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材料工程基础
QQ咨询:
有路璐璐:

材料工程基础

  • 作者:徐德龙 谢峻林
  •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928454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01日
  • 页数:358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材料工程基础”是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材料工程基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而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教材。
    本书内容整合了材料工程领域中的共性基础理论——动量、能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规律,以及上述理论典型运用的单元过程——物料的干燥和燃料的燃烧。本书既注重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又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并试图将材料工程领域的*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材内容之中。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学的教材,以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在材料类工业领域中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文章节选
    0 绪论
    0.3 关于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
    动量、能量和质量的传输现象是我们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地学习、认识和研究传输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密切结合学���所熟悉的生活和生产的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学生在自学或听课中也要处处自觉地与现实实际相联系,从而使认识得到升华,使理解更加透彻。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验室试验和演示来配合完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具体实验指导书不含在本教材之中。
    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在基础课学习中已掌握的数学、物鲤方面的知识,本教程比较充分地应用了数学和物理分析方法,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循序渐进的目的。
    严格意义上讲,三大传输方程至今无法得到完全的解析解。所给出的某些解析解,都是针对一些具体情况简化定解问题后的解析结果。学习这些求解过程,对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通过数字模拟计算的方法来求解三大传输方程,进而实现对过程或单元子系统的虚拟理论研究已成为现实,此任务将由后续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课程来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只是奠定一个基础。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尤其要高度重视学生观察事物现象、分析现象本质及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并简化定解问题,灵活运用解析解、数值分析法、相似法、类比法等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和能力的培养。要强调一些具体结论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绝不能将结论当作教条去灌输和学习。否则,我们就无法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的宏伟蓝图也将无法实现。
    如绪论开头所述,材料工程基础是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其内容尚不够完整,各部分的关系也欠和谐,完善该课程体系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
    目录
    0 绪论
    0.1 材料工程学的由来
    0.2 材料工程基础
    0.3 关于材料工程基础的教学
    1 流体力学基础
    1.1 流体力学概述
    1.1.1 流体的概念
    1.1.2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
    1.1.3 流体力学研究的意义
    1.1.4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1.1.5 单位与量纲
    1.2 流体的性质
    1.2.1 流体的基本物理性质
    1.2.2 流体的连续性——连续介质模型
    1.2.3 流体的可压缩性与热膨胀性
    1.2.4 流体的传递性质
    1.2.5 流体的状态参数与状态方程
    1.2.6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3 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
    1.3.1 质量守恒定律——连续性方程
    1.3.2 动量定理——运动方程(纳维一斯托克斯方程)
    1.3.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方程
    1.3.4 定解条件
    1.3.5 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
    1.3.6 三种传递过程的类比分析
    1.4 流体静力学
    1.4.1 重力场中静止流体中的压强分布
    1.4.2 非惯性系中均质流体的相对平衡
    1.5 理想流体流动
    1.5.1 欧拉方程
    1.5.2 流体的旋度
    1.5.3 流函数
    1.5.4 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圆柱绕流
    1.6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流动
    1.6.1 层流与湍流
    1.6.2 边界层理论简介
    1.6.3 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层流运动
    1.6.4 湍流运动的雷诺方程组
    1.6.5 混合长理论
    1.6.6 光滑管中的湍流流动
    1.6.7 粗糙管中的湍流流动
    1.7 流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1.7.1 流体沿流线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1.7.2 流体沿管道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
    1.7.3 流体流动的阻力
    1.7.4 伯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1.8 气体动力学基础
    1.8.1 可压缩气流的一些基本概念
    1.8.2 理想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基本方程
    1.8.3 气体在管道中的运动
    1.9 离心式风机
    1.9.1 离心式风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9.2 离心式风机的性能参数与性能曲线
    1.9.3 离心式风机性能参数的换算
    1.9.4 离心式风机的工作点及流量调节
    1.9.5 离心式风机的并联和串联操作
    1.9.6 离心式风机的选择
    思考题
    习题
    2 两相运动现象
    2.1 绪论
    2.2 两相与多相流的专用术语和基本特性参数
    2.3 粒子**体的相互作用
    2.3.1 单粒子在流体中的受力分析
    2.3.2 单粒子的运动方程
    2.3.3 粒子云与流体的相互作用
    2.4 连续相方程
    2.4.1 流场的统计平均方法
    2.4.2 边界粒子的影响
    2.4.3 准一维两相流的守恒方程
    2.5 流体一固体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2.5.1 不可压缩流体流动过程数值求解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
    2.5.2 原始变量法求解管道内准一维流动问题举例
    2.5.3 湍流流动数值模拟的主要方法
    2.5.4 数值模拟的基本程序
    思考题
    3 传热学基础
    3.1 概述
    3.1.1 传热及其应用
    3.1.2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与热流速率方程
    3.1.3 传热热阻
    3.2 传导传热
    3.2.1 导热的基本概念
    3.2.2 导热微分方程与定解条件
    3.2.3 稳定态导热的分析与计算
    3.2.4 非稳定态导热
    3.3 对流换热
    3.3.1 对流换热概述
    3.3.2 对流换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3.3.3 强制流动时的对流换热
    3.3.4 自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
    3.3.5 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换热
    3.4 辐射换热
    3.4.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3.4.2 黑体辐射定律
    3.4.3 实际物体和灰体的辐射
    3.4.4 角系数
    3.4.5 两个灰体之间的辐射换热
    3.4.6 多个灰体表面组成封闭系统时的辐射传热
    3.4.7 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
    3.4.8 气体辐射
    3.5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3.5.1 传热过程与复合传热
    3.5.2 换热器
    思考题
    习题
    4 质量传递基础
    4.1 传质基本概念
    4.1.1 浓度
    4.1.2 分数表示法
    4.1.3 速度
    4.2 分子扩散传质
    4.2.1 斐克(Fick)定律
    4.2.2 分子扩散系数
    4.2.3 流体中的分子扩散
    4.2.4 固体中的分子扩散
    4.2.5 非稳态扩散
    4.3 对流传质
    4.3.1 浓度边界层与对流传质系数
    4.3.2 对流传质准数方程
    4.4 传质与化学反应
    4.4.1 非均匀化学反应与扩散传质
    4.4.2 均匀化学反应与扩散传质
    4.4.3 球形颗粒的缩核反应与传质
    思考题
    习题
    5 物料干燥
    5.1 概述
    5.1.1 固体物料的去湿方法
    5.1.2 物料的干燥方法
    5.2 干燥静力学
    5.2.1 湿空气的性质
    5.2.2 湿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
    5.2.3 水分在气一固两相间的平衡
    5.3 干燥速率和干燥过程
    5.3.1 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
    5.3.2 影响干燥速率的因素
    5.3.3 间歇干燥过程的干燥时间计算
    5.3.4 连续干燥过程
    5.4 干燥技术
    5.4.1 对流干燥
    5.4.2 传导干燥
    5.4.3 辐射干燥
    5.4.4 场干燥技术
    思考题
    习题
    6 燃料及其燃烧
    6.1 燃料的种类及其组成
    6.1.1 燃料的种类
    6.1.2 固体燃料和燃料油的组成
    6.1.3 气体燃料
    6.2 燃料的性质
    6.2.1 燃料的发热量
    6.2.2 煤的特性
    6.2.3 燃料油特性
    6.2.4 气体燃料特性
    6.3 燃烧计算
    6.3.1 燃料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
    6.3.2 烟气量及烟气组成计算
    6.3.3 生产中烟气量、空气量及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
    6.3.4 燃烧温度计算
    6.3.5 影响理论燃烧温度的各因素
    6.4 燃料的燃烧理论及过程
    6.4.1 燃烧理论
    6.4.2 不同燃料的燃烧过程
    6.5 洁净燃烧技术
    6.5.1 燃烧污染与**
    6.5.2 材料生产中的燃烧新技术
    思考题
    习题
    附录A 场论初步
    附录B 某些常见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附录C 法向应力与应变率之间关系的推导
    附录D 常用物理量的量纲与单位(SI制)
    附录E 部分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比热容和蓄热系数
    附录F 某些材料在法线方向上的黑度
    附录G 计算辐射系数和核算面积的公式和图
    附录H 无限大平板的计算图
    附录I CO2和水蒸气辐射率的计算图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语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级规划教材,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发展的需要和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而编写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本科教材。全书共分7部分内容,包括:绪论、流体力学基础、两相运动现象、传热学基础、质量传递基础、物料干燥、燃料及其燃烧。 本书既注重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又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并试图将材料工程领域的*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材内容之中。可作为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教学的教材,以及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在材料类工业领域中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