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作用与分类:
一、风景名胜区的性质:
关于风景名胜区的性质,1994年发表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中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毫无疑问,社会公益事业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满足社会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活动。国务院在规定风景名胜区性质的同时,对其作用也作了规定,即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是风景名胜区*基本的作用。同时,它还具有科研、文化、科普以及铸造民族精神等重要功能。风景名胜区之所以具有这些功能是因为风景名胜区是人类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对于这样一种特殊的、****的资产,保护是首要的,开发要服从于保护,赢利不应成为目的。这也就决定了**风景名胜区的社会公益性质。
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风景名胜区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符号,是一种自然变迁的写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一个**、一个民族的自然景观遗存与历史文化积淀都会在**风景名胜区当中得到集中体现。可见。风景名胜区具有四大功能:
(一)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历史文化信息: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甚至破坏环境,开发资源(甚至是掠夺性开发),给大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环境恶化,反过来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在这伤痕累累的地球上,难得保存下来的优美的原生自然风景境域,就成了人们回归大自然和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理想地域。我国建立的677处风景名胜区,为中国乃至世界保存了677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本底,因此,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是风景名胜区*基本的作用。风景名胜区是**向全体国民提供的精神物品和精神产品。这些资源并非今人创造,而是大自然和前人的赠与物。这一内涵就注定了人类不可能按照商品生产的模式,以开采、加工、精炼等方式把它们再生产出来。它们记载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变迁,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人们品味这些真实产品的过程,就是解读中国历史、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过程。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对国民大众产生的凝聚力和精神鼓舞作用是其他类型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工作无法替代的,其核心内容构成了当代和未来精神文明的源泉。对于这样的精神财富,当代人有责任保护这一部分人类遗产并确保将它传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