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对于什么是历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曾存在三种看法。
**种看法认为,开明君主、圣贤豪杰等有威望人物的倡导与推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从中国历史上考察,有社会政治地位或经济地位的个人,其教育主张和行动有相当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有权势的人,将其教育思想主张付诸实施的可能性较大。但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不能满足社会群众需要,不能获得广泛响应和支持,其局限会逐渐显露,难以维持长久。《中庸》指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这种随个人存亡而发生或兴或废的事,历史上常有,仅是个人的意志与理想不可能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二种看法认为,**斗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的分化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各个**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权力悬殊,处于很不平等的状态,**间
有矛盾,导致发生**斗争。**斗争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程度,效果也很不一样,这与统治集团施政有很大关系。如果��治集团能关心民生,施行德政,改善民生,民众可以自主发展教育事业;如果统治集团只顾自己享受安逸,**挥霍,不关心民生,施行苛政,弄得民不聊生,温饱都无法保证,哪还能顾及教育?**矛盾如尖锐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激进的表现就是农民革命,推翻腐败的皇朝,继之未必就能建立有权威的**政权,可能陷入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使社会处于长时间的动荡之中,军阀混战,造成文教事业的大破坏。待到有强大势力集团形成,重建统一的**集权统治,还要进行战乱后的休整恢复,能否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还要看有没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还要具备一些条件才能发展。农民革命对教育是先破坏,后恢复,恢复后是否能正确发展则不能确定,虽有可能,但未必就会实现,所以不能被认定是教育事业一贯持久的发展动力。
第三种看法认为,人的生活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必须学习;人为了生存,要有生存的能力本领,必须学习;人为了融入社会,要遵守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必须学习;人为了自我发展,要提高德智体的素养,必须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也必有师,需要师来传授知识和指导学习。教育是古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式和途径有多种。自从学校产生以后,
学校成为教育的主要场所,由政府主办的称为“官学”,由民间主办的称为“私学”。学校的发展与社会的和平或战乱直接相关。唐李绛在《请崇国学疏》中说:“故太学兴废,从古及今,皆兴于理化之时,废于衰乱之代。”官学如此,私学也是如此。当社会处于政治清明的和平时期,社会安定,有正常的生活秩序,人群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在温饱无忧之后,人群新的需求是在精神方面,需要学习和提高文化。和平时期的社会环境之下创造的物质条件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好时机。在古代,人民群众要发展教育,指望皇上圣明,官员清廉,重教兴学;也指望地方士绅乐善育才,就地兴学。在现代民主社会,人民群众需要教育,把发展教育委托给政府来办。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是政府的职责。人民群众共同的教育需求与社会舆论是互动的,舆论反映人民群众需要教育的心声,呼唤政府发展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舆论的鼓动积聚形成一股力量,监督政府、推动政府发展教育。若一时条件尚未成熟,不能全办到,可以延长时间,再创造条件,一定会办到。
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真正主要的动力,因为人民群众是稳固的基础,需要是持久的动力。
——节选自:孙培青《感悟教育史》一文,载本书第608-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