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史与现时代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教育的传统、历史与现时代

  • 作者:孙培青
  •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72021602
  •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1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的是我国**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家孙培青先生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各种论文、写入教材和专著的章节、未刊讲话稿、人物回忆、前言和后记、所作序言和学术自述。多未曾发表,不乏真知灼见。主题大致偏于教育史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教育的传统、中国教育的历史、教育史学、教育史评论,而以学术自述收官。其中《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与教育改革》《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讨》《感悟教育史》《认识学习教育史的意义》等尤值得一读。
    文章节选
    认清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对于什么是历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曾存在三种看法。
    **种看法认为,开明君主、圣贤豪杰等有威望人物的倡导与推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从中国历史上考察,有社会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的个人,其教育主张和行动有相当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有权势的人,将其教育思想主张付诸实施的可能性较大。但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满足社会群众需要,不能获得广泛响应和支持,其局限会逐渐显露,难以维持长久。《中庸》指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这种随个人存亡而发生或兴或废的事,历史上常有,仅是个人的意志与理想不可能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二种看法认为,**斗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的分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各个**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权力悬殊,处于很不平等的状态,**间
    有矛盾,导致发生**斗争。**斗争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程度,效果也很不一样,这与统治集团施政有很大关系。如果��治集团能关心民生,施行德政,改善民生,民众可以自主发展教育事业;如果统治集团只顾自己享受安逸,**挥霍,不关心民生,施行苛政,弄得民不聊生,温饱都无法保证,哪还能顾及教育?**矛盾如尖锐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激进的表现就是农民革命,推翻腐败的皇朝,继之未必就能建立有权威的**政权,可能陷入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使社会处于长时间的动荡之中,军阀混战,造成文教事业的大破坏。待到有强大势力集团形成,重建统一的**集权统治,还要进行战乱后的休整恢复,能否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还要看有没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还要具备一些条件才能发展。农民革命对教育是先破坏,后恢复,恢复后是否能正确发展则不能确定,虽有可能,但未必就会实现,所以不能被认定是教育事业一贯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三种看法认为,人的生活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必须学习;人为了生存,要有生存的能力本领,必须学习;人为了融入社会,要遵守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必须学习;人为了自我发展,要提高德智体的素养,必须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也必有师,需要师来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教育是古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式和途径有多种。自从学校产生以后,
    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由政府主办的称为“官学”,由民间主办的称为“私学”。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和平或战乱直接相关。唐李绛在《请崇国学疏》中说:“故太学兴废,从古及今,皆兴于理化之时,废于衰乱之代。”官学如此,私学也是如此。当社会处于政治清明的和平时期,社会安定,有正常的生活秩序,人群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在温饱无忧之后,人群新的需求是在精神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文化。和平时期的社会环境之下创造的物质条件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在古代,人民群众要发展教育,指望皇上圣明,官员清廉,重教兴学;也指望地方士绅乐善育才,就地兴学。在现代民主社会,人民群众需要教育,把发展教育委托给政府来办。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政府的职责。人民群众共同的教育需求与社会舆论是互动的,舆论反映人民群众需要教育的心声,呼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舆论的鼓动积聚形成一股力量,监督政府、推动政府发展教育。若一时条件尚未成熟,不能全办到,可以延长时间,再创造条件,一定会办到。
    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真正主要的动力,因为人民群众是稳固的基础,需要是持久的动力。
    ——节选自:孙培青《感悟教育史》一文,载本书第608-610页。
    目录
    目录 中国教育的传统/1 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与教育改革/3 中华**教育传统探讨/17 中华传统教育精神/39 教育改革与**教育传统的继承/61 中国教育的历史/77 中国教育史概要/79 中国原始时期的教育/118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138 学术自由的稷下学宫/176 论“焚书坑儒”/193 隋唐时期的教育/206 试论唐代《五经正义》编写的历史经验/277 试论贞观时期官学发展的原因/294 唐代考试初探/316 论唐代广文馆的兴废/341 宋代的教育管理/352 清代前期的教育管理/410 中国历代教育的主要特征/459 对中国教育管理发展的基本认识/476 对科举制度的再认识/48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503 教育史学/539 教育历史可以借鉴/541 教育史研究方法探讨/548 学位论文锻炼独立科研能力/564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趋势/571 展望21世纪的教育史研究/584 教育史学科未来的几个问题/596 感悟教育史/605 教育史评论/617 《中国教育史》**版前言/619 《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前言/622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前言/625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前言/627 《中国教育管理史》**版前言/632 《中国教育管理史》第二版前言/635 《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卷引言/637 教育思想史所探究和回答的问题/642 从先秦到隋唐教育思想的基本阶段与线索/649 陈东原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贡献/657 《沈灌群教育论稿》编后记/675 《孟宪承讲录》整理后记/677 《孟宪承谈话录》整理后记/679 杜成宪著《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序/681 张建仁著《明代教育管理制度研究》序/685 李军著《玄儒佛道教育理论比较研究》序/688 刘桂林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序/693 李露著《中国近代教育立法研究》序/698 张伟平著《教育会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序/702 张学强著《拒斥与吸收———教育视域中的理学与佛学关系 研究》序/707 王伦信著《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序/710 张平海著《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教育(1862—1922)》序/714 李剑萍著《20世纪中国教育问题研究》序/720 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序/724 《中华大典·教育典》序/729 展示书院文化的佳作/733 自述/735 求学之路多艰辛/737 认识学习教育史的意义/750 编后记/75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