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第1章第1课“商品的定价方式”
市场决定价格
大多数商品会因为价格(售价)上涨出现买方减少而卖方增加的情况。同样地,价格下降时,买方增加而卖方减少。
那么,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
经济学认为,当在某个价格,想买的人和想卖的人人数相同时,价格就确定下来了。
比如,某个广场上聚集了大量来买西红柿的人和来卖西红柿的人。经济学把这个广场叫作“市场”。市场上还有一个被称为“拍卖者”的人。
拍卖者的工作就是对西红柿的交易价格进行提议。如果来买西红柿的人认同拍卖者提议的价格,则举手示意。同样地,来卖西红柿的人若认同该价格,也举手示意。
拍卖者会先抛出一个议价“80 日元”。想以80 日元卖出者有90 人,想买入者则有130 人。如此一来,买方人数更多一些。此时,拍卖者再次提出“120 日元”的议价。这个时候,想以120 日元卖出者达到110 人,而想买入者则变成85 人。这次明显是卖方人数更多。
于是,拍卖者再次提出“100 日元”的议价。这一次,买方人数和卖方人数均变成100 人。这时候,西红柿的价格就确定为100 日元。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会为确定西红柿的价格而聚集在广场上。只不过,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在自由竞争市场上,价格确定于买方人数和卖方人数达到一致之时。此外,经济学认为,此时的价格*合理且没有任何浪费。
价格确定于供需达成平衡之时
谈到经济,往往会出现“需求”和“供给”这样的术语。可以说,需求是想以该价格买入者的数量合计,而供给则是想以该价格卖出者的数量合计。换个角度来理解刚才的结论,即价格确定于供需达成平衡之时。
当然,现实世界中更多是需求和供给无法平衡的状况。刚才的示例不过是模型而已,是理想的状况下才会出现的情况,只是为方便读者理解商品的定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