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避险谋略
QQ咨询:
有路璐璐:

避险谋略

  • 作者:郭茂德
  • 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94610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270
  • 定价:¥3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一部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重的社会生存著作。图文并茂,系统严谨地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世界上*彻底的生存哲理往往蕴藏在形形色色的应急避险之中。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避险谋略从此浮出水面,并被赋予新的价值和使命;书中列举了古代用谋实例,诠释内涵,拓展外延,知识性、形象性、趣味性集于一体,古代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性总结;作为我国史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避险谋略是一份值得保护和发掘的文化遗产,对构建和谐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节选
    据《元史·伯颜传》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秋天,宗王阿只吉为叛王海都所败,被罢职,世祖命伯颜代统他的军队。在此之前,边境防军因地荒且塞,常常军粮不足。伯颜到来后,立即命令全军采蔑怯的叶子和蔓菁的根,晒干后把它贮存起来,每人必须采足四斛,草籽也必须如数采集贮藏。到了严寒的冬天,大雪飞扬,人和马就靠这些填饱肚皮。他还命令士兵捕捉旱獭,先吃它的肉,然后把它的皮晒干、制好,贮存了近万张。过了不久,伯颜派使者用车子把这些兽皮送到京师,进献世祖。世祖一见兽皮,就笑着对其他大臣说:“伯颜因为边地寒冷,士兵衣服单薄,只是想用这些兽皮来换我的棉衣罢了。”于是赐给边庭士兵冬天的衣服。至元二十四年二月,有人向朝廷告发亲王乃颜将要谋反,世祖命令伯颜前去暗中观察。伯颜用车马载了很多皮毛衣服,前往乃颜领地。他每经过一个驿站,就给驿站的官吏留下一些皮毛衣服。到了乃颜驻地,乃颜设宴款待伯颜,准备在酒席上逮捕伯颜和从人。伯颜察觉后,就与从人骑马冲出来,分三路逃走。每到一个驿站,站上的官吏因得过他的好处,争相献出良马,使伯颜和从人得以脱险。回到京城,伯颜把乃颜要谋反的真相报告给世祖。四月,伯颜跟随世祖御驾亲征,因考虑到亲疏关系,建议不用蒙古军而用汉人骑兵去对付乃颜,世祖接受了这一建议,很快打败并活捉了乃颜。
    古人说: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欲树之高,必先固其根。应急,不是危机来了才开始想办法、找对策,而要预谋在前、预安在先,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把气力花在日常,这样才能直面危机,自如应对。伯颜先谋后事,在严寒未到来之时,采集储备粮草,**渡过边塞饥寒的困境;事先笼络乃颜领地驿站官吏,在危难逃脱之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在讨伐乃颜时建议世祖不用蒙古兵而改用汉人骑兵,一举顺利活捉了乃颜,平息了谋反。凡此种种说明,一是唯有谨小,才能致大。要成大,必须从小步走起,从小事做起。不仅要谨小慎微,而且要动不失时,及时有效地解决细微的、苗头性的问题。否则,忽小言大,弃微求著,有可能自毁于细枝末节之中。二是唯有备周,才能除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干一、备二、想三,对可能发生、即将发生、必然发生的事,预先筹划,精心备对,一旦危机来临,不至慌张失措,而能神闲气定,从容应对了。 古往今来,上至君主,下至庶民,有一个众人关心、常谈常新的话题,那就是危机。
    危机,就是潜伏的祸,胁迫的难,可以转变的机。通俗地讲,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刻,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处置不当,危在旦夕;处置得法,则是良性发展的契机与基础。古人讲危机,泛指可能造成威胁与危害的事件,诸如天灾、人祸、厄运。既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治安、民生等领域,类似现在的公共危机、突发事件、紧急状态、灾害灾难;又有关系个人信仰、仕途、荣辱、安危的人生危难,方方面面无所不涉。因此,关注���机、研究危机、应对危机,历来是民族生存之所系,治国安邦之所需,个人得失成败之所求。
    历史岁月悠久、厚重、智慧。中华民族在不断应对危机中维系生存,革故鼎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危机和危机暴发的残酷性、机遇性,决定着它是谋略生成的重要发源地。生长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得天独厚地沐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运用谋略应对形形色色的危机,或防患于未然,或消弭于无形,或处置在初发,又大大丰富了传统智慧的宝库。回望历史,鉴往知来,将博大精深、绵延深厚的传统智慧转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应对危机的历史
    历史对一个民族而言,是精神的家园,生命的魂魄,不灭的记忆。人类在历史舞台上演绎了无数兴衰存亡的活剧,堆积了无数的经验教训。回放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危险与机遇同在,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伴随危机、应对危机的历史。
    目录

    治本篇
    教化为先可治本
    大处落笔护民生
    重民爱民不萌祸
    取信于民治未乱
    招贤纳士利安邦
    以农为本济苍生
    拨乱反正稳时局
    以夷治夷促安定
    明法以守禁祸乱
    强干弱枝天下安

    运筹篇
    先谋后事涉艰险
    上兵伐谋止干戈
    知彼知己料险情
    审时度势觅生路
    未兆易谋应突变
    深谋远虑绝牵连
    趋利避害操胜券
    力排众议守城池
    当断不断反受乱
    留有余地为后计
    防范篇
    居安思危巧应对
    思则有备敌人休
    防微杜渐弭隐患
    坚壁清野扼叛逃
    修身正家减灾祸
    谨言慎行避风险
    有度有识助自保
    淡泊处之能保全
    祸从口出慎可防
    前车之鉴戒女祸

    避祸篇
    韬光养晦俟奋起
    功成身退图安康
    分金避祸得安闲
    避盈居损勿招罪
    不为己甚少添烦
    乱邦不居远刑戮
    勿越其伏无枉死
    养寇自重在消祸
    审势布阵诳祸首
    误其所谋易逃生

    应急篇
    就坡骑驴施舌战
    窃符救赵挽危局
    李代桃僵保主帅
    缓兵之计宜脱身
    将机就计退群敌
    以牙还牙惩恶魔
    扬铃打鼓齐伐罪
    隐夺君意释人命
    秘而不宣防动荡
    借间反问扫逆敌

    弭战篇
    处变不惊对危难
    怯防勇战弱胜强
    用其所长解围困
    曲意逢迎创战机
    围魏救赵除齐患
    避其锐气获全胜
    制鸿去翼歼敌顽
    调虎离山去危情
    擒贼擒王俘乱军
    先发制人戡内乱

    攻心篇
    攻心服敌平骚乱
    晓以利害免兵燹
    激励士气度难关
    知死必勇而后生
    卑而骄之轻破敌
    死地则战然后存
    杀一儆百整乱势
    以真为真善施救
    虚张声势压粮价
    月夜吹笳夺其气

    借术篇
    善假于物筑城防
    从善如流消君疑
    赦过宥罪以安晋
    动之以情化积怨
    假痴不癫欺敌手
    难得糊涂不惹祸
    大白若辱成大业
    借机生机获主动
    假托王命疏叛臣
    借手于人抑危机

    奇正篇
    出奇匿伏镇凶顽
    立谋虑变挫追杀
    先礼后兵遏抢掠
    流言铄金妙排解
    以利动之僻生路
    乘败而进也可胜
    刚柔相济制兵变
    因利制权护古城
    反经行权识奸佞
    出奇制胜破重围

    虚实篇
    虚实误敌救危急
    县门不发退敌兵
    悬羊击鼓暗撤退
    迷人耳目觅生机
    佯动欺敌乃生还
    金蝉脱壳离险境
    大言相骇常屈人
    静不露机处危情
    捭阖之法降虎将
    临危不乱智脱险

    用智篇
    大智若愚扬大义
    大智若智反遭殃
    有案可稽挡陷害
    不了了结息谣言
    一箭双雕履使命
    智激之术清三害
    引虎争斗享其成
    舍己用智扶蒙难
    犬牙相制躲死罪
    息壤之誓抗中伤

    消患篇
    既胜若否必再胜
    塞源止流断祸根
    虚心纳谏危转安
    收买内间排国危
    乘间投隙好运作
    法不徇情势自治
    未雨绸缪战水患
    改过自新成大器
    以柔制刚阻分裂
    多管齐下卫国土
    后记
    ……
    编辑推荐语
    危机,就是潜伏的祸,胁迫的难,可以转变的机。通俗地讲,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时刻,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处置不当,危在旦夕;处置得法,则是良性发展的契机与基础。运用谋略应对形形色色的危机,或防患于未然,或消弭于无形,或处置在初发,又大大丰富了传统智慧的宝库。回望历史,鉴往知来,将博大精深、绵延深厚的传统智慧转化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