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版

  • 作者:郭静 阮宜纶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17253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01日
  • 页数:245
  • 定价:¥2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郭静、阮宜纶主编的高等学校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第二版,较系统地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大气污染的基本原理、各种工程途径、主要设备及部分典型工艺。随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科学发展,本版书中增加了燃料燃烧与在气污染的内容,简要地介绍了清洁煤技术。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科研和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文章节选
    2 燃烧与大气污染
    2.1 燃烧及其性质
    燃料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出热能且可以取得经济效益的物质。燃料主要包括常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又称作化石燃料)和非常规燃料(如核燃料等)。燃料性质的不同,其燃烧设备的结构和运行条件也有所差别,同时影响着大气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本书将简要介绍煤、石油、气体燃料等常规能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1.1 煤
    煤是棕色至黑色的可燃固体。作为*重要的固体燃料,煤主要是植物分解和变质而形成的。煤的可燃成分主要是由C、H及少量的O、N和S等构成的有机聚合物组成,各类聚合物之间通过不同的碳氢支链连接而形成较大的颗粒。
    (1)煤的种类
    煤是由古代植物经过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演变与沉积而成,形成时间很长,且常常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这一过程被称作“煤化”过程。根据植物种类与炭化程度不同,可将煤分成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①泥煤 是煤化时间*短的一类,即是由植物刚刚演变形成的煤.该种类煤质地疏松,因吸水性强而含水率较高,需要进行露天干燥。在化学组成上与其他种类的煤相比,泥煤的氧含量较高,而含碳量和含硫量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泥煤由于含有较高的挥发分而可燃性较好,反应性较强,但机械性能较差,灰分熔点很低。该种类煤在工业上可作为锅炉燃料和气化原料使用,但其工业价值较小,且不适合于远距离运输,因此可作为地方性燃料。
    ②褐煤 是泥煤进一步变化后形成的初始煤化物,因能够将热碱水染成褐色而得名。褐煤呈黑色、褐色或泥土色,其结构类似木材。在性质上,褐煤与泥煤相比有很大差异,其密度较大,含碳量较高,氢和氧的含量较低。在使用中,褐煤呈黏结状和带状,含水量较高,极易氧化和自燃。在空气中易风化、破碎,且热值较低,可作地方性燃料使用。
    ③烟煤 是一种煤化程度较高的煤种,呈黑色,外观有可见条纹。与褐煤相比,其挥发分含量较少,密度较大,含水量较少,含碳量较高,氢和氧的含量较低,抗风化能力较强。烟煤在工业上应用较多,不仅可以作为燃料使用,也是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由于具有黏结性,因而还是炼焦的主要原料。在我国,根据烟煤的黏结性和挥发分含量等性质进一步分成长焰煤、气煤、肥煤、结焦煤、瘦煤等不同种类。其中长焰煤和气煤含有较高挥发分,更容易燃烧和制造煤气使用。结焦煤因具有良好的结焦特性,更适合用于生产冶金焦炭。
    ④无烟煤 是煤中矿化程度*高的一类,外观具有明亮的黑色光泽,密度较大,机械强度较高,含碳量较高,挥发分含量较少,吸水性小,稳定不易自燃,适于长途运输和长期储存。但无烟煤的可燃性较差,不易起火,成焦性也较差。因无烟煤燃烧过程中发热量大,灰分少,含硫量低,且分布广泛,所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燃料。
    (2)煤的工业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质量分别占煤样质量的比例,以及煤的发热量、焦渣特性鉴定、灰熔点测定、颗粒度测定等。
    ……
    目录
    1 概论
    1.1 大气污染
    1.2 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源
    1.3 大气污染概况及综合**措施
    1.4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2 燃烧与大气污染
    2.1 燃烧及其性质
    2.2 燃料的燃烧过程
    2.3 燃料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2.4 主要气态污染的燃烧控制
    3 气象与大气扩散
    3.1 大气的垂直结构
    3.2 主要的气象要素
    3.3 大气稳定度及其分类
    3.4 大气污染与气象
    3.5 烟囱的有效高度
    3.6 大气扩散模式及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3.7 烟囱高度的设计
    3.8 厂址选择
    4 除尘技术基础
    4.1 气体的扩散
    4.2 气体的吸收
    4.3 吸附
    4.4 催化
    习题
    5 机械式除尘
    5.1 硫的自然界循环
    5.2 我国的硫排放
    5.3 燃料脱硫
    5.4 燃烧过程中的脱硫
    5.5 高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和净化
    5.6 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回收和净化
    5.7 烟气联合脱硫脱硝技术
    习题
    6 湿式除尘
    6.1 NOx的形成及破坏机理
    6.2 低氮氧化合物燃烧技术
    6.3 烟气脱硝技术
    6.4 汽车尾气中NOx的治理
    习题
    7 过滤式除尘
    8 静电除尘
    9 吸收法净化气化污染物
    10 催化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11 吸附法净化气态染污物
    12 净化系统中管道设计计算
    13 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分析
    附录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