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帝的传说
我们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意为都是炎帝和黄帝的后代。黄帝,本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轩辕。他出生不久就会说话。
黄帝轩辕所在的时代,炎帝神农已经衰败,各部落诸侯互相攻伐,祸害百姓。于是黄帝就组织军队,打败了炎帝。诸侯都尊奉黄帝做天子,取代了炎帝。
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
颛顼帝沉稳干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有圣人的品德。他种养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制定礼义以教化万民,在他的治理下,四方平定,人民安稳。
颛顼死后,他的侄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
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百姓之所急,仁德而有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节俭使用;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恩泽遍及天下,人们都顺从归服他。
帝喾死后,儿子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什么政绩,于是他的弟弟放勋即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仁德比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感觉他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人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政绩,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帝尧命令羲氏、和氏等人,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安排四季的耕作和收获,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司其职,遂天下大治。
后来尧年龄大了,人们**德才兼备的舜辅佐他。经过考察,尧发现舜十分聪明,很有道德,就把帝位禅让给舜。
尧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舜帝。虞舜,名叫重华,是颛顼帝的后代。
舜二十岁时因孝顺而闻名,三十岁时被尧举用,五十岁时代理天子政务,六十一岁时接替尧登临天子之位。舜的儿子不成材,舜就把帝位让给禹。
当尧帝在位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人民都为此非常忧愁。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开始任用鲧治理洪水。九年时间过去了,治水没有取得成效。后来舜被举用,他任用了鲧的儿子禹,让他来继续他父亲鲧治水的事业。
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治水。他们穿山越岭,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走向。禹不顾劳累,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有进去。他节衣缩食,居室简陋,把资财都用于治理河���。他开发九州土地,疏导河道,修治大湖,*后,各地的洪水终于被疏通下去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小贴士
根据《史记》记载,中华文化中,五帝一般是指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明君主: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帝开创的事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开端,五帝的传说,几千年来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中,被当作治国的楷模历代传颂。“炎黄子孙”成为全世界华人的代称,也早已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标志性称呼;“人皆可以为尧舜”,则成为鼓励人们贤能向善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