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购物车   | 店铺购物车  
店铺平均得分:-- 分,再接再厉!!!【查看全部评价】
评分 40分 50分 60分 70分 80分 90分 100分
数量 -- -- -- -- -- -- --
本店铺共有 0 笔投诉记录,投诉率 0% ,低于平均投诉率 1% 【查看详细】
投诉类型
数量
比例
店主称呼:文人雅士   联系方式: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10821231 010-80824600    地址:北京 北京市 通州区 梨园镇孙王场23号2-2022
促销广告:足不出朔州,视野遍全球
图书分类
店铺介绍
北京文人雅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营各类图书,主要涉及文学历史、诗歌散文、学术成果、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地理、文化教育等。书店本着“以满意读者”的宗旨,热诚为每个有需要的读者提供周到服务。书店的口号“读者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回报。”
交易帮助
第一步:选择图书放入购物车。
第二步:结算、填写收货地址。
第三步:担保付款或银行汇款。
第四步:卖家发货。
第五步:确认收货、评价。
作/译者:金勇 李烨辉 出版社:
外国语言传播 : 理论与实践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ISBN:9787504378019 [十位:7504378011]
页数:484      
定价:¥70.00
店铺售价:¥50.00  十成新  (为您节省:¥20.00
店铺库存:100
注:您当前是在入驻店铺购买,非有路网直接销售。
正在处理购买信息,请稍候……
我要买: * 如何购买
** 关于库存、售价、配送费等具体信息建议直接联系店主咨询。
联系店主:购买咨询请联系我  13810821231 010-80824600
本店已缴纳保证金,请放心购买!【如何赔付?】
买家对店铺的满意度评价:查看更多>>
评分
评价内容
评论人
订单图书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1-27 09:26:51]
    陈**
    上饶市
    时间的眼泪 ¥32.5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10-10 15:33:06]
    陈**
    上饶市
    时间的眼泪 ¥32.5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20-05-22 18:26:02]
    陈**
    上饶市
    时间的眼泪 ¥32.50
  • 100分
    满分
    确认收货后30天未评价,系统默认好评!
    [2019-08-10 11:46:03]
    23天后追加:没收到!
    王****
    北京市
    时间的眼泪 ¥32.50
《外国语言传播 : 理论与实践》内容提要:
本论文集收集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多位老师50余篇业务论文,主要是关于学术前沿思考、课堂教学实践、语言传播战略,也有部分文章旨在研究技术维护保障。作为中国知名的传媒高校,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团队,坚持外国语言为基础、新闻传播为特色、国际关系为**,论文反映了学院整体研究思路与教学模式,这对进一步提升传媒类高校的外国语言教学效果、凸显传媒底色底蕴,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梳理与展现。就研究领域而言,论文涉及到英语教学、非通用语研究、影视译制、跨文化传播。就涉及议题而言,大部分文章着眼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提升,可谓课堂教学的集萃;相当一部分文章涉及国际传播策略、语言传播定位,亦为前沿话题的探讨。因此,论文集既是一个成果展示,更是**未来语言传播与文化定位的生动体现。
《外国语言传播 : 理论与实践》图书目录:
学术前沿
影视译制研究与教学  麻争旗 003
论非母语对外传播的业务特点(一)  林海春 015
论非母语对外传播的业务特点(二)  林海春 025

教学研究
数字媒体与传统课堂的“啮合”  程巍 037
试论英语语音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丁硕瑞 045
浅析《日语精读》课堂教学中写作习惯的培养  段然 051
俄语语法练习材料的选取问题  凡保轩 060
案例式教学在《朝鲜语精读1》课堂中的应用  范柳 064
意大利语专业影视翻译教学研究  付卓 073
翻转课堂在“美国历史与文化”课上的应用研究  付京香 082
非通用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  龚颖元 089
英语教学中“思辨力”培养的困惑及出路  洪丽 094
英语学术写作课教法探要  侯福莉 101
“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传播与国际关系教学模式创新  金勇 110
角色扮演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侯红霞 117
探索大学英语教学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  姜薇 123
浅谈在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李阳 130
“一带一路”倡议下普什图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李媛 137
浅析斯瓦希里语精读课堂的互动式教学  李坤若楠 车子龙 张潇予 143
基于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尼泊尔语翻译教学改革与实践  林薇 148
语言美学观照下的语篇教学  刘颖 154
写长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减轻英语学习者写作焦虑效果的研究  陆香 161
中国高校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建设改革探析  张润利 171
思辨能力培养与英语专业新闻类阅读教材的构建  孟兰娟 178
以读写结合培养英语思维:外显——隐蔽二元课程论视角  任明 1 87
社交媒体与高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  尚京华 197
大学英语演讲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唐惠润 203
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童之侠 211
“*近发展区”、“教学支架”和学习维度  汪涛 219
输入输出理论视阈下的英语新闻听力教学策略探究  王晨燕 225
浅析马来语翻译与文学选读课程融合式教学改革  王荷蓬 232
对日语专业基础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王俊英 239
日语泛读课教学法初探  王玉霞 246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法语教学模式研究  徐海燕 253
法语歌曲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尹明明 259
对孟加拉语文学选读课的教学思考与改进  于秋阳 266
真实视频语料在法语精读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张戈 275
前景化微观语用文体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张婷 284
德语口泽教学中的“实战”训练  张世佶 294
基于学生为**的《国际新闻理论》课程教学改进模式  金勇 299
韩国语**阅读课堂教学初探  郑梅 305

专业思考
实验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探讨
  郭东明 王学军 石喜富 骆舒 315
《中印文化影视创作》团队建设、意识和协作增强评估研究 车子龙 李坤若楠 巢巍 321
加拿大联邦政府解决魁北克问题的方式及其效果  郭东明 王学军 石喜富 骆舒 330
试论“可理解性输入”和“有意注意”对中国少数民族英语学习者的重要性  孔倩 337
ESP教材的专业词汇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何梦珂 严玲 344
高校公共选修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规范  黄美华 355
论中俄民族文化差异与中俄成语翻译的互动  刘秀文 361
论大学生英语修辞素养的培养  陆香 370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集团采购研究  骆舒 377
智能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石喜富 王学军 郭东明 骆舒 384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的维护与科学管理  石喜富 王学军 391
人脸识别技术现状与发展在语言实验室中的应用  王学军 石喜富 郭东明 400
高校外语教学与“互联网 ”模式探析  徐滋 410
多元语境下俄语媒体语篇研究现状和趋势  徐洪征 416
China Daily、CNN和BBC突发事件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欧梨成 严玲 427
法国TF1电视台媒介品牌树立路径研究 尹明明 436
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孟加拉语专业人才培养  于秋阳 446
教学如何促进知识与心智的合一  庄琦春 456
浅析影视剧翻译的创作手段  彭鹏 曾湘琴 460
《外国语言传播 : 理论与实践》文章节选:
影视译制研究与教学
麻争旗
【摘要】本文以影视剧语言为译制对象,构建了文化身份、文学本体、语言艺术三位一体的译制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从译制产业研究、配音艺术研究以及影视翻译研究三个角度阐述了译制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在明确学科体系为多元交叉性的前提下,中国传媒大学依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译制课程设置,突出了学科意识、创新意识和互动意识。
【关键词】译制研究;理论框架;译制成果;课程设置
译制是语言转换的艺术,是影视剧作品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如果把译制活动视为对影视剧成品的艺术加工,那么,译制生产就是对影视剧原作的再生产;如果把经过再生产的作品视为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的艺术品,那么,译制就是以语言转换为主要创作手段的文化产业。那么,关于译制的理论研究应当以怎样的框架为蓝图?如何建构学科体系?如何进一步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一、理论框架:三位一体
本文认为,译制的对象是影视剧的语言,所以,译制从媒介上属于影视文化的范畴,文本上具有“剧”的文学特征,艺术上则表现为语言转换的品质。
文化身份
按照文化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的文化包含着多个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又可分为不同的子系统。我国的影视文化就是一个多元统一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至少包含本土系统、引进系统和输出系统三个子系统,而译制文化由于直接关系到引进和输出两大系统,所以在整个**影视文化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实,在本土文化系统巾,民族语译制对于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影视文化互动同样扮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我国的译制工作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在新的时代也发挥着多重文化功能。在引进系统,译制必须把好语言关、文化关、艺术关,用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转化两方文化的有益成分,抵制两方文化的渗透;在民族交流系统,译制发挥巩同边疆、推动民族地区进步、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在对外输…系统,译制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宣传效果,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手段。新的时期如何发展译制产业成为一个关系到**文化**的重大课题。由此看出译制研究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学本体
译制的对象是语言,泽制研究的关键是抓住语言文本的本体特征。然而,国内不少相关研究却没有揭示“文本”的本体。比如具有相当影响的“影视翻译说”,虽然抓住了“影视”的视听特征,但忽视了“剧”的文学属性,结果使认识无法深入;而另一种同样具有影响力的“字幕翻译说”,则是偏重于技术层面,忽视了字幕作为语言的技术方式其背后要表达的内容,结果使认识偏离了文本的基本属性。本文的主张是,影视剧的本体是“剧”,其语言的基本属性取决于“影视”和“剧”的双重性。
影视剧反映的是生活,其话语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多彩的,话语也必然是多样的,这就是社会性。影视剧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所以,剧作的语言首先必须为大众认同和接受,这就是大众性。剧中的对白是情景会话,是受多重语境制约的,这就是语境性。影视剧是演剧的艺术,对白不同于平常的话语,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有声表演,具有视听审美的特征,这就是戏剧性。
认识这些基本特征是研究影视剧翻译的起点,因为这些特征决定了影视剧对话翻译也必须具有同样的特征,也就是大众性(可以理解为“百姓话语”)、社会性(可以理解为“多样人生”)、语境性(可以理解为“语境制约”)、戏剧性(可以理解为“艺术审美”)。
这几个特征可以概括为译者所遵循的原则,即生活化(像生活那样真实)、性格化(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口型化(口型节奏对应)。按照这些原则,译者*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使译文流畅连贯、更符合主题、更接近人物,怎样翻译才能使观众听得明白、听得白然、听得带劲,哪个说法能让观众不仅听出“话里的那个事儿”,而且听出“说话的那个味儿”。
影视剧翻译的任务是语言转换,但是,语言的差异性和语境的制约性给翻译的语言转换设置了重重障碍,如何跨越这些障碍以实现其目标是影视剧翻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语言艺术
译制要加工的对象是作品中的人物对白,而人物对白跟动作、音乐、音响等其他要素一样是原作中的重要艺术要素。配音的方式是完全性的置换,就是把原语撤下来,植入一套新的系统。很显然,这里的难度就在于这套新的系统要跟其他没有被置换的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得不漏任何马脚),这就是译制的魅力。
电影译制专家陈叙一根据40年的创作经验,对译制片创作艺术做了高度概括:“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传神’。”这句名言是对译制片创作者们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它揭示了译制艺术创造屏幕魅力的关键所在。
配音脚本是泽制艺术创作的起点和基础,配音活动其实就是给外国人的嘴“装”巾国话。译制脚本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决定配音的内容,即说什么。好的配音脚本的语言应该是生动的、有意思的、耐人寻味的,是跟作品相吻合的。概括地说,好的配音对白应该贴近生活、贴近作品、贴近剧情,或曰“三贴近”,也就是让人觉得像日常生活那样自然,觉得跟作品的风格一致,觉得有“戏”的味道。对脚本翻译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采取一定的手段,那就是生活化、风格化和戏剧化。
总之,明确译制的文化身份、理解译制的文学本体、研究译制的语言艺术,这三个板块有机地贯通起来,就构成了译制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外国语言传播 : 理论与实践》编辑推荐与评论:
影视译制研究与教学
麻争旗
【摘要】本文以影视剧语言为译制对象,构建了文化身份、文学本体、语言艺术三位一体的译制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从译制产业研究、配音艺术研究以及影视翻译研究三个角度阐述了译制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在明确学科体系为多元交叉性的前提下,中国传媒大学依据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办学理念,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译制课程设置,突出了学科意识、创新意识和互动意识。
【关键词】译制研究;理论框架;译制成果;课程设置
译制是语言转换的艺术,是影视剧作品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如果把译制活动视为对影视剧成品的艺术加工,那么,译制生产就是对影视剧原作的再生产;如果把经过再生产的作品视为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的艺术品,那么,译制就是以语言转换为主要创作手段的文化产业。那么,关于译制的理论研究应当以怎样的框架为蓝图?如何建构学科体系?如何进一步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一、理论框架:三位一体
本文认为,译制的对象是影视剧的语言,所以,译制从媒介上属于影视文化的范畴,文本上具有“剧”的文学特征,艺术上则表现为语言转换的品质。
文化身份
按照文化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的文化包含着多个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又可分为不同的子系统。我国的影视文化就是一个多元统一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至少包含本土系统、引进系统和输出系统三个子系统,而译制文化由于直接关系到引进和输出两大系统,所以在整个**影视文化系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实,在本土文化系统巾,民族语译制对于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影视文化互动同样扮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我国的译制工作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在新的时代也发挥着多重文化功能。在引进系统,译制必须把好语言关、文化关、艺术关,用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转化两方文化的有益成分,抵制两方文化的渗透;在民族交流系统,译制发挥巩同边疆、推动民族地区进步、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在对外输…系统,译制有助于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宣传效果,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手段。新的时期如何发展译制产业成为一个关系到**文化**的重大课题。由此看出译制研究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学本体
译制的对象是语言,泽制研究的关键是抓住语言文本的本体特征。然而,国内不少相关研究却没有揭示“文本”的本体。比如具有相当影响的“影视翻译说”,虽然抓住了“影视”的视听特征,但忽视了“剧”的文学属性,结果使认识无法深入;而另一种同样具有影响力的“字幕翻译说”,则是偏重于技术层面,忽视了字幕作为语言的技术方式其背后要表达的内容,结果使认识偏离了文本的基本属性。本文的主张是,影视剧的本体是“剧”,其语言的基本属性取决于“影视”和“剧”的双重性。
影视剧反映的是生活,其话语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多彩的,话语也必然是多样的,这就是社会性。影视剧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所以,剧作的语言首先必须为大众认同和接受,这就是大众性。剧中的对白是情景会话,是受多重语境制约的,这就是语境性。影视剧是演剧的艺术,对白不同于平常的话语,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有声表演,具有视听审美的特征,这就是戏剧性。
认识这些基本特征是研究影视剧翻译的起点,因为这些特征决定了影视剧对话翻译也必须具有同样的特征,也就是大众性(可以理解为“百姓话语”)、社会性(可以理解为“多样人生”)、语境性(可以理解为“语境制约”)、戏剧性(可以理解为“艺术审美”)。
这几个特征可以概括为译者所遵循的原则,即生活化(像生活那样真实)、性格化(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口型化(口型节奏对应)。按照这些原则,译者*关心的问题是如何使译文流畅连贯、更符合主题、更接近人物,怎样翻译才能使观众听得明白、听得白然、听得带劲,哪个说法能让观众不仅听出“话里的那个事儿”,而且听出“说话的那个味儿”。
影视剧翻译的任务是语言转换,但是,语言的差异性和语境的制约性给翻译的语言转换设置了重重障碍,如何跨越这些障碍以实现其目标是影视剧翻译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语言艺术
译制要加工的对象是作品中的人物对白,而人物对白跟动作、音乐、音响等其他要素一样是原作中的重要艺术要素。配音的方式是完全性的置换,就是把原语撤下来,植入一套新的系统。很显然,这里的难度就在于这套新的系统要跟其他没有被置换的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自然得不漏任何马脚),这就是译制的魅力。
电影译制专家陈叙一根据40年的创作经验,对译制片创作艺术做了高度概括:“剧本翻译要‘有味’,演员配音要‘传神’。”这句名言是对译制片创作者们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它揭示了译制艺术创造屏幕魅力的关键所在。
配音脚本是泽制艺术创作的起点和基础,配音活动其实就是给外国人的嘴“装”巾国话。译制脚本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决定配音的内容,即说什么。好的配音脚本的语言应该是生动的、有意思的、耐人寻味的,是跟作品相吻合的。概括地说,好的配音对白应该贴近生活、贴近作品、贴近剧情,或曰“三贴近”,也就是让人觉得像日常生活那样自然,觉得跟作品的风格一致,觉得有“戏”的味道。对脚本翻译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采取一定的手段,那就是生活化、风格化和戏剧化。
总之,明确译制的文化身份、理解译制的文学本体、研究译制的语言艺术,这三个板块有机地贯通起来,就构成了译制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外国语言传播 : 理论与实践》作者介绍:
金勇,副教授、博士后,中共党员,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专业硕士生导师。曾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传媒》和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编著5部。研究领域为国际新闻报道、国际传播、对外传播、两岸关系。
李烨辉,教授,中共党员,国际新闻学专业博士,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传播学专业媒介与女性方向硕士生导师。曾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方面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现代传播》《传媒》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