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沟通与启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沟通与启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

  • 作者:李德平
  • 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ISBN:9787502240714
  • 出版日期:1900年01月01日
  • 页数:189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br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渠道、对象、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高校学生的学
    习、生活、成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目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不能完全
    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加
    强和改进,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既
    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还是培养适应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要求和历史
    选择。
    青年,是**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胡
    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
    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
    力量。”可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2004年10月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
    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
    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
    人。”把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全面实施科
    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关
    系重大。
    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在探索规律上实
    现新的突破。要深入研究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走势,深入研究意识
    形态领域斗争的特点,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及其活动变化的规律,努
    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
    性。《沟通与启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一
    书,立足当今时代发展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问
    题进行了研究,所探讨的几个问题,都是贯彻**文件精神的实践经
    验和体会,而且,主要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和某些薄弱环节,其
    研究和实践都亟待加强。作者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索,可以为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研究的参考与实践的借鉴。
    该书作者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该书
    也反映了他的许多实际经验和深刻体会,其崇尚科学、严谨务实的精
    神值得学习,相信广大读者会从中多有获益。故为之序。 第三章 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改
    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创业形势不论是涉及的领域还是发展
    的势头,都是令人感到振奋和鼓舞的。与社会创业相适应,大学生创
    业作为目前解决就业困难和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途径,
    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支持。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从教育的超前性出发,提出培
    养积极参与新世纪变革的开拓者,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一代新人的
    思想,从而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为教育
    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成
    为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研究自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
    点。
    一、创业教育概述
    创业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
    特殊的社会财富创造活动。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
    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就可以为社
    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
    重大的作用。”这既是对加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科学阐述,同时包
    含对创业教育内涵的正确理解,为我们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加
    强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1.创业教育兴起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式发生了变化,一些大企业无
    法迅速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以高科技为主导、运行机制灵
    活、不断创新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不仅支撑了各国经济增长,而且
    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美国小企业管理协会资料表明:美
    国共有2 200万家小企业,它们实质上提供了自1987—1992年以来
    美国社会所有的新工作岗位,雇佣了社会53%的劳动力。欧盟15
    国1993年小企业容纳了66%的劳动力。在当前就业已成为制约各
    国经济发展难题的情况下,大企业不仅没有创造新的就业,反而制造
    了新的失业。中小企业的创业实践引发经济领域变革的同时,也对
    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的竞争力主要依靠企业和个
    人从事创新活动和参与新经济活动的能力,而创业的核心要素就是
    创新。因此,创业增强了**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性就业是美国经济发
    展的重要动力,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同义词,鼓励创业是带动就业
    增长的主要措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彼特认为,创业是美国经济
    持续繁荣的基础。
    世界各国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引起了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文
    件》指出,高等教育必须对劳动力市场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形式采取
    积极主动的态度,必须注意市场趋势的变化,认为在一个“学位一工
    作”这一公式不再适用的时代,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应仅是求职者,
    还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造者。
    伴随着世界性的潮流,我国高等教育对创业教育理念也积极作
    出回应。1998年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
    业精神。”1999年公布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较完
    整的创业教育概念,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
    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等职
    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提出开展创业教育。
    2002年4月,在确定8所创业教育试点高校的基础上,教育部高教
    司在京召开了由国内9所**高校参加的“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
    会,认为“实施创业教育、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将成为我国高校
    今后教学与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指出:“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
    多的不同行业创业者,就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李岚清
    同志在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从政策措施上支持学生创业,“要探索鼓
    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设
    立小额贴息贷款,或借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开
    办、承包和改造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
    此后,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1999年由共青团
    **、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了**届“挑战杯”中
    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此次竞赛的成功举办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
    创业的热潮,唤起了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
    的教育思想,它从教育的超前性出发,提出培养积极参与新世纪变革
    的开拓者,培养具有开创个性的一代新人的思想,从而更新了我们的
    教育观念。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提出,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
    的研究视角,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个
    新的生长点。
    2.创业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创业”一词的解释为“创办事业”,从宏观
    的角度上给“创业”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但目前为止对此种提
    法并不十分普遍。英国创业教育领域**的学者Gibb(1993)指出
    由于创业教育目标不同、由于阐述创业项目所采用的术语的含义不
    同,因此在创业领域做比较研究尤其困难复杂。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