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危机与应对: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

  • 作者:阎守成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2746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4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010072746
    • 作者
    • 页数
      440
    •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01日
    • 定价
      ¥4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我在大学本科时,曾学过两年地质地理,对地理环境和自然灾害方面的问题也很有兴趣,但我想,从史学的角度来考虑,研究的侧**,不在自然灾害本身,而在自然灾害与古代社会的互动关系。当我把这些想法向宁先生陈述后,得到宁先生的首肯。宁先生在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影响的问题上,做过很有理论深度的、宏观的研究,宁先生认为我提出的这个新课题很有意义,希望我们的研究具体一点,扎实一点,能够有所发现。
    文章节选
    当修德以禳之",反对灭蝗的声浪甚高,唐玄宗也犹豫不定时,姚崇说服了唐玄宗,其关键是八个字,即:灭蝗"事系安危,不可胶柱"。因为武则天之后,唐**政局不稳,动荡了十几年,唐玄宗刚刚上台,这时山东地区(唐朝*重要的传统经济区域)如果由于灾荒发生动乱,就会直接危及政权的安危。正因为看到灭蝗"事系安危",所以,唐玄宗转而坚定支持灭蝗,使灭蝗工作取得成效,从而稳定了政局,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可见,灾害与政治休戚相关。因此,从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政权的救灾状况两方面去探究农民起义的原因,也许会更全面、更确切一些。
    其实,农民起义只是自然灾害危及社会的**效应,从自然灾害发生到农民起义,其间有一个过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自然灾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的生产部门,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古代农业经济是长时期受特定的自然环境影响而发生和发展的。农业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生产秩序,以精耕细作为核心的生产技术体系,以南稻北谷为主的农作物分布、四季廿四节气的农历以及多种多样的农事习俗,无不打上自然环境影响的深深烙印,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往往被严重的自然灾害所打断和破坏。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农业首当其冲。由于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而经济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在发展中受到自然灾害一次又一次或重或轻的打击,农业经济的盛衰必然导致社会的波动,从而给历史打上特殊的印记。
    自然灾害对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诸如: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习俗等,也会使整个社会处于不安与恐惧之中。简言之,自然灾害会使社会处于特殊的危机时期。如何应对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危机,使社会恢复正常,继续发展,是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提出的严重挑战。在以个体小生产农业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社会,民众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作为专制统治的**——**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能够集中有限的人力与物力,应对灾害造成的危机。因此,封建**在防灾、救灾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在灾害发生后,民间的互助自救也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历代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危机的经验,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应对机制和多样化的措施。为了预防灾害的发生,**建立了仓储体系和制度,以储备粮食,应对灾害导致的饥荒;兴修各种水利工程,以防止或减轻灾
    ……
    目录
    绪论
    **章 唐代自然灾害概况(一)
    **节 洪涝灾害
    第二节 干旱灾害
    第三节 气象灾害

    第二章 唐代自然灾害概况(二)
    **节 生物灾害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三节 火灾
    第四节 综述

    第三章 唐代自然灾害发生的社会因素
    **节 屯田与黄河水患
    第二节 人水争地与长江水患
    第三节 关中地区灾害频发的原因

    第四章 唐代自然灾害与社会危机
    **节 灾害对农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
    第二节 灾害与农民的反抗斗争
    第三节 灾害与藩镇割据
    第四节 灾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唐代**与弭灾
    **节 皇帝与弭灾
    第二节 祈禳、祭祀及其他
    第三节 皇太子与弭灾

    第六章 唐代官员与弭灾
    **节 因灾虑囚
    第二节 宰相与弭灾
    第三节 因灾求言

    第七章 唐代防灾救灾制度
    **节 唐代的防灾制度与管理
    第二节 灾害的上奏制度与**决策
    第三节 灾害的巡覆与监察制度
    第四节 遣使救灾

    第八章 唐代**的救灾
    **节 灾害的蠲免
    第二节 灾害的赈济
    第三节 其他救灾措施

    第九章 唐代地方的救灾
    **节 唐前期地方政府的救灾活动
    第二节 唐后期两税体制下的地方救灾
    第三节 唐后期地方救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民间的救灾活动

    第十章 开元十四、十五年的自然灾害
    ——一个个案考察
    **节 灾害与弭灾、救灾
    第二节 宇文融的救灾业绩
    第三节 灾害对财政与边防的影响
    附录:唐代自然灾害年表(618907)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