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为适应时代发展之新要求而组织编写的。整个项目在外教社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德语专业教学和教材建设研讨会”上正式启动,历时数年,现陆续推出。它以德语综合教程为主,辅有阅读、语音、听力、视听说、口语、翻译、写作、语法、语言学、词汇学、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概况、文化史等众多课程,基本囊括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大纲所涉课程类型及教学内容,其规模在我国德语教材编写史上,应属****。
本��教材,分开用时,各有独立,能满足单项技能课程的特殊需要;合并起来,相辅相成,能实现我国德语专业本科教学的整体规划。
中国人学习德语,肇于何端,不便确考。倘若说1622年来华的德国耶稣会会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yon Bell)在传教之余,尚未备有讲义,讲授德语,那么,*迟应从另一位德国耶稣会会士魏继晋(Flofian Bahr)于1748年在北京编成(《德文--中文词汇表》算起,我国德语教材已现雏形。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教材。谨以新中国成立后为例。从1956年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以莫斯科版“德语教科书”为蓝本的《大学德语课本》,到196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强调“阅读普通的政治、经济、对外贸易等方面的文章和进行日常会话”的《基础德语教材》,再到1979年同一出版社印行的奉行“政治、外语和文化知识的基本功”和“思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等编写原则的《德语》教材,我们的德语教科书编写走过了同新中国成立后同样坎坷但却辉煌的路程。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巨变,我国德语教材的编写,诸家勃兴,隽品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