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股票市场的信用问题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股票市场的信用问题

  • 作者:冯登艳
  •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0682
  •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01日
  • 页数:214
  • 定价:¥2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信用、虚拟资本、股票市场的内在联系入手,考察了中国股市的信用状态,分析了中国股市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重建中国股市信用秩序的对策。
    股票是信用创造的联合资本的虚拟形式,信用是股票市场大厦的基石。中国股市是在缺乏信用基础的情况下,由政府主导而发展起来的。信用缺失是中国股市当前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中国股市信用缺失的根源在于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都存在着缺陷。重建信用秩序已是发展中国股市的头等大事。
    文章节选
    1 信用
    1.2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是个历史范畴,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业信用是历史上*早出现的信用形式(曾康霖,1993)。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由于市场范围狭小且稳定,商品交换者之间通过反复不断的日常接触和反复交易,相互逐渐熟悉并信任,于是发生了相互赊欠,信用便产生了。信用*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主要是以高利贷形式存在的。
    在原始公社制度瓦解时期,由于私有财产的出现及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原始公社内部发生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富裕家族和贫穷家族。由于财富集中在富有家族手中,而贫穷家族会因种种原因需要向富有家族告借实物和货币财富,于是便产生了高利贷信用。*初,高利贷是以实物借贷形式出现的,如借贷粮食等。但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逐渐成为主要形式。不过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货币关系不很发展的地方,在小额借贷中,实物借贷就比较普遍。旧中国的农村就是如此。
    在原始公社解体时期产生的高利贷,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小生产者的存在是高利贷信用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统治**的寄生生活,也是高利贷信用得以发展的经济条件。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小生产占优势地位,小生产者靠自己的劳动和占有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生产极不稳定,一旦遭遇天灾人祸,生产便不能继续进行,为了维持生产和生活,不得不去告贷。马克思指出:“高利贷资本作为生息资本的具有特征的形态,是同小生产、自耕农和小手工业主占优势的情况相适应的。”统治**的穷奢极欲的生活需要和统治需要不能由他们的收入来满足时,也必须靠借贷来满足。
    ……
    目录
    0 导论
    0.1 选题思考与研究意义
    0.2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0.2.1 基本思路
    0.2.2 研究方法
    1 信用
    1.1 信用概念
    1.1.1 信用概念的界定
    1.1.2 对信用的理解
    1.1.3 信用与相关概念辨析
    1.2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3 信用机制
    1.3.1 人格维持机制
    1.3.2 担保和抵押机制
    1.3.3 信誉机制
    1.3.4 第三方保障机制
    1.4 马克思与西方的信用理论
    1.4.1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
    1.4.2 西方的信用理论
    2 信用创造虚拟资本
    2.1 收入资本化产生虚拟资本
    2.1.1 从货币、资本到生息资本
    2.1.2 从生息资本、收入资本化到虚拟资本
    2.2 信用直接创造虚拟资本
    2.2.1 银行信用创造虚拟资本
    2.2.2 商业信用创造虚拟资本
    2.2.3 信用工具创造虚拟资本
    2.3 股票体现了更高层次的信用
    2.3.1 信用是股份公司产生的基础
    2.3.2 股票信用的特点
    3 信用是股市的基石
    3.1 股市是信息市场
    3.1.1 股票市场的特殊性
    3.1.2 股票市场的信息与效率
    3.2 股市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
    3.2.1 股市的不确定性
    3.2.2 股市的信息不对称
    3.2.3 股市上的道德风险更突出
    3.3 股市靠信用来维系
    3.3.1 一次博弈导致交易难以进行
    3.3.2 重复博弈产生信用机制
    3.3.3 法律为信用的维系提供保障
    4 上市公司信用是股市信用的核心
    4.1 上市公司在股票信用中的特殊性
    4.1.1 不承诺回报多少
    4.1.2 不受时间限制
    4.1.3 不总是信用交易的当事人
    4.2 上市公司信用的核心地位
    4.3 上市公司信用构建
    4.3.1 独立的产权是信用的基础
    4.3.2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信用的制度保障
    4.3.3 有效的外部监督是构筑信用的“防火墙”
    5 中国股市的信用状态
    5.1 中国股市发展概况
    5.1.1 产生的背景
    5.1.2 发展历程
    5.2 中国股市的“中国特色”
    5.2.1 产生演进的非市场化
    5.2.2 上市公司是改出来的
    5.2.3 股权结构人为分割
    5.2.4 上市容易退市难
    5.3 中国股市信用状态的实证分析
    5.3.1 上市公司信用缺失
    5.3.2 中介机构沦为造假帮凶
    5.4 **信用在支撑着中国股市
    6 中国股市信用缺失的原因
    6.1 产权制度缺陷使其对信用的激励和约束失灵
    6.1.1 产权不明晰使上市公司失去守信的内在动力
    6.1.2 “一股独大”且所有者缺位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
    6.1.3 产权不完备使股东行为扭曲
    6.2 法律和监管制度缺陷使失信收益大于成本
    6.2.1 对失信的成本收益分析
    6.2.2 监管不力使失信被发现的概率降低
    6.2.3 惩罚不严使失信成本降低
    6.2.4 退市制度缺陷使失信者有恃无恐
    6.3 信用文化缺失是失信的深层次原因
    7 重建中国股市信用秩序的思考
    7.1 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
    7.1.1 产权必须明晰化
    7.1.2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7.2 健全法律制度加大惩罚力度
    7.2.1 强化管理层诚信义务和责任
    7.2.2 完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
    7.2.3 建立市场化的退市制度
    7.3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从信用、虚拟资本、股票市场的内在联系入手,考察了中国股市的信用状态,分析了中国股市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重建中国股市信用秩序的对策。
    信用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演化的结果。经济学中的信用是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考察的,传统意义上的信用是指借贷资本运动的方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交易范围的不断扩大,信用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展。信用本质上是个经济问题即产权问题,同时,它又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它还是一种契约文化的体现。
    信用本身是抽象的,要借助于各种凭证表现出来,即为信用工具。虚拟资本是信用创造的重要的信用工具。虚拟资本产生后,信用显得尤为突出和至关重要。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但人们还是接受它,这完全基于信用,离开了信用,虚拟资本就根本不存在。股票是信用创造的联合资本的虚拟形式,进行股票交易的股票市场的运行完全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信用是股市大厦的基石。股市上的信用要靠多个市场参与主体来维持,然而,由于上市公司在与多个市场主体的关系中始终都处在信息优势地位,股市信用也就主要依赖于上市公司的信用。
    中国股市无论是对经济改革还是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中国股市是在缺乏信用基础的情况下,由政府主导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推进,表现为用行政机制代替市场机制,用**信用代替市场信用。信用缺失是中国股市当前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中国股市信用缺失的根源在于正式制度(产权、法律制度等)约束和非正式制度(道德文化)约束都存在着缺陷。中国需要股市,股市离不开信用,重建信用秩序已是发展中国股市的头等大事。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