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二、临床微生物学
三、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篇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
**章细菌检验基本技术
**节细菌形态学检查法
一、显微镜
二、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三、染色标本的检查
第二节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
一、培养基
二、细菌的人工培养
第三节细菌的生物化学鉴定技术
一、碳水化合物代谢试验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试验
三、碳源利用试验
四、呼吸酶类试验
五、其他生化或鉴定细菌常用试验
六、复合生化试验
第四节细菌非培养检验技术
一、免疫学检验技术
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三、细菌毒素检验技术
四、降钙素原检验技术
五、动物实验
第五节细菌检验的自动化
一、微生物标本前处理系统及自动染色系统
二、自动血液培养系统
三、自动化细菌鉴定药敏系统
四、微生物医院内感染分析系统
五、微生物实验室信息化
六、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的进展
第二章真菌检验基本技术
**节真菌的形态学检查
一、直接镜检
二、染色镜检
第二节真菌的培养与鉴定技术
一、分离培养
二、鉴定试验
三、**敏感试验
第三节其他非培养检验技术
一、免疫学检验技术
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三、G试验和GM试验
第三章病毒检验基本技术
**节病毒的形态学检查
一、显微镜技术
二、电镜技术
第二节病毒的培养与鉴定技术
一、病毒的培养
二、病毒的鉴定
第三节病毒的非培养检验技术
一、免疫学检验技术
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第四章细菌耐药性检测
**节临床常用****
一、β—内酰胺类
二、氨基糖苷类
三、大环内酯类
四、喹诺酮类
五、糖肽类和环脂肽类
六、磺胺类和三甲氧苄氨嘧啶
七、四环素类
八、林可霉素类
九、氯霉素类
第二节****敏感试验
一、药敏试验的****选择
二、稀释法
三、纸片扩散法
四、E—test法
五、联合**敏感试验
第三节细菌耐药机制
一、产生**灭活酶
二、**作用靶位的改变
三、外膜通透性的改变
四、主动外排机制
第四节细菌耐药检测
一、细菌耐药表型检测
二、细菌耐药基因型检测
第五章医院内感染
**节医院内感染定义和分类
一、医院内感染的定义
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第二节医院内感染控制
一、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
二、医院内感染微生物学与合理使用****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
四、医院污水、污物的消毒处理
五、医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六章质量保证
**节检验前质量保证
一、检验申请
二、标本采集与运送
第二节检验中质量保证
一、人员
二、设备
三、试剂和耗材
四、检验过程
第三节检验后质量保证
一、检验结果的审核与报告
二、检验后标本的处理
第七章实验室**防护及菌种保存技术
**节实验室**防护
一、实验室生物**防护水平
二、实验室生物**防护
……
第二篇 临床细菌学检验
第三篇 临床真菌学检验
第四篇 临床病毒学检验
第五篇 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