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实不利于采访对象或与己无关的采访中,采访对象会表现出说话吞吞吐吐、态度模棱两可的状态,甚至极力回避,拒绝采访。面对这类采访,记者无权、也不可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而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表现来影响、改变其态度。
**电视台记者柴静曾想采访华北**例SARS患者,但他不愿意接受采访。柴静便给他写了封信说:“我和你同岁,我希望20年后我的孩子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你的孩子也会通过这些记录了解他的父亲曾经经历过什么。我们经历了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是不可选择也无法避免的,但作为一个记者,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后代知道真相。”柴静用真诚打动了采访对象。
拒绝采访者往往有情感上的矛盾,他们常常明知采访事实对自己不利,但是社会舆论、道德良心的谴责等形成的自我压力又使他们常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中。记者要掌握他们的矛盾心理,万万不可急躁,要耐心说服,边等待边引导。通过巧妙的说服把有利于采访的情感调动起来,使采访对象突破心理防线。
可以向采访对象和盘托出采访目的、内容、问题、效果,让他们了解采访的目的,打消其犹豫不决的干扰因素。记者也可以视情况,说些软中带硬的话,让采访对象清楚接受采访对他有利,不接受采访对他不利。
例如:《北京青年报》“大墙内外”专栏记者在从歌手红豆入狱到出狱的这两年当中,一直都在关注红豆的情况。2004年5月20日,歌手红豆获假释出狱。红豆出狱后,记者对他说:“在监狱,管教尊重你的意见,不向媒体透露你的消息,可是现在你出去了,如今媒体都重赏新闻线索。万一你在街上或者什么场所被人认出了,给媒体打个热线,个别媒体捕风捉影甚至臆造关于你的消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随后几天,媒体都在炒红豆出狱的新闻,并链接他“猥亵儿童罪入狱”的案情。害怕媒体炒作的红豆主动找到《北京青年报》记者,希望通过他的专访告诉人们他在狱中的真实生活和他出狱几天来的真实心情。
采访过程是一个特殊的人和人之间交流沟通的过程,只要记者与���访对象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从对方角度替对方着想,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沟通就会容易一些。
2000年3月5日,在胡长清将要被执行死刑的前三天,**电视台《新闻调查》记者王志来到江西省看守所想对他进行采访。采访前,考虑胡长清已被二审裁定判处死刑,此前《焦点访谈》记者采访又被拒绝,法官、看守所所长与王志反复研究如何争取胡长清对采访的配合,担心采访难以顺利进行。王志和胡长清一见面,就握着他的手说:“我是**电视台《新闻调查》的记者,我们还是老乡,我也是湖南人,想和你聊一聊。”胡长清一开始不接受采访,他说我都这样了,还说什么。王志在给他端了一杯水后说,我知道这时候即使你接受了我的采访,也不会对你有任何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