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是本、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来源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其学习目的也在于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认识与理解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原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与研究能力,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培养未来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日渐强烈。近些年,小学教师教育在提高生源质量、完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尤其是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等许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据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目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不强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与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联度很低,甚至存在断裂现象,所学的课程与教学理��并不能在教学实践中转化为相应的教学行为。一些未来教师反映,他们在教育实习时只是模仿指导教师;一些已经从教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多是在入职后的教学实践中自然形成的,指导他们教学行为的并不主要是所学的专业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
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就这门课程而言,我们认为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门课程的定位偏重于理论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原理性知识,在课程内容上比较重视课程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和理论知识的学术性,重视对教学规律与原则的研究,从而在客观上使课程走进追求学理性、思辨性的学术研究的象牙塔,脱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本身。其二,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漠视了对学生个体内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弱化了学生对教育教学情境的反思和实践环节。学生往往不是直接、主动地从教育实践中体验和概括教学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讲授间接获得,这种不是来自教学情境体验的抽象理论知识往往也很难进入教学实践,其价值也就十分有限。其三,这门课程在评价方法上过于关注对固有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因此课堂上教师教讲义、课后学生背讲义、期末考试考讲义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四,即使教师想组织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也会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实现。
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错误的逻辑前提,即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教学实践行为。但事实上,课程教学的理论恰恰产生并发展于课程教学实践本身。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表现为重传递、轻研究,重理论、轻实践,重统一要求、忽视个性发展;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差,教学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动力不能真正被唤醒或激活。
这里,我们并不否定教育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导作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是内在的和不可分割的。理论是行动的观念形态,在理论认识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现实内容。当人们进行理论活动时,实际上所处理的是理论所涉及的现实问题,因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其理论认识的直接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这两方中,对任何一方的夸大或孤立,都会歪曲实践的内涵。把实践机械地理解为排斥理论的行为,就是以肤浅的、狭隘的以至于连思考都不能容忍的个别经验遮蔽实践的普遍意义,这必然导致实际工作在低层次水平徘徊;而且,封闭会局限人的思维,甚至有人会以此为借口拒绝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同样,无限制地放大理论的作用,将来自实际工作的新认识一概拒斥为经验主义,自我陶醉于书本,会使人陷入禁锢于理论、观点、概念的推演和论证的“怪圈”,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既是一门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对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导向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因此,这门课程不应该是单纯的理论课程,当然也绝不应该是简单的操练教学技能的实践课程,而应该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育理论学习中彰显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情境中浸润着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批判性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论认识的课程,是一门有教育理论准备的、着眼于获得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
本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既注意保持本课程理论学习的深度,又十分关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材定名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没有强调“论”,旨在扭转这门课程偏重“理论性”的倾向,强调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结合,并且着力于在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同时,也不排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只不过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者、组织者和学习伙伴。
在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小学教学实践的经历,对语文教学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均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