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放低姿态,生命没有高低贵贱
谁能**地活着
只有那些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能**地活着!
正像卢梭说的那样:“人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文凭、权力、地位、**都不能作为衡量人价值的尺度。只有有益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程度才能作为衡量人价值的尺度。也只有越有价值的人,才能越**地活着。
有的人虽然拥有大量**,却不愿救济弱者,这种人便是价值很低的人;有的人虽已位高权重,却不能为百姓谋福,而是损公肥私,这样的人也是没有人生价值的。有的平民百姓,虽然经济并不富裕,但却有美好善良的心灵,能够广布恩德于人,那么他将更受人尊敬,他的人生更有价值,他活得也更**。
为人不可过于看重名利,只为自身享乐而活,否则就会丧失自身存在的价值。其实,一切名利,都只是过眼烟云。佳人艳丽,终究会有美人迟暮的**;功名再高,也如黄粱美梦、海市蜃楼一样,到头来只是虚幻一场;**再多,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百年后能让世人忆起的只有为社会作出贡献者、为人民谋取福利者。在生命结束的时候,一个人如果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不虚此行了”,那么他便是**地活了一生!
身份背景不能决定未来
出身的高低并不能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强弱,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一切,真诚地热爱你所拥有的,努力向自己的理想奋斗,同样可以抵达成功的彼岸。
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并没有一个显赫的家庭背景,他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背景就会遭到别人的鄙夷。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因为他的身份背景问题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奚落。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林肯听后,高昂着头回答了那位参议员的话,他说:“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中的众多参议员听完林肯对那位参议员的回答后,都陷入了沉默。这时,林肯转过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说完后,他对在座的所有人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当他讲到这里时,热泪涌出了眼眶,他深深地陷入了对父亲的思念中。看到这一情景,所有的嘲笑顿时化做了真诚的雷鸣般的掌声。后来,林肯的竞选成功了,他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生活中有许多没有获得成功青睐的人,不是责怪机遇不好,就是怪罪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没有为自己留下万贯家产。其实,成功属于那些敢于拼搏的人,属于那些时刻准备且有头脑的人,而不是由身份背景来决定的。
造福社会,致力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不仅是因为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在事业成功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赚得的巨额财富,几乎全部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
卡内基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早在33岁的那一年,卡内基就在日记上写了下面的一段话:“对**执迷的人,是品格卑贱的人。如果我一直追求能赚钱的事业,有**自己也一定会堕落下去。假使将来我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财富,就要把它用在社会福利上面。”
1900年,年逾花甲的卡内基已经功成名就,他踌躇满志,决定心安理得地退休,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去做他早已想做的事情。这一年,他在《财富的福音》一书中宣布:“我不再努力挣更多的财富。”于是,他毅然从他那蓬勃发展的钢铁事业中引退,以5亿美元的价格将卡内基钢铁公司卖给金融大王摩根。然后,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把财富奉献给社会的伟大计划。
1901年,即他引退后的**年,首先拿出500万美元为炼钢工人设立了救济和养老基金,以向帮助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员工们表示感谢。接着,为帮助有志上进而家境贫穷的年轻人,在纽约市捐款建立了68座图书馆。这个图书馆建设事业持续了16年,他总共捐资1200万美元,兴办图书馆3500座。
第二年,他捐款2500万美元,在华盛顿创立“卡内基协会”,由美国国务卿约翰任会长,主要用来发展科学、文学和美术事业。该协会曾建造一艘“卡内基号”海洋调查船,修正了世界航海图。此外,还在加州山顶上建造威尔逊天文台来观察太空。对这个协会,卡内基在随后的一些年里一再追加资金,累计捐款达7300万美元。
与此同时,卡内基在他的第二故乡匹兹堡创办了“卡内基大学”。后来,又在美、英各地捐资创办了各种学校和教育机构。这类用于建造教育设施的捐款,达9000万美元之巨。
在随后的几年中,卡内基又设立了若干项基金。他捐资500万美元,设立“舍己救人者基金”,对在突发事件中为救助他人而牺牲或负伤的英雄及其家属予以奖励或救济。他捐资3900万美元,设立“大学教授退休基金”,以保障教育家的晚年生活。他还设立了“总统退休基金”和“作家基金”,对美国总统或作家的晚年给予资助。此外,他向11个**提供了“卡内基名人基金”,并以1000万美元设立“卡内基国际和平财团”,专门资助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的人们。
善于向各种人学习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周围处处都有一些值得学习的人。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是取得进步的有效途径之一。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从小就热爱学习,刻苦勤奋,常常手不释卷。读书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大的享乐”。他对书中的内容怀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贪婪地吸吮着,让这些知识装备自己的头脑。
青年时代的学习为杰斐逊通往成功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杰斐逊出身**,他的父亲是军中的上将,母亲是**之后。当时的**除了发号施令以外,很少与平民百姓交往。
杰斐逊没有秉承****的恶习,而是主动与各**人士交往。他的朋友中当然不乏社会名流,可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园丁、仆人、农民或者贫穷的工人。他的长处便是善于从各种人那里学习,因为他知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金子般发亮的东西。
他17岁时就读于威廉与玛丽学院,学习成绩非常突出,特别是在语言和历史方面。此外,他对数学、农艺和建筑学等也有浓厚的兴趣。后来他自行设计的蒙蒂塞洛宅邸,既具有传统的古典式建筑风格,又有自己的特色,堪称当时美国**流的建筑,至今仍是美国*值得赞美的乡间府第之一。杰斐逊仪表堂堂,富于朝气,谈吐不俗,喜爱社交。他善于演奏小提琴,常有机会在总督府与一些比他年长的社会名流一同演奏古典乐曲。杰斐逊跻身于这些名流之间,经常同他们交谈,从中获益匪浅。
有一次,他还劝说法国伟人拉法叶特:“你必须像我—样到民众家去走—走,看—看他们的菜碗,尝—尝他们吃的面包。只要你这样做了的话,你就会了解到民众不满的原因,并会懂得正在酝酿的法国革命的煮义了。”
不耻下问、善于学习是杰斐逊的长处,他也因此比其他许多的***更清楚民众到底在想什么,到底*需要什么,这些终使他成为一代伟人。
放下身份更能提高身价
对于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来说,放下身架和大家一样平和相处,非但不失身份,反而更能引起大家的尊重。比如说公司老板经常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经常与员工在一起,在员工食堂就餐,可使员工更愿意听老板的指挥。
瑞典首相帕尔梅是位十分受人尊敬的领导人。他当时虽贵为政府首相,但仍住在平民公寓里。他生活十分简朴,平易近人,与平民百姓毫无二致。帕尔梅的信条是:“我是人民的一员。”除了正式出访或特别重要的国务活动外,帕尔梅去国内外参加会议、访问、视察和私人活动,一向很少带随行人员和保卫人员。只是在参加重要国务活动时才乘坐防弹汽车,并有两名警察保护。
在1984年3月,他去维也纳参加奥地利社会党代表大会,也是独自前往的。当他走入会场的时候,还没有人注意到他,直到他在插有瑞典**的座位上坐下来,人们才发现他。对他的举动,与会者称赞不已。
同普通群众打成一片是帕尔梅为人的重要特点。帕尔梅从家到首相府,每天都坚持步行,在这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里,他不时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有时甚至与同路人闲聊几句。帕尔梅同他周围人的关系处得都很好。在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帮助别人,毫无**者的派头。帕尔梅一家经常到法罗群岛度假,和那里的居民建立密切的联系,那里的人都将他看做朋友。他常常在闲暇时间独自骑车闲逛、铡草打水、劈柴生火、帮助房东干些杂活,以此来联系和接触群众,使彼此之间亲如家人。
帕尔梅喜欢独自微服私访,去学校、商店、厂矿等地,找学生、店员、工人谈话,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他从没有首相的架子,谈吐文雅、态度诚恳,也从不搞前呼后拥的威严场面。这些都使他深得瑞典人民的爱戴。
帕尔梅平易近人,他同许多普通人通过信件建立了友谊。他任职期间平均每年收到5万多封来信,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国外。为此,他专门雇用了几名工作人员及时拆阅、处理和答复,做到来者皆阅,阅者均复。对于助手起草的回信,他要亲自过目,然后才能签发。这一切都使他的形象在人民心目中日益高大。帕尔梅首相府的大门也永远向广大人民开放,永远是人民的服务处。在瑞典人民的心目中,帕尔梅是首相,又是平民;是领导人,又是兄弟、朋友,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放下身架,绝不会使**者变得卑微,相反,倒更能增强人们的崇敬之情。这样的人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在人民大众这块沃土之中,哪能不根深叶茂、令人敬重!
良好的职业修养获得辉煌前程
据说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位副市长在乘坐飞机时,看到一位香港客商的眼镜滑落到地上,他落落大方地帮忙捡了起来,香港客商很感动,两人便开始了亲切交谈,从而为宁波引进了巨额投资。我们不妨就这件事情作如下分析:作为宁波市的副市长,是很有身份的人了。别人掉了眼镜,就应当由眼镜的主人自己捡起来,或由空中小姐代劳,与其他乘客毫无关系。关键就是这位副市长“糊涂”了自己的乘客身份,难能可贵地做出了这个“举手之劳”的举动,其俯身拾镜的风度,一定是自然而然的。
同样,发生在美国费城的一个普通店员与一位老妇人之间的“一把椅子”的故事,也值得我们认真思索。那个普通店员不经意的一举,换得了梦想不到的辉煌前程。那是在一个顷刻间就要降落倾盆大雨的下午,街上的行人纷纷进入附近的商店躲避,有一位老妇人也慌忙进了一家大商店。由于她衣着简朴,当时又很狼狈,所以售货员们都对她视而不见。只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礼貌而且很诚恳地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笑:“不用了,我在这躲一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说完,又很快不自然起来,觉得借人家的屋子躲雨,就应该买点什么,哪十白是买个头上的小饰物呢,才算心安理得呀!于是开始到货架前面转起来。小伙子很明白她的心思,当老妇人正犹豫地想挑选点什么时,他又走了过来,用礼貌而非常温和的语气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来把椅子,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过后,雨过天晴了,老妇人道了谢,并向那年轻人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了。几个月过去了,这家大百货公司的总经理收到一封信,信中指名要求派这位年轻人前去苏格兰收取一份装潢整个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总经理惊喜不已,因为这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原来,这封信就是出于那位避雨的老妇人之手。老妇人的身份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的母亲。这位让老妇人感动的年轻人叫菲利,当年才22岁,他马上被总经理**到公司董事会上,成了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在后来的几年里,菲利以他的忠诚和诚恳,被“钢铁大王”视为左膀右臂,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中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
菲利在普通店员的工作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和蔼、气度,是职业人的**修养。他对商店能否收取“既得利益”,采取了“糊涂”的办法,难能可贵地把每一个进入店门的人都当做了“上帝”,由此显现出他在工作上良好的态度,对顾客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然而正是这份“糊涂”,表现出了他可成就大事的修养素质,待得到机遇后,便顺理成章地走上了成功之路。
淡泊名利不求**
《菜根谭》中这样说:“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公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意思是,经常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安闲,不去贪图虚名,世间的荣华富贵就无法诱惑我;经常让自己的身心处于安宁,不参与是非争斗,人间的功名利禄就不能蒙蔽自己的心灵。
人类的各种欲望,如果任其放纵而不加约束,那么就必将堕落,因此必须磨炼自己的意志,制订一个可行的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做,制止自己的贪欲心。
《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市南子去见鲁侯,发现鲁侯心情不好,满脸忧郁,就问他为什么。鲁侯说:“我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够小心谨慎的了,可是仍不能避免祸患的发生,所以很担心,很忧愁。”市南子问:“你知道狐狸和豹子吗?它们隐居山洞密林,昼伏夜行,即使饥饿,也要到远离人群的地方觅食,然而它们仍不能逃脱罗网陷阱之灾,这是因为它们身上有着人们所需求的美丽皮毛。现在鲁国就是您的皮毛,我希望你剖开形体,舍去皮毛,洗净内心,摒除欲望,而遨游于无人的旷野。”
庄子所表达的观点是,过度的欲望使人烦恼,会给人带来灾祸,但欲望又常常在人的内心作祟,使人对它难以割舍,从而派生出烦恼。*好的办法就是抛开对荣誉得失的忧患,清心寡欲,从而做到无欲则刚、无欲则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