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SI的TIPHON计划所提出的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的优点是:**,在R2版本中区分了网络层面和功能层面的内容,考虑到了电信网络全程全网的特点,单独对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第二,该模型提出了不同抽象层次,使模型能够解决多方面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描述一个系统的具体实现结构;第三,该模型将业务单独划分为一个层次,强调了下一代网络以业务为驱动的特征。可以认为ETSI的TIPHON计划为下一代网络提供了完整的体系结构模型的基础,是目前描述较为系统、较为合理的NGN体系结构模型。但是,TIPHON虽然在业务结构分析中使用了UML的分析方法,但并没有为整个体系结构模型提供完整的形式化描述方法。同时,由于R3和R4版本中删除了网络模型的分析。模型对全网整体结构的描述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
未来的信息通信网络正朝着技术融合、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的方向发展,其中IP网络和电信网络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程控交换系统为代表的电路交换技术已经越来越显现出与后来涌现出来的大量新技术融合的艰难;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以集中、快速提供增值业务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网技术由于存在业务开发和执行环境的封闭性、系统实现依附于具体的承载网络,以及业务客户化能力低等许多固有技术缺陷,已经很难继续满足公众对电信增值业务的新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作为适应网络融合与开放趋势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Network)以及支持网络资源能力开放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且正在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电信网的原理、格局和文化。
下一代网络是建立在分组交换技术基础上,采用分层、开放的体系结构,容纳多种形式的信息,方便实现语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等多种媒体业务的开放、融合的网络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下一代网络纵向涵盖了网络的业务(应用)层、控制层、传输层、接入层,甚至终端层面的各种下一代技术,也横向包括了固定网、移动网、互联网等各类网络体系的下一代技术。尽管下一代网络中所包括的下一代技术繁多,但其主要技术特征应该归结为网络各层之间采用开放的协议或API接口,从而打破传统电信网封闭的格局,支持多种异构网络的融合。更为准确地说,下一代网络体系通过将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控制分离来实现相对独立的分层结构,使得上层业务的实现与底层接入的异构网络无关,从而真正为独立的业务开放商、独立的业务提供商,甚至独立的业务运营商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相对于以流量传输为目的的所谓Traffic Driyen的传统网络体系架构来说,下一代网络已被业界称为Set。vice Driven的网络体系架构,其主要原理特征来源于网络控制层的核心技术软交换和应用业务层的核心技术应用服务器以及推动网络资源能力开放的API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