. 我们全家爱运动
2. 旅游就是轻松的学习
3. 休闲也有“饕餮餐”
4.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5. 父爱参与,为成长注入活力
6. 家长示弱,给孩子强大的机会
7. 把亲子时间放在厨房
8. 缝缝补补中感知“慈母手中线”
9. 不要谈“网”色变
备考篇 和孩子一起进入冲刺阶段
1. 模拟考试的重要作用是查漏补缺
2. 高校自主招生——诱人的鸡肋
3. 高招咨询也重要
4. 报志愿也有技巧
5. 从女儿参加“校长**计划”看港校
6. 复读不复读,需要细掂量
7. 留学,适合我们的孩子吗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文章节选:
前言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我们把“家长”看做一种职业,那么这个职业一旦从事,就终生不能辞职,且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没有人领导却*不自由,看似没有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出**的孩子,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家长”是一种职业,那么“父母”就是工作岗位。结婚后,我和我先生还没来得及学习如何做父母,**的上帝就把女儿送到了我们的身边。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们,差不多是被无奈地推到了“父母”这个岗位上的。虽然感觉有些手足无措,好在有学习一路相伴,边学边做,与女儿一同成长,深深感受着养育儿女的艰辛和快乐。
20世纪90年代初,女儿出生在晋南的一个小县城,那时候我在那个县城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小县城很封闭,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文化条件也差。怀孕的时候,我特别想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却买不到。为此,我和我先生特意在一个**跑到几百里外的市里去买了几本书,照着上面写的做胎教。
女儿出生了,我先生从报纸上看到当时风靡的“零岁教育方案”,就通过邮寄的方式从武汉买回来一套,我们自己为孩子做早教训练。虽然现在从专业的角度看来,那套方案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我们努力了,也确实从中受益了。
虽然我们百般努力,但是仍觉得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不是太好。
非常幸运,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们就把她带到了北京。因为之前做老师的经历,我进了一家做教育产品的公司,由于工作之便,我接触到许多经典的教育论著。从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卡尔威特、蒙台梭利成了我的老师,卢梭更是我的偶像,还有那些苏联的教育家们,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教育书籍,并在实践中尝试。等到女儿大一点,卢勤的书,孙云晓的书……只要是关于少年儿童教育的书籍,都是我阅读的对象。
阅读,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了迷茫,多了理智。于是,在女儿的整个小学阶段,当不少家长都忙于领着孩子去上各种课外辅导班的时候,我们领着女儿到处去玩,践行着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当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再给孩子许多额外的作业的时候,我任凭女儿做家务,和我们一起玩牌。而且,这样做的时候,我很坦然,不像有些家长,表面上让孩子玩了,心里却十分忐忑,生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拉出差距。我之所以很“另类”地这么做,是考虑到孩子长远的发展。我很推崇孙云晓老师的那句话:“对人一辈子负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读那些教育著作的话,是不是会人云亦云,走大多数家长走过的路,但是我知道,正是因为读了那么多书,我才可以毫无顾虑地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特立独行,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女儿初三了,进入青春期,我突然发现,那些理论的东西已经难以应付她的状况了。就沟通来说,往往我一句话出来,女儿就有十句话等着我,道理还一套一套的。而且,母女之间、父女之间时不时会有升级的战争,亲子关系不像女儿小时候那么融洽了。
于是,当知道“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开课的消息后,我**时间报了名,就是冲着“家庭教育指导”几个字去的。听课与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亲耳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并可以面对面地和老师探讨当下遇到的问题。
课程结束之后,女儿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你变了,变得不像老巫婆了。”因为之前在一次跟女儿的冲突中,女儿说我是“更年期的老巫婆”,把我气得够呛。
女儿上高一后,我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学习的结果,就是明白了: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的特征,而家长总是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把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当做问题来处理,因此亲子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我在遇到女儿看起来有些“偏差”的言行时,就会尽量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然而然,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孩子和大人的情绪也常处于良性状态了。
女儿上高三之前,我参加了一个叫做“走进青春期”的工作坊。这个工作坊的功劳非常大,让我们一家平稳地度过了女儿高三艰难的阶段。因为参加了这个工作坊,女儿高三一年,我心里非常放松和坦然,虽然偶尔会有焦虑,但是比起周边的“考妈”来要轻松得多。而且在女儿几次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都用学到的一些方法带她调适,让她能够很快恢复状态。2011年我的生日,女儿因为学习紧张没有时间为我挑选礼物,就给我写了几句话,让我很是感慨。她写道:“感谢妈妈在我高三的这些日子里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无论生活还是心理上的。要不是你操持着一切,我的生活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有些坎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去……”
在她写这些话的前两天,我还用从萨提亚课程里学来的“冰山”理论为她解开了心里的一些结,使她在高考前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能制订严密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并保持*好的状态到*后。
其实我认为,孩子的高三阶段,家长对孩子心理上的调适比生活上的照顾更加重要。毕竟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经很好了,如果能在心理上对孩子多加关照,就可以使孩子在高三的“高压”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好的心态面对高考。
因为我未雨绸缪,及时参加了一些培训,使得我们全家受益。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用学到的知识还帮助到了周围不少需要帮助的朋友。
2011年的7月,女儿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终她选择了她非常热爱的北大。一路走来,如果说我的女儿还算**的话,那都是我和我先生不断学习的功劳。
俗话说“学无止境”,在“父母”这个岗位上,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也还有更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我愿意也乐意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合格父母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本书应出版社要求,**讲述我是如何陪女儿走过高中阶段的,以及我自己这些年体悟出的一些家庭教育感悟,希望可以对年轻的家长有所帮助。 学习篇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每个孩子都在学习,效果有时却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孩子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如何学习的,孩子是不是自主学习和享受学习。高中阶段,大多数家长已经不能具体指导孩子的功课了,却依然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只不过家长的角色应该由原来的教导者、指引者变为服务者、助手。
1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阅读提要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然的渴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
女儿从小爱看书,而且阅读的范围很广,这是她知识面丰富、文章写得漂亮的重要原因之一。 升入高中之后,她的功课越来越繁重。每天,各科老师都会留许多作业,她回家吃完饭,就得埋头写作业。高一的时候,因为数理化成绩较差,她每天晚上在这三科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总是把作业做完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为此,她非常烦恼,别说玩,就连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也一本都看不了了。从小到大,她几乎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看课外书,已经养成了习惯,猛地丢掉这个爱好,她的心里空落落的。而且一段时间不看书,她就感觉笔头生涩,写出来的文章也不那么出彩了。 看女儿苦恼,我也着急。作为家长,我知道功课学习的重要,毕竟我们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将来参加高考是不容我们回避的现实。然而我更知道,死学课本而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会视野狭窄、理解能力差,而且缺少课外阅读,不仅会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对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理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女在儿学习学校的功课之余多读课外书籍。 于是,我使出了女儿小时候我用来“诱惑”她读书的杀手锏。 女儿是3岁的时候爱上读书的。不过那时候,她都是听我给她读书。她上幼儿园的3年里,每天晚上我都给她读书。她倒不挑,只要一看见我拿书,就闹着要我读给她听。所以,那时候她听到的书,有专门为她挑选的寓言童话和动植物故事,也有我和我先生看的一些别的书上的小故事。后来我们戏称这3年是我家的“一千零一夜”。 等女儿上小学后,我和我先生觉得她认字了,应该自己读书了。但女儿习惯了听我讲,依然每天缠着我给她读书。后来,我和我先生为了让女儿自己读书,就买了一些带有拼音的有趣的小学生读物,还有《米老鼠》等杂志,随意地放在她的写字桌、床头,或者我家的饭桌和沙发上,目的就是引起她对书的注意,诱惑她去看。 起初,小家伙熟视无睹。慢慢地,在没事的时候她开始翻阅那些散在各处的书了。到后来,无论是坐在沙发上还是床头,她都会拿起书来看,而且看得非常投入,有的时候,饭都做好了或者到了睡觉的时间,她还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然的渴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所谓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孩子读的书;所谓读到书,就是拿回家的书要让孩子看得到,而不是整齐地码在书柜里。 这样,女儿到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不仅读她自己的书,也开始看我和她爸爸读的书。为了满足她越来越大的胃口,我们不得不源源不断地买书。 喜欢上读书以后,只要没有课外书,女儿就会觉得不舒服,到处找书看。家里没有新书,她会向同学借,也会把以前看过的书再翻出来读一遍。到了这时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给她设置那么多“诱惑”了。 女儿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甜头,她不仅知识面比班里大部分同学要广,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同龄人的羡慕和大人们的夸赞声中,读书这一爱好逐渐被巩固,成为伴随女儿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高中的学习任务虽然很繁重,但是多年养成的读书好习惯,我舍不得让女儿丢掉,而且她也不想丢掉。小时候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我们读书,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们就算挤时间也要读书。 我非常赞成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因为学识的限制,女儿从小到大,我和我先生总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她,但是,我们会给她买书或者借书,让她从书里找到答案。而且我发现,因为读了大量的书,女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得她学习的后劲越来越足。高中阶段,她从年级的中下游到了年级上游;高三竟然迎头赶上,*好的成绩达到了年级第五名。读书,让孩子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很好地补充了课本知识的不足;读书,让孩子懂得了老师、父母所不能教到的做人的道理;读书,记孩子提高情商,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 主意打定,我就开始行动了。每天下午女儿回来之前,我就把家里订的《北京青年报》放在餐桌上。一般来说,她回家的时候,晚饭还没有准备好。她放下书包,就先看一会报纸。 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跟着我们读报,*初只看*后一版的脑筋急转弯、幽默故事等内容,到后来的每个板块都翻阅,并且还和我们讨论当下发生的重大的或者热门的事件。 小学的时候,就听到过老师夸奖女儿,说女儿懂的东西多,而且看问题的观点很独特,我想这跟她看报纸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青年报》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日报,内容很广,有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和知识性、文学性很强的副刊,对女儿的帮助很大。订阅全年的《北京青年报》还可以赠送《读者》杂志,多年来我们一直要这个赠品。我和我先生是《读者》的铁杆粉丝,在我们的带动下,女儿也从小喜欢《读者》,她写的文章里的许多论据都出自《读者》的小故事。小学和初中,每次《读者》到家,她都会拿到手一口气就看完。可自从升入高中,就很少有时间享受这种阅读的乐趣了。于是我就把《读者》放在沙发扶手上,或者她的床头,有的时候甚至放在卫生间的暖气片上,让女儿随时都能读一会。 我们家还订了《中国**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等杂志,我都如法炮制,凡是女儿目力所及或者伸手能拿到的地方,我都放上一本。目的就是,只要她想看书,顺手就可以拿起一本看一会。杂志上的文章都是独立的,也不是很长,看一篇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对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挺适合的,而且读这些短小的文章也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好手段。 间或,沙发扶手上也会出现一本“大部头”,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有王小波的《时代》系列,这些书,女儿都是在晚上泡脚的时候一点一点看完的。 女儿从中得到了好处,有的时候我忘了在某个地方放书,她还会提醒我。 到处放的是书报,让我家看上去很零乱。一次,女儿的姑姑从老家来北京,看我们家东一张报纸,西一本书的,就开始帮我收拾,还数落我不打理家,把好好的家弄得乱七八糟。我笑着告诉她,我其实每天都整理家,不收拾那些书报,只是想让我们的家充满“书香味”而已。 不然怎么办呢?我如果把书都整整齐齐地收拾到书房里或者报刊架子上,女儿看起来就不方便了。我想,等女儿日后“下笔如有神”了,我再好好收拾也不迟吧。 女儿偶尔也会放纵一下自己。《暮光之城》出了中文版后,女儿从邻居姐姐那里借了两册来看,却发现翻译得实在太差。于是让我在网上给她买了英文原版的。 那是一个周六,我们从快递员手里拿到了三册原版的《暮光之城》。女儿爱不释手,高高兴兴地把书拿到了她的屋里去了。晚上我上床的时候,看她的屋里还亮着灯,我以为她在复习功课,准备周一的期中考试。 周日早晨,都9点了,女儿还在呼呼大睡。叫她,她说昨晚熬夜到凌晨4点,把《暮光之城》的**册看完了。实在是太困了,求我让她再睡一会。为了女儿的健康,为了女儿读书的快乐,我让女儿睡了个痛快!成天面对枯燥的课本,孩子渴望阅读趣味性和文学性都很强的小说,这是非常正常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支持。 女儿挤时间,愣是把《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英文原版读完了。2009年8月,女儿参加了托福考试,满分30分的阅读,她拿到了29分。我想这跟她坚持读原版的著作有很大的关系。后来我翻看女儿的英语周记,看到她的英语老师在批阅她的读后感时鼓励她坚持阅读原版小说,因为那是学习英语*好的方法。 即便是到了高三,女儿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停止。暂且不说阅读对于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那么高远的好处,就说它对高考的好处。现在的高考跟现实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学习文科的孩子,只读几本课本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即便是高中阶段学习非常紧张,家长也要鼓励孩子抽出时间阅读。大量接触课外的东西,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2
在家里少谈学习 阅读提要 课本知识、考试内容有老师来教导,生活中的各种学问,则需要家长日积月累地教会孩子。孩子回到家,多跟孩子谈谈发生在校园外的事,谈谈生活琐事,谈谈做人的道理,既是对学校教育的*好配合,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放学后经常会有小朋友到我家和女儿一起玩。一个周五的下午,几个小家伙又来我家玩了。他们离开的时候,我正好在厨房里,就听一个小女孩说:“我真羡慕李若辰啊!”另一个小男孩说:“是啊!” 我知道他们说的“羡慕”是什么。 那个时候,班里的小朋友一到**都像赶场一样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唯有我女儿只在周六学一个小时的芭蕾,其余时间就跟着我们去郊游或者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玩。 女儿从小到大,我们都坚持让她在课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就不再管“学习”。 等女儿上了高中,我们给她请了家教,也让她上课外辅导班,但总是尽量把课集中在周六或者周日,然后空出**的时间,一家人在一起,或者做家务,或者游玩。目的是让孩子一周有**彻底放松的时间,为下一周的高强度学习做准备。 跟小学和初中比起来,高中孩子的学习时间要多出许多。我算了一算,女儿早晨7点15分开始早自习,到下午5点放学,晚上还要在家里花两三个小时完成家庭作业,每天学习的时间都要十几个小时。到了高三,她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上自习到晚8点半,回到家就9点多了。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作为经历过高中学习和高考的过来人,我们深知高中三年学习的“苦”。于是,我和我先生约定,在家里少跟孩子谈学习的事情。 我认为“学习”在学校里或在老师的教导下完成,就已经足够。谁不明白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进一所好的大学?孩子们听完课以后,就反复做枯燥的习题,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趣味可言,而且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那个钮关掉,让他换一换脑筋。 女儿回到家,她爸爸会和她讨论国际、国内的大事,他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不一致争得面红耳赤;我会和她探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大到*近老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哪个姐姐新谈了男朋友,小到我买了个新发卡,也会告诉她,拿给她欣赏。我们一家会为某个笑话一起放声大笑,我们会一起看一篇好文章,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我发现,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才会彻底放松,精神也会变得愉悦。 女儿在家里的时间,我们会安排一些事情提高她的生活技能,比如让她帮我做做饭、洗洗衣服;也会鼓励她找朋友聊聊天,和同学一起出去锻炼身体,或者去看电影等。 因为我们在家很少谈学习,不强迫女儿学习,她在学校里总是能集中精力,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我想许多家庭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形:本来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爸爸妈妈聊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妈妈突然来一句“今天的作业多吗”,或者“今天语文讲到哪里了”,孩子的情绪立刻跌到低谷,随即噘起嘴,再也无话可说。反应强烈的孩子会很不耐烦地回击:“每天就知道学习学习,还有没有别的事情了!”或者“烦不烦啊,又说学习了!” 孩子每天从早学到晚,也许跟你聊天只是想放松一下,说完这段他就又会去写作业,你不合时宜的打断,而且是用他“深恶痛绝”的事情来打断他,很容易造成他的抵触情绪,许多家长所说的“叛逆”便也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愿意跟家长交流,亲子关系也就出现了问题。 其实,高中孩子不愿意听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评头论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家长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功课辅导方面,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已经失去了权威的地位。况且,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需要你去提醒。你的干涉会让他认为你不信任他,怀疑他的能力,所以你的一句话才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 一个人将来要在社会上“闯”,靠的并不是你学习了多少知识,而是你的性情如何,以及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的高低,而所有的这些只能在学习之外得到锻炼。 生活处处皆学问。孩子的人生路很长,而且离开学校的日子才是他人生的主要历程。课本知识、考试内容有老师来教导,生活中的各种学问,则需要家长日积月累地教会孩子。因此,孩子回到家,跟孩子谈谈发生在校园外的事,谈谈生活琐事,谈谈做人的道理,既是对学校教育的*好配合,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买课外书得看孩子的需求 阅读提要 对于已经有了判断力的高中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为他购买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外读物,而要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买。
我有一个习惯,过一段时间就要去一趟书店。每次去都是先把自己用的书挑好,然后为女儿挑书。 不谦虚地说,女儿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所看的课外书基本上都是我帮她挑选的,无论是教辅资料还是课外读本,我都可以选到她喜欢并且对她有帮助的书籍。 记得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她好几次拿着我买的书到学校去读,都被老师**给全班同学,有的甚至被列为全年级的阅读对象。 女儿初一的时候,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薄冰主编的《魔法英语》同步辅导材料,非常欣赏里面的单元总结,就给女儿买了回来,让她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结合课本和这本辅导书里的单元总结进行单元总复习。女儿照着去做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女儿高一的**学期,我有一次去书店,按照老习惯想为她挑选几本教辅书。然而,我在书店码放高一学生教辅材料的地方转了几个来回,就是不知道买什么合适。离开中学课堂好些年,对高中教材已经陌生了。我看来看去,发现仅高一历史一科,就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必修2……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抬头向旁边看了看,发现一位年龄跟我相仿的女士正在翻看高一英语的教辅材料。心想她一定也是家长,便走上去搭讪,想问问她如何帮孩子选书。我还真问对了人。她是人大附中的一位英语老师,她问了问女儿的年级和所在的学校,就告诉我:“你不用买书,老师都会有安排的,需要的材料老师告诉了孩子,孩子自然会让你帮她买的。” 果然如那位老师所说,没过多长时间,女儿就拿回来一张书单,有课外阅读的书籍,也有教辅图书,让我帮她买,而且告诉我老师说了必须买。 从此,我过一段时间就照单买书,省去了为孩子选书的烦恼。 然而,女儿高三的时候,我们家还是出了点状况。以前从来不大过问女儿学习的先生突然来了劲头,他同时加入了几个QQ群,有高三学生家长群,也有近几年内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群,每天跟人家聊天。听到某个家长说哪种教辅书好,就赶紧买回来给女儿看,还在网上查了许多资料打印出来给女儿。他还特意买了两个书架,放在女儿*方便取放的地方,把他拿回来的那些资料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起初女儿还翻一翻,到后来,女儿看着爸爸给她的那些资料,情绪都受到了影响。 我先生认为女儿在学校学习之余,应该再补充些课外的东西。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他走入了一个误区。到了高三,教材上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孩子其实每天都在大量地浏览和练习课外的东西。 高三年级的老师都具有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他们能很好地把握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并对每个孩子进行适度的照顾。就算在一个普通班,高三的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安排。更不用说女儿所在的班级是他们学校文科的**实验班,教师队伍的配备非常棒。更何况,女儿每天只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都会做到很晚。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她应该休息一下,或者看看轻松点的休闲类书籍,而不应该再看爸爸给她的那些资料,当然,她也根本没有心思再去看。 之所以情绪受到影响,是因为女儿已经长大懂事了,她明白爸爸的用心,知道爸爸都是为她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有意顺从爸爸,会翻看一些���可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种行为鼓励了她爸爸。看到女儿愿意看自己买的资料,我先生开始源源不断地往回找资料了。女儿因为内心里并不想看这些东西,但又觉得这都是爸爸辛辛苦苦找来的,不看对不起爸爸,心里产生了内疚感。而且,爸爸拿回来的那些资料她都没有时间看,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感觉自己是不是效率太低或者学习不努力。在种种矛盾心情交织的情况下,女儿一度感觉压力特别大,也出现了焦虑烦躁的情绪。 后来,我先**现了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式,我也给女儿做了调整,她才又重新回到积极乐观的状态。 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为孩子做许多孩子并不需要的工作。实际上,我们这么做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对孩子来说却并非一定需要。就买教辅材料这件事,对于已经有了判断力的高中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介入太多,就算为他买,也要考虑到他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买。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孩子在备考的高压下,心理已经非常脆弱,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家长要相信学校和老师,也要相信孩子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随意购买或收集课外资料,给孩子添加负担。 ……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编辑推荐与评论:
在铺天盖地的家庭教育类图书中,这一定是不一样的那一本。
这是一本家长用心写给家长的书,没有居高临下的指点,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空话,有的只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妈妈发起的“厨房悄悄话”,爸爸建立的“流动小信箱”,还有“冲动的流星雨”和“独特的成人礼”……从每件小事中折射出来的教育智慧,更使我们动容、思考。妈妈“随意”散放的报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拥抱,父母深沉的爱转化成教养的智慧,书中每一处都盛放着可以共享的经验和反思。
一个人学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能爱父母、爱世界、爱自己。他谦逊、自信,你能相信他做成想做的事,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天下有多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奢望自己的孩子做得顶天立地的栋梁,*好事事抢先,样样过人,才心满意足。父母的欲望有多深,孩子便有多累,所谓成功不仅仅只是金榜提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作者介绍:
刘称莲
山西大学毕业,现居北京。曾任中学老师,现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
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养育自己的孩子。18年的实践,她培养了一位素质全面、成绩**的女儿,2011年高考,她的女儿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