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生活之歌——解读《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薛天纬
上世纪的1940年8月,李长之先生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以下简称“李著”)在长沙出版。*近读到一篇书评,知道“李著”的核心部分,即“导论”,事实上1937年就发表了,其时作者刚刚从清华大学毕业,只有28岁,且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这样的年龄和身份,使得他能以纯真的心态和澎湃的激情来读��白的诗歌。在书序的开头,作者写道:“在我的心目中,李白是有一个活泼泼的清楚的影子在那里的。把这一个活泼泼的影子写下来,就是这本小书。”书的部头确实不大,计算字数不超过7万。文字表达也不似今天的学术著作那样面孔俨然,而是以抒情性的、诗化的语言,直陈对李白诗歌和李白精神的感受。然而,这本著作对于李白其人生动而真实的再现,对于李白精神的深刻揭示和阐释,却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它以李白式的爽快语言所表达的独到见解,今天的研究者似也难于超越。
“导论”部分,作者做出了这样的概括——“李白的本质:生命和生活”。这是作者对李白的基本看法,也是“李著”的精义所在。生命和生活,说得具体一点,即人的基本生命需求和基本生活欲望,也就是人性、人的本性。将李白的本质锁定为生命和生活,实即从人性入手来解读李白。“李著”又说:李白“决不是客观地反映生活,而是他自己便是生活本身,更根本地说,就是生命本身了。”李白属于王国维所谓“主观之诗人”一类,他的代表作均为主观抒情之作,这些抒情之作是他的生命和生活之歌,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张扬人性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