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ISBN:9787516816608
[十位:7516816604]
页数:--
定价:¥59.80
店铺售价:¥23.92
(为您节省:¥35.88)
店铺库存:1
本
![](/images/new1/loading1.gif)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本
* 如何购买
联系店主:
![](https://chat.youlu.net/online.aspx?memberid=132113&r=1739045124)
18179217950
店主推荐图书:
-
¥25.8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6 17:07:03]
小*
莆田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6 13:49:38]
王**
泉州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6 02:49:39]
郑**
曲靖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5 22:07:29]
魏**
重庆市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5-02-05 17:31:25]
宫**
潍坊市
《失控的藩镇:唐末群雄崛起与唐王朝的灭亡》图书目录:
失控的藩镇之一
岐山雪——李茂贞的崛起与关中秩序的失控
一 凤啼初声—从宋文通到李茂贞
二 凤翼初展—李茂贞的强藩之路
三 火凤燎原—从耀武阙下到火烧长安
四 凤翔龙潜—从控制朝政到劫持天子
五 凤翼初折—李茂贞霸业的半途夭折
六 凤落岐山—李茂贞霸业的结束
失控的藩镇之二
蜀道难——王建的崛起与剑南三川形势的失控
一 天子巡幸之处与宰相回翔之地
二 陈敬瑄入蜀与蜀地的动乱
三 “贼王八”的崛起之路
《失控的藩镇:唐末群雄崛起与唐王朝的灭亡》文章节选:
失控的藩镇之一
岐山雪——李茂贞的崛起与关中秩序的失控
一 凤啼初声—从宋文通到李茂贞
二 凤翼初展—李茂贞的强藩之路
三 火凤燎原—从耀武阙下到火烧长安
四 凤翔龙潜—从控制朝政到劫持天子
五 凤翼初折—李茂贞霸业的半途夭折
六 凤落岐山—李茂贞霸业的结束
失控的藩镇之二
蜀道难——王建的崛起与剑南三川形势的失控
一 天子巡幸之处与宰相回翔之地
二 陈敬瑄入蜀与蜀地的动乱
三 “贼王八”的崛起之路失控的藩镇之一<br />岐山雪——李茂贞的崛起与关中秩序的失控<br />一 凤啼初声—从宋文通到李茂贞<br />二 凤翼初展—李茂贞的强藩之路<br />三 火凤燎原—从耀武阙下到火烧长安<br />四 凤翔龙潜—从控制朝政到劫持天子<br />五 凤翼初折—李茂贞霸业的半途夭折<br />六 凤落岐山—李茂贞霸业的结束<br /><br />失控的藩镇之二<br />蜀道难——王建的崛起与剑南三川形势的失控<br />一 天子巡幸之处与宰相回翔之地 <br />二 陈敬瑄入蜀与蜀地的动乱<br />三 “贼王八”的崛起之路 <br />四 鏖战西川<br />五 吞并东川<br />六 从全取三川到闭门做天子<br /><br />失控的藩镇之三<br />江淮潮——杨行密的崛起与江淮形势的失控<br />一 落雕侍御<br />二 勤王之争<br />三 杨行密的崛起<br />四 高骈之死<br />五 江淮的新霸主<br />六 决战清口<br />七 平定三叛<br /><br />失控的藩镇之四<br />代北风——李克用的崛起与河东形势的失控<br />一 沙陀崛起之路<br />二 鏖战代北,避祸阴山<br />三 屡建奇功,雄踞河东<br />四 惊变上源驿<br />五 南征北战,受封晋王<br />六 兵败地失,英雄迟暮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人多爱盛唐之辉煌气象,对残唐五代却少有瞩目,但在中国历史上,残唐五代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革时代。旧的**政治在血雨腥风中渐渐解体,取代**地位的则往往是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小人物。用欧阳修在《新五代史• 十国世家》中的话来说就是:“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贩,衮冕峨巍。”
自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便陷入了漫长的衰落期,但朝廷仍可凭借道义优势、地缘优势和财赋优势压制藩镇,继续维持统治秩序,直至武宗时代,朝廷仍可动员天下藩镇讨平意图世袭挑战朝廷权威的昭义镇。如果没有黄巢之乱的话,唐王朝或许仍可凭借巨大的惯性继续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但历史没有假设,黄巢之乱本身就是朝廷渐渐丧失人心后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在庞勋之乱中便初露端倪,庞勋刚刚占据徐州,就出现了“愿效力献策者远近辐凑”的情况,兵变与民变开始结合。到*后,连士子也抛弃了唐王朝。朝廷虽开科举,但铨选之权却被权贵把持,众多寒门士子仕进的希望日趋破灭,他们从不满到绝望,*后发展至对朝廷的敌视,以至于许多人不惜投身于“盗贼”行列,也要改变这样的社会,“巢之起也,人士争而附之”,黄巢也是一名落第举子。更多的士子则投身藩镇,为节度使出谋划策,不断摇动着唐王朝的根基。 人多爱盛唐之辉煌气象,对残唐五代却少有瞩目,但在中国历史上,残唐五代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变革时代。旧的**政治在血雨腥风中渐渐解体,取代**地位的则往往是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小人物。用欧阳修在《新五代史• 十国世家》中的话来说就是:“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贩,衮冕峨巍。”<br /> 自安史之乱以来,唐王朝便陷入了漫长的衰落期,但朝廷仍可凭借道义优势、地缘优势和财赋优势压制藩镇,继续维持统治秩序,直至武宗时代,朝廷仍可动员天下藩镇讨平意图世袭挑战朝廷权威的昭义镇。如果没有黄巢之乱的话,唐王朝或许仍可凭借巨大的惯性继续维持很长一段时间。<br /> 但历史没有假设,黄巢之乱本身就是朝廷渐渐丧失人心后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在庞勋之乱中便初露端倪,庞勋刚刚占据徐州,就出现了“愿效力献策者远近辐凑”的情况,兵变与民变开始结合。到*后,连士子也抛弃了唐王朝。朝廷虽开科举,但铨选之权却被权贵把持,众多寒门士子仕进的希望日趋破灭,他们从不满到绝望,*后发展至对朝廷的敌视,以至于许多人不惜投身于“盗贼”行列,也要改变这样的社会,“巢之起也,人士争而附之”,黄巢也是一名落第举子。更多的士子则投身藩镇,为节度使出谋划策,不断摇动着唐王朝的根基。<br /> 黄巢的致命一击打碎了朝廷纸老虎的幻相,窥出朝廷虚弱的地方势力趁势而起,不断接管**政府退出后的权力,而朝廷则屡次三番处置失当,“天子救死不遑,大臣立身不固”,更加剧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后朝廷日渐孤立,并走向穷途末路。<br /> 如何叙述这段风云变幻的乱世,我曾经考虑过许多叙事结构,但*后还是决定从新兴藩镇的不断崛起写起,正如赵翼在论及“唐节度使之祸”时曾做出的评断:“迨至末年,天下尽分裂于方镇,而朱全忠遂以梁兵移唐祚矣。”安史之乱后,唐王朝正是以关中为基业、河东为屏障、江淮为财赋之渊、剑南为后路,才保障了百余年的稳定局面,而当这四个区域失去控制的时候,其灭亡便不可避免。<br /> 写作此书是个漫长的过程,本人才疏学浅,不免有许多疏漏谬误之处,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批评指正。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学界前辈的研究论述,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后,还要感谢指文图书的诸位编辑对该书能够出版做出的贡献。<br /> 是为序。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黄巢退出关中后,所部兵力仍然不少,他与蔡州秦宗权联兵攻打陈州,在城外连掘五道堑壕,以隔绝内外,同时大举进攻,因陈州刺史赵犨擅于守城,陈州久攻不下,黄巢遂在城北建立宫室及百官衙署,准备做长远打算,大有不拿下陈州誓不罢休之势,又派兵四处掠夺,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濮、徐、兖等数十州受到攻击。固守陈州的赵犨向邻镇求援,忠武节度使周岌、感化节度使时溥、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等人都派兵来援,但黄巢实力此时仍十分强大,三节度使交战后,发觉力不能支,遂向刚刚上任河东节度使不久的李克用求救。
中和四年二月,李克用率蕃、汉兵五万出天井关,大举南下,他*初准备借道河阳,但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害怕他意图吞并,遂一边称黄河上的大桥尚未修好,无法通过大军;一边又派兵屯驻于万善城,准备抗拒南下的河东军。李克用只得转道从陕郡、河中两地渡河向东。四月,李克用终于赶至陈州城下,与忠武、宣武、武宁、泰宁等镇兵马会合。此时,陈州城已被围困将近三百日。
黄巢听闻又是李克用带兵前来,大惊失色,连忙退兵至故阳里,陈州之围始解。五月,因天降大雨,黄巢大军的营盘尽被大水飘没,他只得向汴州方向转移,先破尉氏县,随后又命尚让以骁骑五千进逼大梁,但在繁台被朱全忠部下大将朱珍、庞师古两人击退。虽取得先胜,朱全忠自忖仅凭自己实力难以抵挡黄巢下一波进攻,急忙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接朱全忠军报后,从许州出发,一路尾随黄巢大军,乘其在中牟县北部的王满渡一带渡河渡到一半时,突然发起进攻,遂大破之,斩杀万余人。黄巢大溃而走,至封丘又被李克用追及,再次大败,只能向东逃窜。李克用不让黄巢有丝毫喘气机会,继续一路追击至胙城、匡城一带,黄巢拼命逃窜,部众纷纷出降,连幼子及其乘舆、器服、符印也被李克用夺走,*后只剩下千余人东奔兖州。
李克用此时亦是人困马乏,等追至冤句时,沙陀骑兵已经昼夜兼行两百余里,随身携带的干粮也吃光了,跟随左右的部下才数百骑。李克用见人疲马乏,只得下令退还汴州补充给养后再追击黄巢。
李克用来到汴州后扎营城外,宣武节度使朱全忠见李克用前来,再三邀请他入城。李克用推辞不得,便入城下榻在上源驿中。当天晚上,朱全忠大宴宾客,甚是殷勤,无论是酒菜、餐具,还是助兴的歌舞声乐都是上上之选。几杯酒下肚,李克用借着酒意说起了朱全忠当年跟随黄巢为寇的事情。这本是朱全忠的逆鳞,李克用却自恃功高、兵强马壮,对堂堂宣武节度使颇多轻慢刻薄之语,毫不在意朱全忠的脸色,朱全忠想要起身离去,却被李克用抓住了手,怎么也不放他走,仍然大谈破贼之事,炫耀功绩。朱全忠为人阴鸷,不禁恼羞成怒,当时便起了杀心。等到傍晚时分,李克用及左右均酩酊大醉,宴席这才散去。朱全忠刚出驿站,窥出朱全忠心思的宣武军将领杨彦洪便上前称李克用可杀。朱全忠也不犹疑,当即与其商量如何行事,随后调来马车排列为栅,堵塞道路,又调集兵马杀向上源驿。
《失控的藩镇:唐末群雄崛起与唐王朝的灭亡》编辑推荐与评论: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是怎样使大唐王朝走向终结的?本书史料丰富,叙事与议论清晰有序,详细讲述了关中、剑南、河东、江淮四大强藩不断武力打断朝廷中兴、使朝廷失去了对各地区的控制,财源逐步枯竭,退路被断绝,*终促成了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形成的经过,值得珍藏和阅读。 
《失控的藩镇:唐末群雄崛起与唐王朝的灭亡》作者介绍:
不朽如梦:文史爱好者,擅长中外军政历史文章的写作,曾参与《秘密战三千年》《战争事典》《透过镜头看历史》等图书的写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