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

  • 作者:柳忠辉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69526
  •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01日
  • 页数:156
  • 定价:¥19.6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秉承科学性与实用性特点,吸纳新的免疫学技术,使该书更能适应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与科学研究。《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兼顾了广泛应用的免疫学基本技术,融入了近年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包括l6章及附录,**至七章**叙述抗体技术及其应用,第八至十六章讲述细胞免疫学技术,附录列举了免疫学常用试剂的配制。《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在讲述实验原理和实验流程的同时,分别列举了各类典型实验,书中还**阐述了每种实验技术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集免疫学实验技术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既适合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也可作为参考书供免疫学研究的相关人员使用。 常用免疫学实验技术_柳忠辉_高等教育出版社_
    文章节选
    2.缓冲液的选择缓冲液应选用与离子交换剂功能基团带有相同电性的缓冲离子,以防止缓冲离子参与离子交换作用。缓冲液pH和离子强度的选择应是使待分离的溶质分子带上与交换剂功能基团相反的电荷。起始缓冲液的pH既要大于或小于样品pl至少1个pH单位,又要大于阳离子交换剂的pKa或小于阴离子交换剂的pKb。起始缓冲液的离子强度一般应低于0.01,以保证样品分子与离子交换剂的结合。另外,缓冲液pH的选择还应与物质交换与解离的难易情况相适应,选用过高或过低的pH,会使洗脱变得困难。
    3.层析柱的选择层析柱材料应选用不会引起生物活性物质变性,不会有强烈吸附作用的惰性材料。柱的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使用大孔胶型离子交换剂或样品组分比较复杂,应选用较长的层析柱。当样品的上柱量增加时,一般只需扩大柱的内径,不必相应地增加柱高。层析柱的设计要尽量减少柱的死体积。
    4.柱的填充将层析柱安装固定后,先加入少许起始缓冲液于柱内,排除连接处气泡。再将充分溶胀的离子交换剂与起始缓冲液混合成浆糊状,真空除气后,一次性倾注柱中,避免产生气泡。
    5.柱的平衡用至少2倍柱床体积的起始缓冲液,以比分离操作时略高的流速平衡柱子,将柱床压实稳定,使交换剂与缓冲液达到平衡。
    6.上样样品用量取决于离子交换剂的交换容量。为了获得较好的分辨率,样品用量一般为交换容量的10%-20%。上样速度应低于平衡时的流速,样品缓冲液应与起始缓冲液相一致,必须保持pH及离子强度的一致。样品浓度不能过高,因为有些样品中的分子本身就是电性离子,会使溶液中离子强度增加,减弱样品与交换剂之间的作用。因此,降低样品浓度可使分离比较完全,重复性好。
    7.冲洗用起始缓冲液以上样速度将未结合的溶质分子洗下。
    8.洗脱离子交换层析的洗脱多采用改变流动相的pH或离子强度的方法。分为采用不同离子强度或pH的同种溶液阶段洗脱和连续改变溶液离子强度或pH的梯度洗脱。
    9.柱的再生样品洗脱后,可用含该离子交换剂所需的平衡离子的溶液、稀氢氧化钠或稀盐酸进行冲洗,用起始缓冲液平衡后重复使用。
    离子交换层析广泛用于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以���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
    三、凝胶过滤层析
    凝胶过滤层析又叫凝胶过滤、分子筛层析、排阻层析、凝胶通透层析等,是根据溶质分子大小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即溶质流经凝胶柱的速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和凝胶阻滞作用的差异。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溶质分子不能进入凝胶的微孔内,只能从凝胶颗粒的间隙间随流动相流动,因此流动路径较短,向下流动的速度快;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能进入凝胶的微孔中,使其流动的路径加长,向下流动的速度较慢,从而使不同大小的溶质分子得到分离。此即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
    ……
    目录
    **章 抗体制备
    **节 多克隆抗体制备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制备
    第二章 酶免疫测定技术
    第三章 放射性标记技术
    **节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第三节 免疫放射分析
    第四节 应用举例
    第四章 经典免疫学检测技术
    **节 凝集反应
    第二节 沉淀反应
    第三节 补体测定
    第四节 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
    第五章 抗原纯化与鉴定
    **节 抗原粗分离
    第二节 抗原精制
    第三节 抗原鉴定
    第四节 应用举例
    第六章 免疫印迹
    第七章 免疫沉淀
    第八章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节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第二节 应用举例
    第九章 免疫细胞分离
    **节 外周血细胞分离
    第二节 单核/巨噬细胞分离
    第三节 淋巴细胞选择性分离
    第四节 NK细胞分离
    第五节 中性粒细胞分离
    第六节 树突状细胞分离
    第十章 流式细胞术
    第十一章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第十二章 细胞毒试验技术
    **节 NK细胞活性测定
    第二节 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测定
    第三节 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
    第十三章 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节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第二节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第十四章 细胞因子活性检测
    **节 11-1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二节 11-2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三节 11-4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四节 11-8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五节 11-10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六节 **坏死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七节 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检测
    第十五章 ELISPOT技术
    第十六章 免疫细胞凋亡
    **节 细胞形态学检测法
    第二节 寡核苷酸片段检测法
    第三节 流式细胞术检测法
    附录 常用试剂配制及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