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虚拟数字人:向“元”生长 去年(2021年)以来,在校园内外的多种场合,我不断被问到或讨论到同一个问题:什么是“元宇宙”?它能给予我们什么? 学界、产业界、投资界和政府监管都对这个炙手可热的概念充满了好奇、探索和创想。普遍的共识认为,“元宇宙”是互联网的下一站,是web3.0新起点。但到目前为止,完整清晰的定义却很难给出。 在我看来,“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数字化过程,它需要工具与抓手,去打破局限、扩大视界、开启新的思考方式。在与本书作者陈龙强、张丽锦的交流和探讨中我发现,他们聚焦思考和实践的“虚拟数字人”正是理解元宇宙的重要抓手和基础要素,2021年也正是虚拟数字人行业快速发展、走进大众工作与生活的一年。 从出现到涌现,虚拟数字人在多个行业全面落地发展。“涌现”是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一只乌龟出壳叫出现,一万只乌龟同时出壳叫爆发,一百万只乌龟同时出壳叫涌现,涌现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让生物克服天敌、得以种群延续和进化。“涌现”也是哲学、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我用“涌现”形容虚拟数字人,正是认为大量的制作、应用正在让它进入一个变革与进化的临界点,或许虚拟数字人将成为“元宇宙”的核心进化
动力。 书中**分析的虚拟偶像、虚拟主播、数字员工是当前虚拟数字人产业中应用多、商业化价值的三个类型,数量已经从初的个位数到数以十万计算,参与机构则包括了政府、金融、文旅、地产、电商、快消等。我们预计,到2025年虚拟数字人的“繁衍”速度将超过地球人类的繁衍速度,那时候“涌现”的进化力量将更加显露。 从融合到聚合,技术保障虚拟数字人的进化。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如今的“元宇宙”(沉浸互联网),技术始终是驱动产业和社会变革的引擎。但技术往往遮蔽在文化中,只有当技术产生革命性变革时,人们才会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当前,技术的“聚合”较之“融合”,更快速而激烈地推动着虚拟数字人的发展,计算机图形学(CG)、语音合成技术(TTS)、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类脑科学、生物科技、计算科学等聚合科技(Converging Technologies)都应用在了虚拟数字人中。 在与作者、也是我的学生张丽锦的共同研讨下,我们从未来媒体形态和服务模式角度,重新定义了虚拟数字人:聚合科技带来语义传播与无障碍传播的新空间,由此诞生的虚拟数字人将作为新媒介角色,广泛应用在元宇宙新生态中,担任着信息制造、传递的责任,是元宇宙中“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孪生关系的新介质。 从“人形”到“人格”,虚拟数字人价值体系升级。我们看到,从初音未来到洛天依,再到迪丽冷巴、菜菜子,再到各家银行的数字员工、各个电视台的数字主持人,再到柳夜熙、“复活”的邓丽君,在“人形”上虚拟数字人不断进化:2D到3D,二次元到超写实,创设角色到真人虚拟分身,外形、声音、着装等开始不断接近真人;性格、人设上虚拟数字人也不断进化:从初常见的歌姬,到模特、演员、主播、导游、客服、学生、老师、品牌官,所从事的行业、工种越来越丰富,呆萌范、女王范、潮流达人、科技天才等人设特征越来越多元——这让虚拟数字人具有了娱乐、服务之外的更多贴近工作与生活的功能,如陪伴、互动。可以说,融入“人”的视角与体验,虚拟数字人正在消除我们与元宇宙的距
离感。 在两位作者的全力参与及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实验室大数据**、动画学院、广告学院等的老师与同学们的共同协作下,“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标体系”出炉。我们选取传播力、创新力和社会力三个基本考察维度26个具体指标来衡量虚拟数字人的影响力——是的,这个体系借鉴了真人的影响力评估。未来,大五人格、九型人格等真人人格、能力的评估指标或许都可以应用虚拟数字人的影响力评估体系中。 人“人”共生的元宇宙图景随着虚拟数字人的进化徐徐展开。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回到我们初的问题,要理解什么是元宇宙,“虚拟数字人”便是那个“从内突破”的力量。 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实验室大数据研究** **科学家、教授 二〇二二年二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