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

  • 作者:张千帆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44757
  •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01日
  • 页数:637
  • 定价:¥4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为一本法学教程,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它**的宪法制度。
    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机构,包括**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讨论公民权利,包括权利的基本概念和宪法保障两章。之所以把公民权利放在**机构的后面,部分是出于循序渐进的考虑,因为“宪法”(constitution)的原始含义毕竟是指政府的组织法;部分则是因为**权力的合理分配是保障公民权利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宪法保障,实际上是指通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宪法对公民权利实施的保障。
    目录
    序言
    **部分 概论
    **章 宪法(学)是什么?
    **节 引论——宪法能为你做什么?
    第二节 基本概念
    第三节 宪法的结构与特征
    第四节 宪法学是一门“科学”
    第五节 现代宪政的基本价值与原则
    第二章 宪政制度及其思想渊源的形成与发展
    **节 宪法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西方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宪法的制定与修正
    第三章 宪政审查与宪法效力
    **节 司法审查的起源
    第二节 宪法效力与“司法化”
    第三节 宪法审查的模式
    第四节 司法解释的方法
    第五节 法院与民主——司法审查的政治含义、问题及启示
    第二部分 **权力的结构与组织
    第四章 **结构形成——单一制、邦联制与联邦制
    **节 联邦制度
    第二节 邦联制
    第三节 单一制
    第五章 政府组织形式——立法、执法与司法权力的分配
    **节 分权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立法机构
    第三节 **元首与行政机构
    第四节 司法机构
    第六章 政党与选举
    **节 民主、选举与政党制度
    第二节 政党与宪法
    第三节 宪法与选举
    第三部分 公民基本权利
    第七章 权利的理论基础
    **节 权利是什么?
    第二节 权利的作用和分类
    第八章 权利的宪法保障
    **节 表达自由
    第二节 宗教与信仰自由
    第三节 社会经济权利
    第四节 人身权利
    第五节 集体权利——生存权与发展权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古罗马时代,两部法学阶梯先后撰成,杰作不朽。哲人其萎,后世继之。今天,我们奉献这套法学新阶梯丛书,追先贤之洪业,成新一代法学教科书。我们也向有志学习法律的学子们致意。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学子们*美丽的希望定能实现。
    本书的标题是“宪法学导论”,副标题是“原理和运用”。之所以为“导论”,是由本书的大学教程性质决定的。因此,它的**是介绍基本原理,而不是更深入的理论探究。如上所述,宪法学“原理”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宪政实践基础上反思、归纳、总结的产物。事实上,纯粹的宪法学“原理”是不在的;没有宪政实践作为基础,宪法理论只能建立在沙堆上。这正是为什本书把司法审查的内容放在前面。
    从方法论的个体主义出发,(参见**章)本书的作者认为,宪法的*也是**目的在于保护公民个人的尊严和权利——尽管这些权利之间可会发生冲突,而**权力的设置只是实现这一目的之手段。这解释了本为什么没有涉及某些传统宪法教科书所涉及的内容,例如公民义务和国主权。如**章所述,现代宪法学一般只谈公民“权利”,而不谈公民“务”;这不是说公民没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他们当然有,而是制定法的全部目的在于突显下列基本观念,即**的*终目的保障公民权利,不是施加义务。这是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的一个基本形式区别。(当然,通法律的*终目的也是为了保障权利)。换言之,宪法对公民义务的规定不可被实施的,而只能被理解为对公民权利本身的限制与界定。
    本书也没有述及“**主权”概念。宪法主要是国内法,而主权则是一个国际法概念,因而不是现代宪法学的关注**,且过分注重**主权将疑对公民权利构成威胁。一个政府对外代表着**的“主权”——尽管即使这个概念也因为一系列国际组织与规则的发展与深化而变得不越来越不要,对内则恰好相反:人民对它具有主权。但即使是“人民主权”这个概念,宪法学也不宜多提——问题不是人民有没有主权,他们当然有,而是这个“主权”究竟意味着如何体现并体现在哪里?它是指大多数人具有直接制定法律的权力?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权力?间接选举并监督人民代表的权力?对于这些实际问题,笼统的“主权”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启示。*重要的是,“主权”是一个抽象的整体概念,在实际中操作性不强,且容易被滥用而失去意义。因此,我们更倾向于谈论权利——个人的具体的可被实施的权利。
    *后,本书可能应该对“宪法(学)的意义”之类的题目说得更多一些。但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不用多说的。事实上,我们以前对宪法(学)意义的肯定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是指宪法的意义被抬得太高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而是指我们说得太多,而做得实在太少了。每个人都听说过宪法是**的“根本大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石,等等。但它的意义*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光靠说是不解决问题的。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少说一点,多学一点,多做一点。宪法或宪法学的意义*终来自中国宪政制度的实践,而这不只是个别宪法学教授的使命,而是全部中国人——包括这本书的所有读者的使命。毕竟,宪法(应该)是他们制定的,也是为了他们而制定的。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