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以人为本”已成为社会与企业管理的主题,而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却只有短短三十年的时间。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是建立在将人视做劳动工具的基础上,将人当成生产力的一部分,按照脑力和体力来划分,以为企业做贡献的程度决定人的价值大小,**目标是追求企业利润*大化。正因为如此,员工在管理者眼中只是一部能活动的机器,人事管理强调以较为严格的监控方式来进行员工管理,**是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奉行“人性善”的理论,将人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会注重人的潜力的开发,通过各种激励方式*大限度发挥人的能动性。纵观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的区别在于以柔性管理方式替代了原来的刚性管理,人已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本——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拥有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学科性和交��性,注定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实用性,成为管理学科中*令人关注的课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组织内外结构和环境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也日益突显,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劳动者如何求职,企业如何选聘**人才,如何进行人才培训与开发,如何进行劳动关系管理及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这些发展趋势已不仅仅是人力资源从业者关心的话题,而成为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事。因此,本书在内容编写过程中,力求在专业的基础上做到大众化,针对所有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读者,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专业工作者。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管理类学科均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及方式陈旧,与现实脱节严重,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应用能力弱,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将教材定位为应用型教材,以区别于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研究型教材,编写目的明确,即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教材编写有以下宗旨:力求反映时代特征,将*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资讯通过文字传播给学生,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能力;教材内容尽可能通俗易懂,让学生实现无障碍自主学习;*后在教材内容相关知识点的选取上,以中国国情为主线,体现本国特色和文化。
具体来说,本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理论体系完整。本教材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六大模块,以及开展活动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六大模块的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方面都有明确说明,知识体系结构完整。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点,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教材编写中还插入了大量的相关职业能力、职业习惯、职业道德方面的阅读材料及课堂小案例,指导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另外,每章开头均列出本章学习**和难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而每章结束后均有“本章小结”,便于学生复习所学主要内容,与之前的学习要求相呼应。
第二,概念阐述清晰准确。本教材对所涉及的每个名词概念都有准确的解释,有利于学生把握好基本定义,从而为后续的理论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每章练习题后均有专业词汇汇总,易于学生掌握**概念。
第三,通俗易懂。本教材在编写中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理论,内容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对于初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来讲,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短时间内掌握这门管理技术。
第四,学练兼顾。本教材每章结束均有相关的习题来测试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对本章学习内容的掌握;并为学生提供**阅读网站及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后会有综合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本教材部分章节还配有“角色扮演”栏目,根据教学要求,运用设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活动做出思考与决策,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第4章、第9章由何颖编写,第2章、第3章、第8章由马丽编写,第5章、第7章由陈静编写,第6章由张瑜婕编写。全书*后由何颖总纂修改、定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专著、教材、论文及其他相关资料,借鉴并引用了国内外学者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向这些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和经验,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难免会有错误与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及广大师生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