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中,人渐渐坐满了。后来的人没有椅子,站在后面也参与得津津有味。
那天拆解的是我自己翻译的一本书,主题与销售相关:《SPIN销售高价成交》。但来到现场的,有一多半的人不是销售岗位的人员。他们说,看到海报上说,这本书可以提升自己在任何工作岗位上的顾问形象,增加自己的职场价值,就很好奇,所以来看一看。
后面的两个多小时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我在做讲解、激活、促动和催化的工作,剩下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大家在给出自己的案例。很多案例的精彩,远超过我的预期。活动结束后,很多人留下来跟我聊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到多么兴奋,有人就表达,除了图书内容和我的讲解,其他同事的案例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我记得有一位技术部的主管这样对我说:就像Web 1.0指的是网民上网去看编辑编好的内容,而web
2.0,比如,豆瓣和微博、Twitter和Facebook,则是“用户创造内容”,在拆书帮中每位学习者加工出自己的
案例,然后相互学习,这该算是“Reading 2.0”。
在后续每周的拆书帮活动中,每次都有50%~60%的人是之前参加过、之后又来的。作为一个全凭自愿的企业学习活动,这个比例被人力资源部评价为“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每次开始之前,都会有人在内网上问我们:“是不是必须读过这本书才能来参加拆书帮现场学习?”开始的时候我的回答是:“*好读过。不过没读过也一样有收获。”从第5次开始,我直接在海报上加了一句:“不要求必须读过这本书。”因为我发现(这个发现其实是出乎我意料的),无论之前读过没读过,对拆书帮学习的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几乎每次活动都有惊喜。在第5次时,有个客服部的员工6点多就来了。他告诉我,他之前参加了3次拆书帮活动,前几天在家翻起自己很喜欢的一本书,读了一会儿之后,他忽然发现自己的阅读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的改变。他问自己:这段内容很有趣,我能用在自己的工作中么?他说,在拆书帮,不仅学到“鱼”,还学到了“渔”。
还有一次,行政部的总监阿梅带着自己部门的同事来参加《杜拉拉升职记》的拆解活动。他们都读过这本小说,这次参与也非常活跃,结束后阿梅问我:“能不能拆一本《包容的智慧》?”这本书是台湾高僧星云法师和凤凰传媒总裁刘长乐的对话录,内容涉及佛学、管理、人生等方面,阿梅很喜欢,曾送了部门同事每人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