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谱这门科学,一向各自为政,或只写谱主生平,或兼及时代背景,或更及有影响的人物。但不管如何分歧,不能一致,却只有一个目的,不可改易,这就是便於阅读,便於研究,便於汲取经验教 即以此为出发点,考虑方苞、刘大槐、姚 这三位作家、学者同为桐城人士,同作古诗文,同讲古文法则,同宗程朱理学,同为从事教育事业,而又师弟子一脉相承,影响於当时及後来,所以合为一谱。既省篇幅,且可方便阅读。一编在手,诸事具备,减少向外 索取的辛劳。但这并不是我的发现,梁启超早已说过:“从前有许多人,同在一个环境,同做一种事业,与其替他们各做一部年谱,不如并成一部,可以省了许多笔墨和读者的精神。”(《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我的设想和写作实践正是受到他的启示。本谱采取时代背景、谱主生平以及与谱主关系密切或有重要影响者,熔於一炉,合为一编,必要时进一步考证有影响者的生平, 如果略去时代背景,则谱主一生的言论和行事,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看不出人事思想的发生、发展以及变化、归宿,像是离世独立者。如方苞生年为1668年,当清代康熙七年,内阁秘书院学士道学家熊赐履就连年奏请康熙帝,谓“民生疾苦已极”,“朝政积习未除”,要“提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