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7年01月
ISBN:9787802192256
[十位:7802192250]
页数:402
定价:¥25.00
店铺售价:¥11.20
(为您节省:¥13.80)
店铺库存:3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348589&r=1738944081)
15969862975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3 18:44:51]
上海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2 17:54:16]
郑**
北京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8 11:06:16]
耿*
长春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7 18:35:09]
姚**
十堰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1-25 17:33:15]
张*
石家庄市
《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制度》内容提要: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加强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社区矫正应该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功能。社区矫正,也叫社区矫治,是将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继续监禁的罪犯放到社区内,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法定的期限内,矫正这些罪犯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在许多**已广为采用,成为非监禁刑的一种重要方式。
社区矫正有利于避免狱内罪犯之间恶习交叉感染,有利于避免罪犯与外界隔绝而产生的不适应社会变化的种种问题,有利于保持罪犯与家庭、亲朋的正常联系,有利缓解罪犯亲朋对政府的对立情绪,调动他们配合政府做好罪犯的改造工作。这些都可以*大程度地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打下基础。建立社区矫正制度是转变执政理念、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对我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的有益探索,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人权进步的重要体现。
《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制度》图书目录:
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代序)
**章 国外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发展
**节 国外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社区矫正制度
第三节 大陆法系**的社区矫正制度
第四节 国外社区矫正制度介评
第二章 中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节 中国试行社区矫正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
第二节 中国试行社区矫正制度改革的理论背景
第三节 中国试行社区矫正制度改革面临的若干困惑
第三章 中国实施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和可行
**节 我国实施社区矫正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中国实施社区矫正制度的可行性
第四章 中国实行社区矫正制度的意义和条件
**节 中国实行社区矫正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 中国实行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条件
第五章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矫治
**节 对一般犯罪人的分类人格分析与矫治对策
第二节 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治问题
第六章 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
**节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确定与接收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执行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考核与奖惩
第四节 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制度
第五节 矫正对象的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第六节 社区矫正的解除
第七章 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构建
**节 我国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第二节 构建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体系的思路
第八章 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与队伍建设
**节 我国现行法律对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的规定评析
第二节 社区矫正执行机构的科学设置
第三节 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第九章 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志愿者服务
**节 民间组织
第二节 志愿者
第三节 社区矫正过程中志愿者的功能
第四节 大力建设社区矫正事业志愿者力量
第十章 社区矫正对象的就业培训与救
**节 正确认识劳动与就业
第二节 劳动就业制度
第三节 职业技能培训
第四节 社会矫正对象的*低生活保障
第十一章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矫治
**节 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节 心理咨询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矫正对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要方法
……
第十二章 社区矫正措施
第十三章 社区矫正制度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主导
第十四章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危险控制
第十五章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保障问题
第十六章 中国社区矫正制度改革的立法完善
附录一:北京市朝阳区社区矫正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附录二:北京市朝阳区阳光社区矫正服务**概况
附录三:*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产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司发[2003]12号)
附录四: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
附录五: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北京市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工作和衔接规定(试行)
附录六:建议尽快颁行《社区矫正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