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传感器是能把某些非电量物理量的变化通过一个可变电容器,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的装置。电容式传感器不但广泛应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还应用于压力、压差、液位、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简单、体积小、分辨率高、本身发热小,因而十分适合于非接触测量。这些优点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而它的分布电容、非线性等缺点也将不断得到改善。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在非电量测量和自动检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3.1电容式传感器
3.1.1基本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在多数场合下,电容是由两个金属平行极板组成的,并且以空气为介质,图3?1平板电容器如图3?1所示。两个平行板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为C=εAd=ε0εrAd(3?1)式中:A为极板的相对覆盖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εr为介质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0=8.85 pF/m;ε为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C为电容量。
当被测参数使得式(3?1)中的A,ε或d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也随之变化。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就可以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电量输出。因此,电容量变化的大小随着被测参数的大小而变化。电容式传感器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质型三种类型。
改变平行极板的间距d的电容式传感器可以测量微米数量级的位移,而改变极板间相对覆盖面积A的电容式传感器则适用于测量厘米数量级的位移,改变介电常数的电容式传感器适用于液位、厚度、温度和组分含量等的变化的测量。
3.1.2电容式传感器的线性及灵敏度
1. 变极距(间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图3?2所示为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图。图3?2(a)中的极板1为静止极板(一般称为定极板),而极板2为与被测体相连的动极板。当动极板2因被测参数的改变而移动时,就改变了两极板的距离d,从而改变两极板间的电容C。由式(3?1)可知,电容量C与极间距d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如图3?3所示的双曲线关系。图3?2(b)是直接利用被测物作为动极板的情形。极板面积为A,初始距离为d0,以空气为介质(εr=1),则电容器的电容为C0=ε0Ad0(3?2)图3?2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图图3?3C?d特性曲线关系若电容器极板间距离初始值d0减小Δd(Δd?d0),其电容量增加ΔC,即C0+ΔC=ε0Ad0-Δd=C011-Δdd0(3?3)由式(3?3),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ΔCC0=Δdd01-Δdd0-1(3?4)因为Δd/d0?1,按幂级数展开得ΔCC0=Δdd01+Δdd0+Δdd02+Δdd03+…(3?5)由式(3?5)可知,输出电容的相对变化量ΔC/C0与输入位移Δd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Δd/d0?1时可略去非线性项(高次项),则可得近似的线性关系式ΔCC0≈Δdd0(3?6)而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为K=ΔCC0/Δd=1d0(3?7)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系数K的物理意义是:电容器的极板的单位位移引起的电容量的相对变化量的大小。
略去高次项(非线性项)后引起的相对非线性误差为δ=ΔC-ΔC′ΔC=Δdd0-Δdd01+Δdd0Δdd0=Δdd0×****(3?8)可见极间距小,既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又有利于减小非线性。但d0过小时,容易引起电容器击穿。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大都采用差动结构。改善击穿条件的办法是在极板间放置高介电常数材料(如云母片等介电材料)。
1) 差动变间隙式的电容传感器
如图3?2(c)所示,在差动式电容传感器中,电容器C1的电容随位移Δd的减小而增大时,另一个电容器C2的电容则随着Δd的增大而减小。它们的特性方程分别为C1=C01+Δdd0+Δdd02+Δdd03+…和C2=C01-Δdd0+Δdd02-Δdd03+…总的电容变化量为ΔC=C1-C2=C02Δdd0+2Δdd03+…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ΔCC0=2Δdd01+Δdd02+Δdd04+…(3?9)略去高次项,则ΔC/C0与Δd/d0近似成线性关系。ΔCC0≈2Δdd0(3?10)则有差动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为K′=ΔCC0Δd=2/d0(3?11)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δ′近似为δ′=ΔC-ΔC′ΔC=2(Δd/d0)32(Δd/d0)=Δdd02×****(3?12)比较式(3?7)与式(3?11)、式(3?8)与式(3?12)可见,差动电容式传感器使灵敏度提高一倍,而非线性误差也大为减小,由于温度等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影响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2) 固定介质与可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减小极间隙可提高灵敏度,但容易被击穿。为此,经常在两极板间加一层云母或塑料等介质,以改变电容的耐压性能。图3?4固定介质与可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由此构成如图3?4所示的固定介质与可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
由已知,有C=C1C2C1+C2
C1=ε0ε1Ad1
C2=ε0ε2Ad2联立三式,可得C=ε0Ad1+d2ε2(3?13)当空气间隙减小Δd1,使电容增加ΔC时,有C+ΔC=ε0Ad1-Δd1+d2/ε2
ΔC=Cd1+d2/ε2d1-Δd1+d2/ε2-1(3?14)电容的相对变化量为ΔCC=Δd1d1+d2N111-N1Δd1/(d1+d2)(3?15)式(3?15)中N1=d1+d2d1+d2/ε2=1+d2/d11+(d2/d1)/ε2(3?16)当N1Δd1/(d1+d2)<1,即位移很小时,式(3?15)按幂级数展开可写成ΔCC=N1Δd1d1+N1Δd1d+N1Δd1d2+…(3?17)式中,d1+d2=d。
略去高次项后可近似得到ΔCC≈N1Δd1d(3?18)可见N1为非线性因子,若增大N1,则非线性增加。设固定介质与可变间隙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为K=ΔC/CΔd1=N1d(3?19)同时,N1又是灵敏度因子,并且作为灵敏度因子与非线性因子是相互制约的。由式(3?16)所画出的曲线如图3?5所示,将厚度比d1/d2作为自变量,固定介质的介电常数ε2作为参变量,观察影响灵敏度和线性度的因子N1的变化。
图3?5不同ε2情况下的N1?d2/d1曲线因为ε2总是大于1的,所以N1总是大于1的。又因为ε2>1,随着厚度比d2/d1增加,N1增加。当d2/d1很大时,N1的极限为ε2;当d2/d1不变时,随着ε2增加,N1增加。
2.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图3?6所示的是常见的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变间隙型电容式传感器相比,它的测量范围更大,可测量较大范围的线位移和角位移。图3?6(c)中的1、3和图3?6(d)中的1为固定电极板;2为可动电极板。
图3?6常见的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1) 线位移式电容传感器
线位移式电容传感器如图3?6(a)所示。极板起始覆盖面积为A=ab,沿活动极板宽度方向移动Δa,则改变了两极板间覆盖的面积,忽略边缘效应,改变后的电容量为C′=εb(a-Δa)d=C0-εbdΔa(3?20)电容的变化量为ΔC=C-C′=εbdΔa=C0Δaa(3?21)其灵敏度为KC=ΔC/C0Δa=1a(3?22)式(3?22)说明其灵敏度系数KC为常数,可见减小极板宽度a可提高灵敏度,而极板的起始覆盖长度b与灵敏度系数KC无关。但b不能太小,必须保证b?d,否则边缘处不均匀电场的影响将增大。
平板式极板作线位移时*大的不足之处是对移动极板的平行度要求高,稍有倾斜就会导**间距d变化,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常做成圆柱式的。
2) 圆柱式线位移电容传感器
图3?6(b)所示是圆柱式线位移电容传感器结构图,图3?6(c)所示是差动式线位移电容传感器结构图。由物理学相关知识可知,不计边缘效应影响时,圆柱式线位移电容传感器的电容量为C=2πεlln(r2/r1)(3?23)式中:l为外圆柱筒与内圆柱重叠部分的长度(高度);r2为外圆柱内径;r1为内圆柱外径。
动极板2(圆柱)沿轴线移动Δl时,电容的变化量为ΔC=2πεΔlln(r2/r1)=CΔll(3?24)其灵敏度为K=ΔC/CΔl=1l若采用如图3?6(c)所示的差动结构,动极板向上移动Δl,则使上面部分的电容量Ca增加,下面部分的电容量Cb减少,使输出为差动形式,有ΔC=Ca-Cb=2πε(l+Δl)ln(r2/r1)-2πε(l-Δl)ln(r2/r1)=2CΔll(3?25)其灵敏度为K=ΔC/CΔl=2l比较式(3?25)和式(3?24)可以看出,采用差动式结构,电容变化量增加一倍,则灵敏度也提高一倍,并且灵敏度为常数。
3) 角位移式电容传感器
如图3?6(d)所示为角位移式电容传感器。当两半圆极板重合时,其电容量为C=εSd=επr22d动极板2转过Δθ角,其电容量变为C′=εr2(π-Δθ)2d=εS(1-Δθ/π)d=C-CΔθπ则其电容变化量为ΔC=C-C′=CΔθπ(3?26)其灵敏度系数为KC=ΔC/CΔθ=1π(3?27)综合上述分析,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不论被测量是线位移还是角位移,位移与输出电容都为线性关系(忽略边缘效应),并且传感器灵敏度系数为常数。
3. 变介电常数电容式传感器
图3?7所示为各种变介电常数电容式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图。图3?7(a)所示结构用于测介电质的厚度δx;图3?7(b)所示结构用于测量位移量x;图3?7(c)所示结构用于测量液面位置和液量;图3?7(d)所示结构则根据介质的介电常数随温度、湿度、容量的改变而改变来测量温度、湿度、容量等参数。
图3?7变介电常数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原理图如图3?8所示,厚度为d2的介质(介电常数为ε2)在电容器中移动时,电容器中介质的介电常数(总值)的改变使电容量改变,于是可用于测量位移量x。当C=CA+CB,d=d1+d2且无介质ε2时,有C0=ε1bl/d(3?28)式中:ε1为空气的介电常数;b为极板宽度;l为极板长度;d为极板间隙。
图3?8变介电常数电容式传感器当介质ε2移进电容器中x长度时,有CA=bxd1ε1+d2ε2(3?29)
CB=b(l-x)1d/ε1(3?30)
C=CA+CB=blε1d+bx1d1ε1+d2ε2-ε1d
=C0+C0xdlε2d1ε2+d2ε1-1d=C0+C01ldd1+ε1ε2d2-1x令A=1ldd1+ε1ε2d2-1,则有C=C0(1+Ax)(3?31)因式(3?31)中A是常数,电容量C与位移量x成线性关系。上述结论均忽略了边缘效应,实际上,由于边缘效应,将会产生非线性,使其灵敏度下降。
引起两极板间介质介电常数变化的因素,可以是介质含水量的变化、介质厚度或高度的变化或介质组分含量的变化。因此,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含水量、物位及介质厚度等物理参数。所要注意的是,当变介电常数电容式传感器的极板间存在导电物质时,极板表面应涂绝缘层(例如涂厚度为0.1 mm的聚四氟乙烯薄膜),防止极板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