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应用型大学相关专业编写的。编写本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那些对理论力学的难度要求不高,但对理论力学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且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的要求,更好地适应这些专业的素质教育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 编写本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更注重基本概念,而不追求冗长的理论推导与繁琐���数字运算。 理论力学与很多领域的工程问题密切相关。理论力学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概念。这对于他们向其他学科或其他工程领域扩展是很有利的。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难度有所下降,工程概念有所加强,引入了一些涉及广泛领域的工程实例、例题和习题。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基本的知识,我们在概念、原理的叙述方面作了一些改进,做法之一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与讨论;做法之二是安排了较多的例题分析,而且在大部分例题的*后,都安排了“本例讨论”。我们相信这将有助于读者提高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掌握。 本书内容的选取以教育部颁布的“理论力学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删除了与大学物理重叠的内容,同时注意与“材料力学”课程相关内容的贯通和融合。因而,与现行同类教材相比,本书的篇幅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全书分为工程静力学基础、工程运动学基础和工程动力学基础3篇共13章。工程静力学基础篇包括:受力分析概述、力系的等效与简化和静力学平衡问题等3章;工程运动学基础篇包括:运动分析基础、点的复合运动分析和刚体的平面运动分析等3章;工程动力学基础篇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及其应用、动量矩定理及其应用、动能定理及其应用、达朗贝尔原理及其应用、虚位移原理及其应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等7章。其中第13章“动力学普遍方程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基础”为选学内容。 根据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必修部分(前12章)所需教学时数约为48~64;选学部分(第13章)所需教学时数约为4~6。这样的教学时数与目前大部分院校的理论力学教学时数大体接近。 作者 2004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