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萌芽时期的广播电视新闻研究(1923-1949)
1920年8月,当美国无线电广播还处在实验阶段时,中国近代大型综合期刊《东方杂志》就撰文介绍了这种新型的电子媒介。1923年,中国境内**座广播电台开播后,广播日益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目光,唤起他们研究的兴趣,广播研究活动由此发端。此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广播电视研究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尽管这一时期的许多研究成果在深度、广度、科学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性,只能算是“认知”,谈不上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研究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认识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萌芽时期国人对广播电视的“认知”活动也可以视为一种研究活动。
混沌朦胧的萌芽时期,国人对广播、电视这种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因此,此时的广播电视新闻研究往往和广播电视其他领域的研究缠绕在一起。
一、研究概况
萌芽时期广播电视研究活动*早是从广播研究开始的,而广播研究又始于广播史研究,“中国广播史的研究始于对一个地区广播事业发展的描述。上海是中国广播事业的发源地。目前找到的*早的一篇广播史的专文是曹仲渊的《三年来上海无线电话之情形》”。①
(一)研究的历史沿革
此时的广播电视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个阶段为20世纪20年代初期和中期,第二个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末至1937年“七七”事变,第三个阶段从“七七”事变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 书山之名,缘自两义:一为学院居处日书山,一为“书山有路勤为径”之书山,一实一虚,既是作者共同栖居笔耕之地的标记,又是作者共同进取、心无旁骛、勤在书山心志的表达。
人是情感之物,敝帚自珍,陋室自铭,居山则情满于山,居水则情溢于水。刘禹锡《陋室铭》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可谓神气十足也。而今我谓书山,不唯“何陋之有”,且神圣美好难尽言也。说陋亦陋,书山座落之红楼,乃20世纪50年代所建,原为学校老图书馆,现为我院教学楼。“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砖旧木朽,已如将将就就之旧衣裳了。然情人眼里出西施,书生钟爱不离书,拙作《书山抒怀》写道: “山因书名,书以山存,无山之形胜则缺书之静远,无书之精魂则少山之生命。书山,书山,志书也,恋书也……静静的揭页声,悄悄的笔走声,教师的肺腑之声,学子的赤诚心声,构成此山此楼不竭之籁,构成她的生命之河……书是书山的质地,是书山的魂魄,是书山的情愫!无形之书山与有形之书山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