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国文化史论纲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国文化史论纲

  • 作者:许结
  •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4376566
  •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01日
  • 页数:379
  • 定价:¥30.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史论纲》*大特点是根据教学对象的需要,以“专题”为主,兼及历史与全权类,兼取文化知识与学术精神。《中国文化史论纲》**实在的二十一个专题,各专题相对独立,故不求面面俱到,或有深入探究;然各专题间又有联系,以期构成有机整体。
    文章节选
    第三节 人性的显彰与拓展
    在亲缘伦理与政治伦理乃至宇宙伦理的整合过程中,其间*能引起关注的是对“人性”问题的探究,所谓“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苏轼《赠龙光长老》),中国文化精神之发展,核心即在“人性”的显彰与拓展。
    古人言“性”,初见《诗》、《书》、《左传》等文化典籍。如《诗·大雅·卷阿》“俾尔弥尔性”①、《尚书·西伯戡黎》“不虞天性”、《太甲上》“习与性成”、《汤诰》“若有恒性”②、《左传》襄公十四年“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昭公八年“莫保其性”、十九年“民乐其性”、二十五年“民失其性”等,皆取生性、本性意,且内含法天则地,制礼以规君范民的作用③。自春秋战国诸子学兴,人性问题始得显彰。孔子论“性”,《论语》载有两处,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就字面看,前者指生性,后者兼涉人性与天道的关系;若论其内质,孔子言性诚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所说,应当结合其论“仁”来考虑,即“仁”才是孔子融合性与天道的真实内容④。孔子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樊迟问仁,子日:爱人。”(《论语·颜渊》)这里充满“修己以敬”的道德观念是“仁”的精神的体现。所以《易传》有“乾元统仁”之说,孙奇逢《通书述解跋》论“仁”为太极本义,均可佐证孔子对如何体达天道的人性推究,并对后世儒家学者讨论人性有深远启示。 “文化”是什么?很多学者都试图在自己的有关论著中诠释,但却难有**答案。而“文化”一词,从中国史的线索来看则始见于西汉典籍,刘向《说苑·指武》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补亡诗》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句,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之语,皆承其意,“文”“武”对举,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之义。如果取其原义,“文化”一词的意义在先秦时代已几乎混同于“文明”的内涵。《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贲·彖》:“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明夷·彖》:“内文明而外柔顺。”尽管近代学者对西方“文化”(Culture)与“文明”(Civilization)两词之异同的辨析,提出前者偏内,属精神方面;后者偏外,属物质方面的看法,可是中国旧籍中两词却有类同意义。同时,在汉以前广义的“文学”观也取类同文化之义。如《论语·先进》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荀子·王制》有云“积文学,正身行”,《汉书·武帝纪》载语“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以及选士设“贤良文学科”等,取意相同。缘此,章炳麟在其《文学总略���中说:“文学者,以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综上所列,文化一词关键在“文”字。考查“文”的本义,即纹理。《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说文解字》“文,错画也”,皆此。由此本义引申,可划分出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进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二是由纹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三是进而为美善德行之义。
    目录
    前言
    中国古代文化特征
    **章 大哉乾元:****与伦理模式
    **节 ****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亲缘、伦理与政治
    第三节 人性的显彰与拓展
    第二章 地齐政俗:地理环境与画野分州
    **节 地理与文化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 地域、南北与帝京文化
    第三节 画野分州的政俗理念
    第三章 务耕行宜:经济基础与耕织文明
    **节 《长城谣》的启示
    第二节 以农为本的文化观念
    第三节 耕织文明的思想特征
    第四章 家国同构:家族、宗法与帝制社会
    **节 从氏族到宗法
    第二节 宗法制的政治文化内涵
    第三节 家族制与君主政治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
    第五章 天地四象:官制设置与政治文化结构
    **节 《天官书》解读
    第二节 从“六官”到“三省六部
    第三节 严密的地方管理网络
    第四节 尊天法地的官制文化
    第六章 政教合一:从察举到科举的选官制度
    **节 从“禅让”说到“察举”制
    第二节 科举制的形成与衍变
    第三节 因文取士的文化论争
    第七章 观乎人文:古代教育与政治教化
    **节 官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诗礼传家与私学教育
    第三节 施教论学的书院教育
    第八章 取则天象:科技文化的生克消长
    **节 取则天象与天文历法的演变
    第二节 “士”的政治角色与相关科技成就
    第三节 史学、圣学、经学传统与科技的隆替
    第九章 制礼作乐:礼乐制度的形成与文化内涵
    **节 施政立教的礼乐制度
    第二节 《礼》经与礼治传统
    第三节 古代礼制核心之“五礼”
    第四节 《乐记》与乐制内涵及演变
    第五节 礼乐精神与民俗节日
    第十章 讲武习艺:古代兵制文化与兵法思想
    **节 兵书典籍与兵制变迁
    第二节 古代战争的三大阶段
    第三节 用兵韬略与战阵技艺

    中国古代学术进展
    第十一章 学在官府:史官文化与史学传统
    **节 巫史、史官与史官制度
    第二节 史学与传统文化精神
    第十二章 内圣外王:道身通一的先秦儒学
    **节 从教育职守谈儒学的形成
    第二节 孔、孟、荀思想纪要
    第三节 政治理想与人文境界
    第十三章 庄周化蝶:存心化物的先秦道家
    **节 “玄化为本”的道家学术
    第二节 老子人生哲学三段论
    第三节 庄子艺术人生的“物化”观
    第十四章 阴阳五行:帝国政治与经学建构
    **节 从方术到经术
    第二节 经学与汉代政治文化图式
    第三节 经今占之争的历史与学理
    第十五章 有无之辩:玄学的兴盛及其论争
    **节 玄学历程与自然名教之辩
    第二节 正始玄学的三大论题
    第三节 玄理清谈与山水畅情
    第十六章 万川之月:佛的澄明与禅心禅境?
    **节 佛经传译与佛教宗派学的形成
    第二节 佛性理论与诗禅境界
    第十七章 民胞物与:理学与中国古典学术的终结
    **节 重构儒学体系的理学
    第二节 “三教”论衡与疑经发义
    第三节 理学宗派与心、性之辨
    第四节 汉宋之争与清代学术流变

    中国古代宗教艺术
    第十八章 仙道世界:崇拜、神话与宗教
    **节 从原始崇拜、神(仙)话到帝国神祗
    第二节 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佛教的引进与改造
    第四节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第五节 泛神论与宗教思想体系
    第十九章 依仁游艺:艺术创造中的人文精神
    **节 弘道:自然与人生的体验
    第二节 兴象:艺术思维中的心物关系
    第三节 尚意:去形达神的审美追求
    第二十章 诗骚传统:文学思想的二元与凝
    **节 对诗骚传统的诠释
    第二节 汉唐气象与遗民情结
    第三节 文学创造的文化辩证

    中国文化现代进程
    第二十一章审己知人:文化裂变与反思
    **节 西学东渐与文明冲突
    第二节 文化裂变的多层演示
    第三节 对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
    第二十二章 厚德载物:文化交流与衍展
    **节 本位与异质的三重文化叠合
    第二节 中西文化与体用之争
    第三节 华人文化的环球网络
    第四节 回归自我与走向未来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