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年(754)进士,建中初,以诗受知德宗,以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韩翃与钱起、卢纶等人号“大历十才子”。为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野珍之。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章台柳
章台柳1,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注释】
1 章台:是汉代长安一条热闹的街道,道旁遍植柳树,因后世多以柳喻倡,章台遂用以指倡家聚居之地。章台柳喻指词人爱姬柳氏。
2 依依:茂盛的样子。
【赏析】
柳氏本是长安倡女,为韩翃友李生的爱姬,艳绝一时,善讴咏,慕翃之才。李生在饮酒时将柳氏赠之。后翃登第,归家省亲,留柳氏于长安。天宝末年,安禄山叛乱,长安陷落,柳氏惧辱,削发毁形,寄居尼庵。长安收复后,韩翃遣人寻访柳氏,携去一囊金,并题词《章台柳》。柳氏读此词后,捧金呜咽,回报以《杨柳枝》词。
此词*大特点是以物喻人,语义双关。从语气来看,当是作者在安史乱定之后回京,重见章台柳,睹物生情时引发的感慨。开头用两个叠句“章台柳,章台柳”韵味深长,表达他日思夜想的怀恋之情。接着以“往”、“今”二字领起下文。“往日依依”既状柳条随风飘动之态,化用《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意,同时又暗指与柳氏初见及分手时恋恋不舍的情状。“今在否”三字明知故问,语含关切。既表现了社会动荡的现实,又表达了无限的惦念和担忧。以下二句即由此想象久别后的处境。以柳的被人攀折暗指柳氏已属他人。整首词亦物亦人,若即若离,其感情是曲折复杂的。
柳氏
柳氏,生卒年不详,名字不详,据许尧佐《柳氏传》、孟荣《本事诗》记述,原为李生爱姬,后归韩翃。
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拆!
【赏析】
据许尧佐《柳氏传》,柳氏在安史之乱中陷于长安,韩翃于长安收复后,遣人寻访柳氏下落,携去一袋碎金及所写《章台柳》词,柳氏捧金呜咽,并以此词作答。韩作以柳为喻,故此词也以柳自况,均巧合姓氏。
���二句写柳枝轻盈,正逢花草繁盛的好时节。词句虽未着色,却已令人有青翠可爱之感。这里蕴涵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恋。但春风中的柳条却年年被人用来赠别,其不断被人攀折之苦,自不堪言。“所恨”两字倾注了作者的全部感情,其中包含自己在安史之乱中遭受到的种种痛苦及难言的磨难。因此这种“恨”又远非一般的离恨别怨**。
“一叶”句,在风刀霜剑的相逼下,秋柳凋零。而世事动荡亦似忽报秋,如今自己憔悴难当。“纵使”、“岂堪”语后百转柔肠之痛,呜咽哽咽之悲应是情溢纸外了。这首词写尽了相隔天涯情侣之喜怒哀乐、恨怨情愁。所以钟惺《名媛诗归》说此词“直激痛楚,绝不宛曲,可想其胸怀郁愤”。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一说彭城)人,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5)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王伾领导的永贞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被召还,因诗获罪,再度遭贬,先后出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宾客。长期的外放生活,使他得以深入民间,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营养,创造过不少“新词”,对后代诗词创作有较大影响。有《刘梦得文集》存世。
忆江南
春去也!多谢洛城1人。弱柳从风疑举袂2,丛兰裛3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噘4。
注释
1 洛城:即洛阳城,今洛阳市。
2 袂:衣袖。
3 裛:通“浥”,沾湿。
4 嚬:同“颦”,皱眉。
【赏析】
刘禹锡是一位在诗、文、词诸方面均别开生面的大家。此词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词作于开成三年(838),时作者正在病中。
此词的前两句写春去时对洛城人的含情惜别。“去也”两字感情色彩极浓,包含着不忍去、不愿去,又不得不去的衷曲。“弱柳”、“丛兰”两句将柳、兰拟人化:弱柳依依,兰花洒泪,似也在为春之将去而惆怅;末句以“独坐亦含嚬”作结,抒情效果因之大大增强。“独”字写出了抒情主人公非常寂寞惆怅的心情,从“亦”字可以想象到主人公坐卧不安的情态,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之中,唯有借“独坐”以自持性情,但“独坐”既久,仍不免蹙眉,为愁绪所包围,由此可见愁绪缠绵深长。
从艺术上说,全词以“独坐”运思,凭虚构象,赋予无情的春天以丰富的感情,把抒情主人公的主观与客观、心声与天籁,融成一片,境界妍丽而又浑成,构思新巧而又合乎自然。俞陛云先生《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对此评价甚高:“作伤春词者,多从送春人着想。此独言春将去而恋人:柳飘离袂,兰裛啼痕。写春之多情,别饶风趣,春犹如此,人何以堪!”清人况周颐推为“风流高格调”,并谓其“流丽之笔,下开宋人张子野、秦少游一派”(《蕙风词话》)。
潇湘神1
斑竹2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3欲听瑶瑟怨4,潇湘5深夜月明时。
【注释】
1潇湘神:相传舜帝之妃溺死于湘水,成为湘水之神,称湘灵或湘妃。《潇湘神》原为湖南一带祭祀湘妃的神曲。刘禹锡借以填词,因而成为词牌名。单调,二十七字,平韵,**句例用叠句。
2 斑竹:又名湘妃竹、泪竹。《烈女传》、《博物志》等书记载:帝舜南巡,死于苍梧。其二妃娥皇、女英赶至湘江边,哭泣甚哀,泪洒竹干,遂成斑纹。
3 楚客:《楚辞·远游》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之句,汉王逸以为屈原所作,因而唐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有“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之句。”楚客”一词本指屈原,进而泛指被放逐或贬谪江湘一带的文人。此处,词人以楚客自指。
4 瑶瑟怨:指湘灵鼓瑟抒发的哀怨心情。
5 潇湘:是潇水和湘水的合称。
【赏析】
《潇湘神》调始创于刘禹锡,词咏湘妃故事,正是调名本意。
此词作于刘禹锡被贬官江湘之间的朗州期间,开头两句,用重叠句开门见山地写斑竹枝,以加强全词哀怨气氛,写出了心中无限低回曲折的叹息。由于作者深深地被斑竹的特征和传说所感动,所以他感到每一个斑痕都包含着深意,“点点”两字极写泪痕多与深。惟其多,才知湘妃之情多;惟其深,才见湘妃之怨深。情多,故相思绵绵不绝;怨深,故悲韵世世相传。至此,作者笔下的株株斑竹,已不是单纯的景物,而俨然成了一种永生不死的多情精灵的象喻了。“楚客”二句颇富蕴涵,因作者政治失意,谪居楚地,故以“楚客”自称。并借潇湘的琴音来抒发哀怨之情。“瑶瑟怨”是说湘妃演奏的瑟曲韵悲调苦,特别动人。在这静谧的湘江月夜,作者那种因忠信而见弃的怨愤和在极度苦闷中所产生的无穷惆怅,同传说中湘妃的瑟声梦幻般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
这首词写景比较细致,而且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比如“泪痕点点寄相思”,不说斑竹枝上长有斑纹,而是说这些斑纹都是“泪痕”,而且每个斑纹都寄托着相思之情,实际是融情于景。再比如“楚客”二句,写潇湘月夜的凄凉景色,也寄托了作者的哀怨之情,使人读之,倍增凄怨之感。
自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及第,累官至刑部尚书。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重。著有《白氏长庆集》,词存二十余首。
花非花
花非花1,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1 花非花:后人根据此词句法为词牌。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赏折】
《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词。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这首词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
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义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昼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感叹。“来如”句言会短,“去似”句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含蓄而富于诗意。
语义双关,富有滕胧美是这首小词的*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缥缈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练,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词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忆江南二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忆3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4,郡亭5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注释】
1 谙:熟知。
2 绿如蓝:蓝,本为一种可以提炼青绿颜料的植物,引申为各种颜料,这里指绿色。如,胜过,超过。绿如蓝,指江水之绿胜过绿色颜料。
3 *忆:*值得回忆。
4 桂子:桂花。
5 郡亭:指杭州郡守官署内的虚白亭。
【赏折】
江南地区素以山川灵秀著称,自古以来不知引发多少骚人墨客礼赞讴歌,白居易的《忆江南))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人们永恒的喜爱。
白居易年轻时曾漫游江南一带,并于长庆二年(822)和宝历元年(825)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风光,繁华市井,在他的脑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直到他晚年退居洛阳时,江南的景物依然令他魂牵梦绕。开成三年(838),作者时年六十七岁,仍以满怀激情挥毫写下了这组以“忆”为内容的小令,原作三首,这里选录两首。
**首泛写江南的春景。为在极有限的文字里写出江南春色之美,词人敏锐地捕捉住“江”景为描写**。起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好似平铺直叙。但细细品味,作者用无可置疑的口吻赞美江南景物,口气是那样斩钉截铁,一个“好”字,将江南之美概括殆尽。而“旧曾谙”则紧扣题旨,切“忆”字,表明词中所写景物为作者往日所亲眼目睹,至今犹刻印脑际,熟悉无比。接着由情入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作者用浓淡相宜的彩墨,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江南春景图。词中以火喻红花,以蓝喻碧水,使景物显得生机勃勃,而一个“胜”字,更把鲜花鲜艳夺目、栩栩生辉的风姿写活了。这首词意境之阔大,笔墨之简洁,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江南的景色令人心醉,如今想起来犹历历在目,然而它毕竟成为过去,现在自己闲居北国,却不能割断对江南的思念之情。于是,结尾“能不忆江南”就显得顺理成章。刘熙载说:“收句非绕回即宕开,其妙在言虽止而意无穷。”(《艺概》)此词结尾即取“绕回”之法,用“忆”字贯穿全词,做到首尾呼应,具有“言虽止而意无穷”的效果。
第二首专写杭州。“*忆是杭州”,表明杭州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接着,作者选择两个深萦脑际且富有审美意义的场面加以描绘:“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作者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往昔的日子,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在朦胧的月色底下,夜游山寺,满怀希望能够拾到月华下掉落的桂子。《西湖游览志》记载一段神话传说:“唐天宝中,秋月甚朗,降灵实于兹山(指月桂峰),状若珠玑,璀璨夺目,有异人识之,因日:‘此月中桂子也。”唐代诗人宋之问(《灵隐寺》诗就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句,可知这一传说流传已久。由于作者将现实生活与神话传说糅杂在一起,不但创造了优美的诗境,且令读者产生神奇的遐想。
“郡亭”句则描写自然界的另一奇观——钱塘江潮。农历八月仲秋前后,钱塘江潮水汹涌澎湃,犹如山重峰叠倾涌而来,那蔚为壮观的场面惊心动魄。作者对当年观潮情景记忆犹新。然而作者却不去正面刻画,而是将镜头对准观潮之人——作者自己。当时作者独自一人躺在郡亭里,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大自然的奇观。据记载,当时杭州官衙内筑有虚白、因岩、碧波诸亭,作者《郡亭》诗有“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之句,可见郡亭观潮确是作者的生活写照。
长相思
汴水1流,泗水2流,流到瓜洲3古渡头,吴山4点点愁。思悠悠5,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1 汴水:古河名,发源于河南,流经开封,东至徐州转入泗水。
2 泗水:古河名,发源于山东,南流至江苏淮阴,注入淮河。
3 瓜洲:地名,今扬州市南面。
4 吴山:泛指江南一带的群山。
5 悠悠:深长,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词是写汴梁一位妇女对良人的思念的。词的上片写景,即写山和水。汴水经过汴梁,所以说“汴水流”,汴水至徐州与泗水相汇,所以又说“泗水流”,泗水南流汇入淮河再与运河相通,至瓜洲汇入长江,所以说“流到瓜洲古渡头”。这三句表面上是写水流之长,实际上隐喻汴梁这位妇女的离愁无限,真是“流水无尽似侬愁”,以水之长喻愁之长,想象具体。
……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少年时以神童召试,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喜奖掖后进。词风承袭五代,受南唐冯延巳影响较深。晏殊词多为佳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有着浓厚的雍容华贵的气派,况周颐《蕙风词话》将其词比作牡丹花。但其词不铺金缀玉而清雅婉丽,音韵和谐。有《珠玉词》,存词一百三十余首。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1。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
【注释】 1 “去年”句:语本唐人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2 香径:落花飘香的小路。
【赏析】 读晏殊词,首先应注意的是,其*具魅力的地方就是他对渐变的敏锐感悟与精细描绘,如本词所写,原是宋词中*常见的伤春、惜春情绪,可在晏殊笔下,却写得那么精细,那么耐人寻味。 词的上片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咏叹,将怀旧之感、伤今之情与惜时之意交织在一起。起句所展示的是“对酒当歌”的情景,似乎词人十分醉心于宴饮吟咏之乐。然而在词人的记忆中,*难忘怀的却是去年的那次歌宴。“去年天气”句,点出眼前的阳春烟景既与去年无异,而词人置身的亭台也恰好是昔日饮酒听歌的场所。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夕阳西下”句,不仅是惋惜时光的匆匆流逝,同时也是慨叹昔日与伊人同乐的情景已一去不返。细品“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纤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二句,属对工切,声韵和谐,寓意深婉,一向称为名对。上句对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下句对巢燕的归来兴怀旧之感。人间生死,同花开花落一样,不由自主,所以说“无何奈何”。旧地重游,前尘影事,若幻若真,所以说“似曾相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惆怅的人生感触。 此词情语与景语交融,实写与虚写结合,“触目生情,笔致妩媚”(陈廷焯评),全词笼罩着轻烟般的惆怅与感伤,其低回婉转之意,令人回味无穷。
王观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高邮(今属江苏省)人。仁宗嘉二年(1057)进士,曾任大理寺丞、知江都县,官至翰林学士。因奉诏作《清平乐》词,触怒高太后被罢职,自号“逐客”。其词风接近柳永,词集名《冠柳集》,已佚,今存词十六首。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3。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4。
【注释】 1 词题一作《别意》。鲍浩然,作者友人,生平不详。之,往。浙东,宋代行政区划浙江东路的简称,即今浙江东南部。 2 “水是”两句:以女子的眉眼比拟秀丽的山水。 3 “眉眼”句:指代江南山水秀丽之地。盈盈,美好的样子。 4 和春住:与春天住在一起。
【赏析】 王观的作品,风趣而近于俚俗,时有奇想。王灼说他“新丽处与轻狂处皆是惊人”(《碧鸡漫志》)。这首《卜算子》,俏皮话说得新鲜,毫不落俗,颇受选家的注意。它是一首送别词。 友人鲍浩然大抵是浙东人,同王观的交情似乎不很深。这次分别,是鲍浩然从客途返家。这类事情极为寻常,而王观却运用风趣的笔墨,把寻常的生活来个“化腐朽为神奇”,设想了一套不落俗的构思:先从游子归家这件事想开去,想到��友的妻妾一定是日夜盼着丈夫归家,由此设想她们在想念远人时的眉眼,再联系着“眉如远山”(《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眼如秋水”(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这些习用的常语,又把它们同游子归家所历经的山山水水来个拟人化,于是便得出了“水是眼横波,山是眉峰聚”。也就是说,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厚的怀人感情。 从这一构思向前展开,接着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要到哪儿去呢?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又一层意思是: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因此“眉眼盈盈处”,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写了主人公要见的人物,实在是高明的手法。 上片既着重写了人,下片便转而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是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的。那还是暮春天气,春才归去,鲍浩然却又要归去了。作者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轻轻搭上,一是“送春归”,一是“送君归”;言下之意,鲍浩然此行是愉快的,因为不是“燕归人未归”,而是春归人也归。然后又想到鲍浩然归去的浙东地区,一定是春光明媚,更有明秀的山容水色,越显得阳春不老。因而便写出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也许是从唐诗人韦庄的《古别离》“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得到的启发吧,春色既然还在江南,所以是能够赶上的。赶上了春,那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但这只是表面一层意思,他还有另外一层。这个“春”,是季节方面的,也是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 通看整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体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