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电子测量技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电子测量技术

  • 作者:贾丹平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488705
  • 出版日期:2018年04月01日
  • 页数:287
  • 定价:¥4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文章节选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子测量概述

    1.1.1测量与电子测量

    1.1.2电子测量的内容
    <p> </p> <p>目录</p> <p> </p> <p> </p> <p> </p> <p> </p> <p>第1章绪论</p> <p> </p> <p>1.1电子测量概述</p> <p> </p> <p>1.1.1测量与电子测量</p> <p> </p> <p>1.1.2电子测量的内容</p> <p> </p> <p>1.1.3电子测量的特点</p> <p> </p> <p>1.2电子测量的方法</p> <p> </p> <p>1.3电子测量仪器概述</p> <p> </p> <p>1.3.1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p> <p> </p> <p>1.3.2电子测量仪器分类</p> <p> </p> <p>1.3.3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p> <p> </p> <p>1.3.4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2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p> <p> </p> <p>2.1测量误差的基础知识</p> <p> </p> <p>2.1.1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p> <p> </p> <p>2.1.2测量的基本概念</p> <p> </p> <p>2.1.3误差的表示方法</p> <p> </p> <p>2.1.4测量误差的来源</p> <p> </p> <p>2.1.5测量误差的分类</p> <p> </p> <p>2.2随机误差的分析</p> <p> </p> <p>2.2.1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p> <p> </p> <p>2.2.2随机误差的分布</p> <p> </p> <p>2.2.3有限次测量的计算方法</p> <p> </p> <p>2.2.4测量结果的置信度</p> <p> </p> <p>2.3粗大误差的分析</p> <p> </p> <p>2.3.1粗大误差的判断</p> <p> </p> <p>2.3.2粗大误差的剔除</p> <p> </p> <p>2.4系统误差的分析</p> <p> </p> <p>2.4.1系统误差的特征</p> <p> </p> <p>2.4.2系统误差的判断</p> <p> </p> <p>2.4.3削弱系统误差的方法</p> <p> </p> <p>2.5误差的合成与分配</p> <p> </p> <p>2.5.1误差的合成</p> <p> </p> <p>2.5.2误差的分配</p> <p> </p> <p>2.5.3*佳测量方案的选择</p> <p> </p> <p>2.6测量数据的处理</p> <p> </p> <p>2.6.1测量结果的评价</p> <p> </p> <p>2.6.2有效数字的处理</p> <p> </p> <p>2.6.3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p> <p> </p> <p>2.6.4非等精度测量结果的处理</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3章频率与时间测量技术</p> <p> </p> <p>3.1概述</p> <p> </p> <p>3.1.1时频基准</p> <p> </p> <p>3.1.2频率与时间测量的特点</p> <p> </p> <p>3.1.3频率与时间测量的方法</p> <p> </p> <p>3.2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p> <p> </p> <p>3.2.1测频基本原理</p> <p> </p> <p>3.2.2测频结构组成</p> <p> </p> <p>3.2.3测频误差分析</p> <p> </p> <p>3.3电子计数法测量周期</p> <p> </p> <p>3.3.1测周基本原理</p> <p> </p> <p>3.3.2测周误差分析</p> <p> </p> <p>3.3.3中界频率</p> <p> </p> <p>3.4电子计数法测量时间间隔</p> <p> </p> <p>3.4.1时间间隔测量原理</p> <p> </p> <p>3.4.2测量时间间隔的误差分析</p> <p> </p> <p>3.4.3测量时间间隔的应用</p> <p> </p> <p>3.5通用计数器</p> <p> </p> <p>3.5.1电子计数器的分类</p> <p> </p> <p>3.5.2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p> <p> </p> <p>3.5.3通用计数器的功能</p> <p> </p> <p>3.6频率测量的其他方法</p> <p> </p> <p>3.6.1谐振法测量频率</p> <p> </p> <p>3.6.2电桥法测量频率</p> <p> </p> <p>3.6.3频率电压(FU)变换法</p> <p> </p> <p>3.6.4拍频法测量频率</p> <p> </p> <p>3.6.5差频法测量频率</p> <p> </p> <p>3.6.6示波法测量频率</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4章电压测量技术</p> <p> </p> <p>4.1概述</p> <p> </p> <p>4.1.1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p> <p> </p> <p>4.1.2电压测量仪表的分类</p> <p> </p> <p>4.2直流电压的模拟式测量</p> <p> </p> <p>4.2.1磁电式表头</p> <p> </p> <p>4.2.2动圈式电压表</p> <p> </p> <p>4.2.3电子电压表</p> <p> </p> <p>4.3交流电压的模拟式测量</p> <p> </p> <p>4.3.1交流电压的表征</p> <p> </p> <p>4.3.2交流电压的测量方法</p> <p> </p> <p>4.4电压的数字式测量</p> <p> </p> <p>4.4.1数字电压表概述</p> <p> </p> <p>4.4.2比较式A/D转换器</p> <p> </p> <p>4.4.3双积分A/D转换器</p> <p> </p> <p>4.4.4脉宽调制法A/D转换器</p> <p> </p> <p>4.4.5电荷平衡法A/D转换器</p> <p> </p> <p>4.5数字多用表</p> <p> </p> <p>4.5.1I/V变换器</p> <p> </p> <p>4.5.2Ω/V变换器</p> <p> </p> <p>4.5.3AC/DC变换器</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5章信号发生器</p> <p> </p> <p>5.1概述</p> <p> </p> <p>5.1.1信号发生器的用途</p> <p> </p> <p>5.1.2信号发生器的分类</p> <p> </p> <p>5.1.3信号发生器的参数指标</p> <p> </p> <p>5.2低频及高频信号发生器</p> <p> </p> <p>5.2.1低频信号发生器</p> <p> </p> <p>5.2.2高频信号发生器</p> <p> </p> <p>5.2.3脉冲信号发生器</p> <p> </p> <p>5.3合成信号发生器</p> <p> </p> <p>5.3.1合成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技术指标</p> <p> </p> <p>5.3.2频率直接合成法</p> <p> </p> <p>5.3.3频率间接合成法</p> <p> </p> <p>5.4任意函数/波形发生器</p> <p> </p> <p>5.4.1任意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p> <p> </p> <p>5.4.2任意函数/波形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p> <p> </p> <p>5.4.3任意波形发生器的波形编辑功能</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6章波形测试技术</p> <p> </p> <p>6.1概述</p> <p> </p> <p>6.1.1示波器的特点</p> <p> </p> <p>6.1.2示波器的分类</p> <p> </p> <p>6.1.3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p> <p> </p> <p>6.2示波管及波形显示原理</p> <p> </p> <p>6.2.1示波管</p> <p> </p> <p>6.2.2波形显示原理</p> <p> </p> <p>6.3通用示波器</p> <p> </p> <p>6.3.1通用示波器的组成</p> <p> </p> <p>6.3.2通用示波器的垂直偏转通道</p> <p> </p> <p>6.3.3通用示波器的水平偏转通道</p> <p> </p> <p>6.4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p> <p> </p> <p>6.4.1多线显示和多踪显示</p> <p> </p> <p>6.4.2双扫描示波显示</p> <p> </p> <p>6.5取样示波器</p> <p> </p> <p>6.5.1取样原理</p> <p> </p> <p>6.5.2取样示波器的基本组成</p> <p> </p> <p>6.5.3主要性能指标</p> <p> </p> <p>6.6数字存储示波器</p> <p> </p> <p>6.6.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p> <p> </p> <p>6.6.2主要性能指标</p> <p> </p> <p>6.6.3基本功能</p> <p> </p> <p>6.7示波器的应用</p> <p> </p> <p>6.7.1示波器的使用</p> <p> </p> <p>6.7.2用示波器测量电压</p> <p> </p> <p>6.7.3用示波器测量周期和时间间隔</p> <p> </p> <p>6.7.4用示波器测量频率</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7章阻抗测量技术</p> <p> </p> <p>7.1阻抗元件的特性</p> <p> </p> <p>7.1.1阻抗定义及其表示方法</p> <p> </p> <p>7.1.2阻抗元件的电路模型</p> <p> </p> <p>7.1.3阻抗的测量方法</p> <p> </p> <p>7.2电桥法测量阻抗</p> <p> </p> <p>7.2.1电桥法测量阻抗的原理</p> <p> </p> <p>7.2.2电桥法测量电阻</p> <p> </p> <p>7.2.3电桥法测量电容</p> <p> </p> <p>7.2.4电桥法测量电感</p> <p> </p> <p>7.2.5自动平衡电桥(手持数字电桥)</p> <p> </p> <p>7.3谐振法测量阻抗</p> <p> </p> <p>7.3.1谐振法测量阻抗的原理</p> <p> </p> <p>7.3.2谐振法测量电感</p> <p> </p> <p>7.3.3谐振法测量电容</p> <p> </p> <p>7.3.4Q表的工作原理</p> <p> </p> <p>7.4阻抗的数字化测量方法</p> <p> </p> <p>7.4.1阻抗时间变换法测量阻抗</p> <p> </p> <p>7.4.2阻抗电压变换法测量阻抗</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8章相位差测量技术</p> <p> </p> <p>8.1概述</p> <p> </p> <p>8.2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p> <p> </p> <p>8.2.1直接比较法</p> <p> </p> <p>8.2.2椭圆法</p> <p> </p> <p>8.3相位差的数字化测量</p> <p> </p> <p>8.3.1相位时间变换式数字相位差计</p> <p> </p> <p>8.3.2相位电压变换式数字相位计</p> <p> </p> <p>8.4相位差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p> <p> </p> <p>8.5相位计的分类</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第9章频域测量技术</p> <p> </p> <p>9.1线性系统幅频特性的测量</p> <p> </p> <p>9.2频谱分析仪概述</p> <p> </p> <p>9.3扫频式频谱分析仪</p> <p> </p> <p>9.4频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p> <p> </p> <p>9.5频谱仪的应用</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 </p> <p>第10章数据域测量技术</p> <p> </p> <p>10.1概述</p> <p> </p> <p>10.2逻辑分析仪</p> <p> </p> <p>10.2.1逻辑分析仪的分类与特点</p> <p> </p> <p>10.2.2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p> <p> </p> <p>10.2.3逻辑分析仪的应用</p> <p> </p> <p>10.3测量新技术简介</p> <p> </p> <p>10.3.1智能仪器</p> <p> </p> <p>10.3.2虚拟仪器</p> <p> </p> <p>10.3.3自动测试系统</p> <p> </p> <p>本章小结</p> <p> </p> <p>思考题</p> <p> </p> <p>扩展阅读</p> <p> </p> <p>随身课堂</p> <p> </p> <p>附录A正态分布在对称区间的积分表</p> <p> </p> <p>附录Bt分布在对称区间的积分表</p> <p> </p> <p>参考文献</p> <p> </p>显示全部信息前 言



    前言
    本书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也是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配套教材,是按照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由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多年从事电子测量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共同编写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p> </p> <p> </p> <p> </p> <p> </p> <p>前言</p> <p>本书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也是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配套教材,是按照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由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多年从事电子测量课程教学的教师团队共同编写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p> <p>本书是从实际应用出发,力求体现系统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按照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仪表使用及误差分析的主线进行编写的。全书共分10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电子测量的内容、特点、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发展概况; 第2章是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介绍误差的基本概念、来源、性质、估算方法、减小措施,要求学生掌握误差的表示及在电子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的估计、误差的合成与分配、测量数据的处理等; 第3章是频率与时间测量技术,介绍频率和时间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子计数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要求学生掌握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周期、时间间隔的方法及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第4章是电压测量技术,介绍直流电压、交流电压、脉冲电压的测量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交流电压表的定度及波形误差,掌握常用A/D转换器工作原理; 第5章是信号发生器,介绍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分类、基本组成及性能指标,**对函数发生器与合成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与讨论; 第6章是波形测试技术,介绍示波器的功能、基本组成、波形显示原理和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要求学生掌握通用电子示波器垂直系统、水平系统组成原理,会熟练使用示波器; 第7章是阻抗测量技术,介绍阻抗元件的特性、阻抗的数字化测量方法,**对电桥法、谐振法测量阻抗进行分析; 第8章是相位差测量技术,介绍相位差的基本概念、相位差计的性能及分类,**介绍示波法测量相位差及相位差的数字化测量技术; 第9章是频域测量技术,介绍频谱分析的概念、**介绍频谱分析仪的原理及应用; 第10章是数据域测量技术,介绍数据域测量方法、逻辑分析仪的分类及特点,**介绍数据域测量故障类型、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后还简要介绍新型电子测量仪表——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和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p> <p>本书体系完备、结构清晰、阐述透彻、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和仪器仪表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广大从事电子技术和测试测量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由于本课程综合性强、实践性突出,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的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及从事相关研发工作奠定基础。</p> <p>本课程是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网址为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00053508.html。,配有丰富的网上资源,包括课程视频、学习指南、知识结构、知识内容、���习、案例、试题等。同时本书在相应章节处配有二维码,可以方便读者获取讲解视频、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及测量仪器的*新产品介绍等扩展阅读资料。网上资源与本教材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立体化教学资源。</p> <p>本书第1、2章由沈阳工业大学的桂珺编写,第3、4章由沈阳工业大学的贾丹平编写,第5章由大连交通大学的姚世选编写,第6章由沈阳理工大学的赵亚威和沈阳工业大学的贾丹平共同编写,第7、8章由沈阳工业大学的姚丽编写,第9、10章由沈阳理工大学的赵亚威编写。全书由贾丹平负责规划、内容安排及审阅校订。研究生王琳慧、翟盼盼、马赫驰、姜小舟、曹璨和王岩等协助完成了部分文字及图表的编辑工作,在此深表感谢!</p> <p>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借鉴了诸位作者的编写理念及**成果,在此对本参考文献所列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沈阳实拓科技有限公司,为本书提供了*新的测量仪表的产品资料!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各位编辑的精心组织、细心审阅和修改,保证了本书高质量如期出版!</p> <p>本书的编著工作得到了沈阳工业大学出版基金和辽宁省教育改革项目(2016058)的资助。</p> <p>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妥与错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并请将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发送到: dianziceliang@163.com。同时欢迎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加强联系,共同探讨,教师用的详细习题解答请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系索取。</p> <p> </p> <p> </p> <p>贾丹平2018年1月</p> <p> </p> <p> </p> <p> </p> <p> </p> <p> </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第3章CHAPTER 3

    频率与时间测量技术




    第3章频率与时间测量技术学习要点 了解时频测量的特点及测量方法;  掌握电子计数法测量频率的工作原理以及误差的来源;  掌握电子计数法测量周期原理、误差分析及削弱方法;  掌握中界频率的确定及应用;  掌握电子计数法测量时间间隔原理、误差分析及削弱方法;  掌握电子计数法测量上升时间的工作原理;  了解通用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功能;  了解谐振法、电桥法、频率电压法、拍频法、差频法及示波法的测量频率原理。

    频率与时间测
    量技术概述.mp4
    目录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子测量概述

    1.1.1测量与电子测量

    1.1.2电子测量的内容
    编辑推荐语
    《电子测量技术》是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配套教材,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PPT)、授课视频、学习指南、知识结构、知识内容、练习、案例、试题等,可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电子测量技术》页面下载。文前配有“学习建议”,简要概括各章**、难点及学时建议。在相应章节处配有二维码,可以方便读者获取讲解视频、电子教案、习题解答及测量仪器的*产品介绍等扩展阅读资料。
    《电子测量技术》从实际应用出发,力求体现系统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特点,按照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仪表使用及误差分析的主线进行编写,系统地阐述了电子测量的方法,以及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 特点如下:结构合理。各章都给出了学习要点、本章小结以及难度适中的思考题;另配有二维码,方便读者获得电子教案及扩展阅读资料,有利于提升读者的自学效果。内容翔实。**讲述了主要物理量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以及常规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深入浅出。叙述流畅,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