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社会制度、政策、土地所处的位置、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的成本、效益,土地利用现状等。土地是经济活动中一种供给有限但用途无限的特殊经济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和载体,经济条件决定着土地利用的可能性、广度与深度的加强程度。**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对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采用怎样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即按照何种方式,或通过何种途径将土地资源配置到各部门各单位,将会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
3.人的文化素质人们的知识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对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长远性的认识,都会给土地利用带来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小亚细亚的人们,滥伐森林,造成了后来的不毛之地;今天,人们盲目建筑、滥占耕地、排放“三废”、污染土地、破坏耕地等,都将对未来的土地利用造成很大的危害。当然,人的文化素质是可以提高的,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认识,从而做到自觉地、合理地利用土地。
三、土地合理利用的原则
1.先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要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潜力,对各种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土地资源优势及各种土地的利用特征和特性功能。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类土地资源进行生态经济综合评价,以明确其合理利用的方向和方式。要依据土地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按照规划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
2.珍惜节约和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我国土地特别是农用地的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有限,劳动力十分充裕,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地力消耗大而投入少。因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对土地的开发性投入,提高治水改土标准,以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尤其要重视生态农业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各项建设用地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良田。