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9787811102772
[十位:7811102773]
页数:247
定价:¥25.00
店铺售价:¥22.00
(为您节省:¥3.00)
店铺库存:1
本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18179217950
店主推荐图书:
-
¥25.8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1 09:45:23]
王**
成都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21 08:30:56]
邹**
武汉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6 22:12:07]
苏*
福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5 19:57:21]
雪*
兰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4-12-15 16:54:02]
庞**
湛江市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内容提要:
甲午年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清廷正忙于筹备西太后60大寿庆典。此时,日本已进行全国总动员,磨刀霍霍,准备发动策划已久的侵华战争。西太后为欢庆生日,一心想制造祥和气氛,升平景象,不愿对日作战。1894年6至7月,李鸿章力图避战求和,寄望于列强调停,正是执行西太后维持和局的方针,直至8月,西太后才同意对日宣战。中日战争,清军惨败,日军侵人中国东北,清统治者惊惶失措,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弱国无外交。清廷战败求和,等于乞降,李鸿章在谈判桌上已完全失去讨价还价的资本,无任何回旋余地,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梁启超说:“今中国俗论家往往以数次和议为李鸿章罪……然苟易地以思,当夫乙未二三月、庚子八九月之交,使以论者处李鸿章之地位,则其所措置果能有以优胜于李乎?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图书目录:
前言
**章 开创中国近代军事工业
1.李鸿章与江南制造总局
2.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建立
3.扩建天津机器局
4.淮系人物创办或帮助建设的其他军火厂
第二章 创办轮船招商局
1.内江外海之利尽为列强所夺
2.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3.招商局成立初期的困难与李鸿章的对策
4.收购旗昌轮船公司资产引起的风波
5.帮助招商局走出困境
6.招商局陷入严重危机
7.李鸿章力挽狂澜与招商局转危为安
8.关于甲午战前招商局的评价问题
第三章 揭开中国自行建设铁路的序幕
1.西方列强觊觎中国铁路利权
2.李鸿章与吴淞铁路
3.有关修建铁路的**次大论战
4.在直隶从事铁路建设
5.支持刘铭传在台湾兴修铁路
6.第二次有关铁路建设的大论战
7.李鸿章主持修筑关东铁路
第四章 开创中国近代电报与邮政
1.列强图谋侵夺中国电报主权
2.李鸿章创办中国近代电报业
3.抵制外国侵夺电报利权与增设沪粤陆线
4.致力于京城与边疆的电报建设
5.李鸿章与中国近代邮政
第五章 兴办中国近代矿业与棉纺织业
……
第六章 维护民族工商业与尝试金融改革
第七章 领导淮军走上近代化道路
第八章 建立海军与反对英国控制中国海军的阴谋
第九章 引进西方科技与培养近代化建设人才
结束语
附录 主要征引文献目录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文章节选:
**章 开创中国近代军事工业
1.李鸿章与江南制造总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深感中国军事力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今后,中国要成功地抵御外侮,捍卫**独立和主权,必须自强,在他们看来,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之要,制器为先”。李鸿章指出:“西洋诸国以火器为长技,欲求制驭之方,必须尽其所长,方足夺其所恃。”基于这些认识,1861年,曾国藩首先在安庆成立“安庆内军械所”,仿制外洋船炮,成绩并不理想,他在同治元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日记中写道:“阅新制之坐劈山炮,不甚合式。”同治二年正月初八日的日记说:“至东城外,看丁道杰演炸炮,大小五炮,其弹在半空炸裂,不待落地而已开花矣。”“安庆内军械所”依靠中国技术人员华蘅芳和徐寿,曾制造一艘木质小轮船,该船蒸汽机是徐寿根据英国传教士合信(Hobson)著《博物新编》所述蒸汽机原理,结合其对外国轮船的观察仿制,曾国藩将此船定名为“黄鹄号”,经试航,“行驶迟钝,不甚得法”。
1863-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在江苏省设立三所小型军火厂,分别由丁日昌、韩殿甲与英人马格里管理。马格里主管的苏州洋炮局,雇有西方技术人员帮助制造军火武器。1863年11月,清廷解散阿思本舰队,李鸿章命马格里出面购进该舰队生产军火武器的机器设备,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虽早于上述三炮局,但因设备简陋,基本上仍为手工操作,并未获得预期效果,而李鸿章创建的这几所军火厂却能制造淮军所需西洋枪炮弹药,仅马格里领导的苏州炮局每周即能生产1500-2000发枪弹与炮弹,所制开花炮弹用于实战,“无远不中,无坚不摧”,对淮军战胜太平军起了重要作用。
……
《李鸿章与甲午战争前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作者介绍:
高鸿志,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1935年12月生,四川乐山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8年从北京大学调来安徽,先后在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世界现代史、中国近代史、中英关系史课程。曾任安徽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安徽省历史学会副会长。1990-1991年任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为该校学生讲授中国近代史、中外关系史课程。主要著译有:《英国与中国边疆危机,1637~1912》,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近代中英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主编《中国近代史》,黄山书社1989年出版;《1898-1903年美国对满洲的政策与门户开放主义》(译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中国通史》(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代表性论文有:《关于乍浦镇江之役的旗军》(《历史研究》1958年第6期);《孙中山致威尔逊的三封电函》(《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读孙中山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电的中译文》(《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