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QQ咨询:
有路璐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 作者:黄红霞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8441761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208
  • 定价:¥4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共十个章节,分为两个大的板块:第1板块为第1章至第四章,阐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价值、目标、内容、原则、途径、方法等基本问题;第二版块为第五章至第十章,分别阐述了学前儿童在自我意识、社会认知、同伴关系、社会适应行为、归属感等5个方面的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第十章特别论述了特殊需求儿童的社会性教育。本书主要适用对象为应用本科型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包括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内的所有有兴趣探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儿童关注者。本书编写的主旨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的兴趣,帮助教师加强学生对《纲要》和《指南》的学习与把握,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便于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规律以及设计、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文章节选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词的用法解析 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一词的使用来看,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种角度:一是相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二是相对于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其他领域教法学科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三是相对于幼儿园其他课程领域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1种用法是从教育形态的角度去理解的。在教育形态中,社会教育泛指除家庭以外,由专门的社会机构施行的教育,这一泛指使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成了所有正规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学前教育的代名词。第二种用法是从学科的角度去理解的,指的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教育原理、方法与途径的学科。第三种角度是从课程实施的角度去理解的,指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本书针对的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实践指导问题。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重要的不是去建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这门学科,而是把握作为课程领域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实质及其实施原理,所以本章将**从课程实施角度阐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表述及内涵分析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表述 由于人们对一个教育概念的对象范围与内容要求可能有着不尽一致的看法,同一教育概念的定义表述可能存在差异。如,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有的学者将之表述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幼儿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说来是指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人相互交往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使幼儿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也有学者将其表述为:幼儿社会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幼儿施加多方面教育影响,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第1种表述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目标要求作了较具体的规定,第二种表述则只对该教育的实施方式与途径作了较概括的描述。这两种表述对于我们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都有一定启发,但它们的实践指导价值还不够大。从实践的角度看,有关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定义应当说清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达到的教育目标,以及应当由谁,以什么为根据,用什么方式与内容来进行教育等基本问题。 根据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我们认为无论是学科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还是课程领域意义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其*终目的都是服务于儿童的完整发展。从课程实践角度出发,我们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终实?培育?有良好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儿童之目的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分析 在上述定义中,教育者主要是指幼儿园的教师及工作者,他们是进行幼儿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虽然家长也十分重要,但在学校教育中家长是教育的合作对象,而不是主要行动者。教育的依据是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与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前者是外在根据,后者是内在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强调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是从文化与社会发展这一角度来理解教育的作用的,即教育应当是引导社会发展的活动,应当倡导积极的文化价值,自觉引导孩子批判与反思消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从促进社会积极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选择。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也是社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由此仔细研究与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规律也是有效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前提。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儿童的社会生活事物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它既包括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生活事件,也包括粗浅的与生活事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如与生活环境有关的地理学知识,与生活时间有关的历史学知识,与生活消费有关的经济学知识等。当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并不以掌握系统的人文社会生活知识为目的,而以丰富儿童心灵,发展儿童社会性,培育儿童良好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为目的,其**灵的丰富是在对生活的丰富体验中获得的,良好的社会理解力、品德与行动能力是在与社会环境积极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是基于儿童生活事物的人文社会知识,具有启蒙性、基础性与具体性等特点。 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上,强调陶冶儿童性灵,培育具有良好社会智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所谓性灵指儿童的性情与心灵,它是人生而拥有的丰富、微妙、敏感的精神潜能。社会理解力指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并采取明智行为的能力,包括洞察他人心思,理解他人需要的能力;与人相处,建立友善关系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自我认识及自我反省的能力。社会情感主要指同情与理解他人的情感。品德是内化于个体的社会道德,良好的品德主要包括爱、尊敬、同情、责任、自制、勇敢等。社会行动能力是一种将社会认知与理解化为具体行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调查、了解与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根据信息决策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等。 在上述发展目标中,儿童性灵的陶冶是基础。性灵作为儿童发展的精神潜质,是一切秉赋与才能发展的前提,儿童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社会行动能力的发展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儿童性灵作为一种精神潜质,从根本上来说是真纯的,也是充满活力的。《说文》曰:“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这种本初的充满活力的善性是一切道德才能的基础。幼儿教育就是要保护和滋养这种本初的善性,使儿童的成长始终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品德与社会理解力和行动能力相关,但又超出于它们,是社会理解力与行动能力的方向和灵魂。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有品德的性灵,有品德的理解力以及有品德的行动,一切都要以道德和善为原则,*终我们培养的是完整、健康的儿童。
    目录
    第1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第1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价值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1节 学前儿童自身特征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家庭与社区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机构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电视与新媒体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原则 第1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 第四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1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第五章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第1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示例与导引 第六章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1节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认知教育活动示例与导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与教育 第1节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示例与导引 第八章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与教育 第1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与教育 第二节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问题与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教育活动示例与导引 第九章 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与教育 第1节 学前儿童归属感发展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归属感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归属感教育活动示例与导引 第十章 特殊需要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第1节 特殊需要儿童概述 第二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第二节 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